“一场秋雨一场寒”,在经历高温之后,全国各地都进入了凉飕飕的“秋季”。 突然的降温,人体很容易气血不畅、气血两虚,人一旦气虚,就会出现体质虚弱、容易疲劳、常感乏力等症状。 又正值冷热交替之际,早晚温差过大,稍微吹点冷风就容易得感冒。所以啊,这个时节除了记得防寒,此时适当进补还是很有必要的。 俗话说:“秋令进补,冬令打虎”。 这个时节补气养生当然找“补气要药”、虚者福音——黄芪! 黄芪的药性价值 《中国药典》载:黄芪,性甘,微温,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药用功效。 黄芪是非常重要的一味中药材,它的药用历史已有2000多年,《神农本草经》更是将其列为上品。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释其名曰:“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 大家熟知的人参也是补气佳品,那二者有何区别呢? 黄芪和人参均属补气良药。 人参偏重于大补元气,回阳救逆,常用于虚脱、休克等急症。而黄芪则以补虚为主,常用于体衰日久、言语低弱、脉细无力者。 也就是说,黄芪更适合气虚者食用。 ![]() 气虚者主要有哪些表现? 1、形体消瘦或偏胖,神疲乏力,容易犯困,总想睡觉 2、气短懒言,容易出虚汗,说话声音低微 3、心悸食少,运动后容易气短喘气 4、不耐受外界风、寒、暑、湿的变化,怕冷怕风,易感冒 5、肌肉多比较松弛,性格内向,不喜欢冒险 6、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比较弱 ![]() 赶紧自测一下吧,如果你也有以上症状,要及时进行调理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