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部手机,了解10年之后的世界

 智物科技评论 2022-08-30 发布于北京

vivo率先布局6G手机研发,第六代移动通信快到不在乎快

一个人读完中学的时间,一帮电信工程师们就会让你的手机再更新一个时代。

近日,vivo发布《数字生活 2030+》等6G系列白皮书。vivo通信研究院院长秦飞在该系列对外沟通会上表示,vivo 已启动有关6G应用场景、关键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早有外媒报道,vivo于去年10月22日在欧盟知识产权局注册了6G徽标,涉及类目包括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蜂窝电话通信、移动通信网络服务、电信网络设计和开发等。

尽管5G杀手应用仍未出现,6G的号角已经吹响。实际上,不仅vivo,华为、三星、诺基亚、中兴、小米等厂商均已瞄准更高速率、更低时延、更广连接的6G网络世界,试图用技术前置方式更稳妥地抢滩市场。

智能手机设计与制造的技术门槛越来越高,经历过2G到5G几次洗牌的头部厂商们深知,有关6G技术的研究工作,必须提上日程了。

6G,就是5年后的事情

“当下我们启动6G研发,头两年还不能叫研发。在这个阶段启动的叫6G研究,包括了一些场景、关键技术的研究。”秦飞介绍。

5G商用工作步入正轨,今年2月,国际电信联盟ITU宣布从国际标准组织层面为6G进行顶层设计,与此同时,包括中美日韩、芬兰等通信技术强国均已入局。三星方面曾预计,6G标准的完成和最早的商业化或在2028年,大规模商业化将在2030年左右。

vivo是全球最早发布5G手机的厂商之一

大势牵头之下,通讯巨头三星、诺基亚悄然布局,华为实验室的6G网络技术研发已在稳步进行,中兴方面同样在研究6G的原型关键技术,表示2020年至2023年将着力研究6G网络需求、结构与使能技术。此外,英特尔、索尼、NTT(日本电话电报公司)也在2019年宣布了将合作,预计于2030年推出6G移动网络。

相较于5G,6G网络“更高速率、更低时延、更广连接”的特点,以及对毫米波、太赫兹等高频资源的应用、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方案,都在一定程度上考验着各大企业此前在5G发展阶段积累的经验、趋势判断能力。

秦飞认为,“4G、5G 就是连接和数字化,而6G则是将两者强化并结合智能化发展,提供通信、计算、存储这种融合的服务。”

他强调,6G不简单等于5G+AI技术,现阶段这两种技术是相互独立的,未来将会走向融合式发展。

或许对于终端消费者来说,此时谈论6G还太早,然而,每一代通讯技术标准的规划、制定,到实施和普及,这条路比想象中更长。

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段晓东认为,3GPP预计会在2025年着手制定6G的相关标准,距今看来只有5年时间,“时间窗口非常紧。”

“云化”未来,落脚用户场景

有观点认为,如果说5G开启了“万物互联”的时代,那么6G将带领人们步入“万物智联”世界。

6G是“太赫兹”时代,理论网速足以达到1T,即看电影无需下载;延迟达到微秒级,意味着原本由硬件承接的算力可以转移到云服务器,玩大型游戏无需依赖高级设备提供流畅体验;连接方面,将直击海陆空“天地互联”的覆盖问题,实现全球网络的无缝覆盖……

在秦飞看来,在“更云化”的6G未来中,手机、AR/VR 眼镜、机器人等将成为构建数字化生活的重要产品。用他的话来说:“任何一个人都需要一个智慧的信息终端,作为进入数字世界的入口。”

vivo在《6G愿景、需求与挑战》白皮书中也指出,“2030年及以后,终端将海量分布在物理世界中,终端的能力和水平影响其在物理世界触达的深度和广度,从而直接决定了数字化世界的水平和运作效率。”

书中提出,终端将成为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桥梁。

AI和6G独力发展,终将融合,虚拟和物理世界趋于融合

与单纯讨论通信技术发展趋势的内容有所区别,本次发布的另一份6G系列白皮书《数字生活 2030+》中,一直强调“从用户需求出发”的vivo,也毫无保留地展示了对6G技术落地场景的关注。

据了解,为更具体描绘6G应用愿景,vivo面向社会开展了6G应用场景用例征集,最终在白皮书中结合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呈现了29个场景案例,并提炼出6G愿景需求的初步观点。

按照vivo在5G初期即拿出“微云台”防抖、多天线侧边分布、天线解耦合等直击使用痛点的技术创新表现来看,在现阶段即落脚用户需求,无疑使其未来的6G成果更值得期待。

技术迭代背后,格局重构再推进

并非每一次技术迭代都会引发行业的大规模洗牌,但每一轮通信技术升级过后,智能手机行业站位多少都会发生变动。

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世界交互引入新的秩序,也增加了硬件载体的设计与制造门槛。就智能手机行业来看,6G所带来芯片设计难度升级、天线信号干扰处理等难题,都将阻拦着新的手机品牌入场,同时,也对当下头部厂商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出新的考验。

由4G迈向5G时,仅无线电调制解调器和天线两种部件的重新设计就已让厂商们投入了足够多的研发成本,更不谈WiFi模组、PA模组等周边零部件的配置更新。

《2019科技、传媒和电信行业预测》指出,2018年,一款高端手机采用的4G芯片成本约为70美元,天线和前端所需成本约为20美元,而相同条件下,5G手机的这些成本要明显高于4G手机。

新部件功能达标、成本得到控制后,手机重量与厚度带来的不适感、功耗、续航等问题还等待着厂商们一个个去解决。当这些基础问题终于得以优化,实现稳定量产,顺利尝新的消费者又有了基础技术以外的创新期待……

2018年以来,为尽快满足市场创新期待,让技术更快跟上需求,不少终端厂商越过采销关系,与供应链形成了联合创新的研发路径,试图研发周期尽可能缩短。

去年vivo与三星联手研发的双模5G AI芯片Exynos980亦是其一。值得一提的是,该轮生态联合下,全球首批双模5G芯片得以快速量产,vivo也借此获得了站位调整的重要契机。

Strategy Analytics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vivo在国内5G手机销量排名第二,在全球范围排名第三。这一结果,或许正与其通信技术前置、专注用户场景、联合供应链创新的模式有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