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点|中国女排00后小花精彩绽放,谁能给她们更大的舞台?

 激流一舟 2022-08-30 发布于北京


过去的两周,中国女排二队角逐末代亚洲杯引起的关注远超预期。
虽然“出圈”的原因不是比赛本身,但这群小姑娘如此引人关注,能吸引大家一路追着她们看到决赛,是因为她们年轻、充满朝气,身体条件出色,无论顺境逆境,在场上激情澎湃,敢打敢拼。
特别是半决赛对阵几乎全主力出战的泰国女排,第一局打到一半,主教练匡琦就对队员们说“抱着向对手学习的心态,输了咱们回去总结”,可以想象当时场上的局面,但是小姑娘们没放弃,一点一点适应对手的节奏,不放过任何一个得分机会。
曾在2018年、2019年随中国女排征战世界大赛的胡铭媛,暂停时俨然就是小教练,给队友温暖坚定的鼓励,即使不是在最高光的舞台,她依然主动扛起责任,让人感受到中国女排传承的力量。
关键的第五局,年轻的队员们打得非常果敢坚决。面对两个月前在世界女排联赛中3比2战胜中国女排一队的泰国队,她们稳扎稳打一路领先,最终以15比10拿下,3比2力克对手闯入决赛。
虽然决赛中面对“更会打球”的日本女排二队,她们1比3落败屈居亚军,整个比赛过程暴露了很多问题,她们已经用行动证明:这是一群有潜力有培养价值的年轻人。

图片
说年轻,获得亚洲杯最佳主攻的吴梦洁、最佳接应周页彤和在比赛中发挥出色的副攻王文涵都生于2002年,庄宇珊还要更小一些,但是对比刚出道时的“朱袁张”,她们也已经不年轻了。
2013年7月,不满19岁的朱婷就第一次代表中国女排参加世界女排大奖赛了;2014年10月,17岁的袁心玥在世锦赛半决赛上临危受命打满全场;2015年世界杯中国女排夺冠,当时的张常宁还不满20岁。
年龄只是一方面,这些年轻运动员的成长,特别是技术的磨练,需要教练员投入相当多的心血和精力,只有练出模样再拿到大赛中使用,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积累丰富的经验,成为真正的可用之才。
通过这次亚洲杯的比赛,年轻队员们的表现证明了她们的培养价值,但是几乎个个技术“瘸腿”:攻手的一传防守能力不足,有的副攻只会打身前球不会打背后球,二传的防守漏洞,以及每一个人的拦网、小球串联,这都需要在未来的日子里教练带着她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补课,而那些短板的提升速度才是决定她们最终能走多远的关键。

图片
所以眼下对于中国女排来说,恐怕最大的挑战是有没有勇气培养和起用新人,给这些00后的小花站上更大舞台的机会。
说起来年初中国排协组织的为期两个月的训练营,这次亚洲杯上表现亮眼的几名小将——主攻吴梦洁、副攻王文涵、接应周页彤、自由人许嘉楠都在。对于中国排协来说,举办训练营的目的就是对现有可用人才的一次大检阅,发现年轻有潜力的队员加以重点培养,几位颇具潜力的小将都没能留下、到VNL的赛场上走一遭实在可惜。
毕竟以中国排球这么多年来的现实情况,国家队如果只能使用成手,没有能力发现和培养年轻有潜力的球员,不仅是球队的档次很难提升,对于那些有潜力的球员来说,如果只任其自由成长,也很难有质的飞越。这一点,回看中国女排发展历史,凡是能出成绩的球队,都是主教练选出苗子从头开始打磨各项基本技术的成果。
年轻小将在亚洲杯上的亮相表现,对于中国女排的未来发展来说无疑是件大好事,如此一批有潜力的年轻队员,从数量上甚至比里约周期更多,这些小姑娘在中国女排过去八年的高光背景之下接触排球,她们的成长环境更好,个性更突出,见的世面更多,在场上表现出的求胜欲望也更强。如果现在就能下决心花时间和精力培养她们,并有计划地带领她们到国际大赛中经风雨、见世面,两年后的巴黎奥运会,或许她们已经能挑起新一届中国女排的大梁了。
对于中国女排来说,想一直在世界先进行列,需要不断发掘和培养新人,补充新鲜血液,这条路,任重而道远。

“我爱女排”公众号原创
转载须经授权
图片来自亚排联官网
联系方式:welovevolley@126.com
(责任编辑:沙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