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陈某,男,65岁,郑州市,2016年6月28日初诊。 主诉:双下肢水肿1年。 现病史: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水肿,伴右下肢瘀斑形成,曾因冠心病、高血压病在郑州市中心医院反复住院治疗,水肿症状间断发作,纳眠可,大便干,小便一般。既往糖尿病8余年,高血压病7年余,BP:190/90mmHg,舌质红,苔白腻,脉沉细。 中医诊断:水肿 证型:脾虚湿盛 治法:健脾燥湿 初诊方药: 2016.7.8复诊:患者诉服药后双下肢水肿较前稍好转,纳少,眠一般,二便调。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 处理:6.28日方土茯苓改为45g,白茅根改为120g,通草改为24g,泽泻改为45g,同时给予西药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每日1片口服。 2016.7.19复诊:水肿基本消失,平素口苦,纳少,眠一般,大便干结,小便正常,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沉细。 处理:7.8日方加火麻仁30g,炒莱菔子20g。 按语:水肿是由于多种原因而导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以眼睑、头面、四肢、腹部甚至全身浮肿。水肿的病理属性有阴水、阳水之分。阳水属实,多由外感风邪、疮毒、水湿而成;阴水属虚或虚实夹杂,多由饮食劳倦、禀赋不足、久病体虚所致。张景岳《景岳全书·杂症谟》记载:“凡水肿等证,乃脾、肺、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而“阴中无阳,则气不能化,所以水道不通,溢而为肿。”故调理肺脾肾三脏功能,化气利水是治疗阴水水肿的重要治则。五苓散出自张仲景《伤寒论》,本方以通阳化气,淡渗利湿,健脾的功能为功,方中桂枝具有通阳化气,振奋阳气之功,助白术、茯苓、猪苓健脾运化水利湿,助泽泻入肾渗湿利水,故水肿得治也。配伍淡利渗湿,利尿通淋等药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