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个性情中人 ——《论语》读后感 曹桂佛 曾经,对古人推崇备至的著名经典《论语》有一种仰视感。宋朝开国宰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如此股肱之臣所看好的治国理政之书,于我这普通小民总觉得神秘而疏离,有高深莫测、高不可攀之感。接触、系统诵读在2014年夏日,我和小女儿在义务带读老师杨秋香女士的带领下,利用暑假的清晨,通读了整本《论语》,之后便一发不可收,一而再、再而三地聆听、学习这本书,才逐渐改变了之前的那种错误认识,才知道《论语》是本面向大众的、有趣的书,至圣先师孔老夫子是个可爱的性情中人。滨河公园的夏日清晨,清风送爽,旭日初升。在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十多个母亲陪同自己的孩子,捧书、张口,大声朗读,从第一篇《学而第一》到最后一篇《尧曰第二十》,没落下一段,一字一句读来,声声入耳,字字入心,杨老师遵循着读经不解经的原则,陪着我们一起踏实学习,慢慢体悟……一 在塑造健康人格和学习方面 《论语》第一篇第一句开宗明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每个人所熟知的一段话,阐明了孔子的教学理念,他认为,学过的知识要时常温习,学和习要结合起来,乐就贯穿在其中了。他认为,人生的快乐是多种多样的,远方来的朋友、人不知而不愠的那种怡然自乐,都值得我们终身学习。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孔子要求学生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才开始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认可的教育以塑造健康人格为中心,他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被他摆在第二位。这句话出自《学而第一》,窃认为是值得现代教育学习的思想理念。试想,若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不充实,那么他的理论知识无论多么丰富,也只能为世界带来负面贡献,只会是“知识越多越反动!”给周围的人带来负能量。在如今的教育中,不少中小学校或老师、家长把学习排在了第一位,侧重于孩子的理论学习,过度关心学生的成绩,把孩子们的人格、精神教育排到了第二位,这种“填鸭式”的教育使当今社会的年青人出现了各种问题,譬如,骇人听闻的校园暴力、校园欺凌事件层出不穷,就充分暴露出了这一点。特别在许多高校,不少大学生们对自己的人生方向感到茫然,他们痴迷于网络游戏或沉溺于追剧、刷短视频,追求短暂的感官快乐,整日里昏昏沉沉不知所为,这种人格教育的缺失令人担忧。读了《论语》,私下以为,在中小学校开展经典诵读课非常必要。在孩子的启蒙教育阶段,用先贤智慧浸润他们的心灵,在其幼小的心田洒下仁爱、忠恕的种子,让其学会“泛爱众”,学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帮助咱的孩子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二 在为人处事、修身养性方面 《论语》特别强调修身养性。“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类似的句子有还多,譬如:“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敏于事而慎于言”“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不迁怒、不贰过”……由此可见,人是需要在生活中修行的,修己以安人,看似简单,却是我们必须时刻重视的问题。依照《论语》的智慧护养身心,我的内心平和了好多,丢失了不少情绪垃圾,比如愤怒、忧虑、悲观、沮丧、迷茫、彷徨、纠结、焦虑不安等负面的东西……“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本来,外界的种种我等普通人是无法控制的,那么,就只能从自身入手,从修身入手,学会自我安慰,自我疏导,方可过坦荡自在的生活。三 在行孝方面 《论语》不是板着面孔的一本书,它有着无处不在的人生哲学。譬如,孔门弟子们的“问孝”,相同的问题不同的弟子来问,孔子给出的答案是截然不同的,这也是他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之一。在“行孝”方面,孔夫子给出的“行孝”标准完全不一样。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武伯问孝,孔子就对他说,“父母唯其疾之忧。”不要让父母为你的身体健康而担忧就是尽孝。在答子游问孝时,孔子强调了“孝”不仅是对父母的供养,而着重阐述“孝”就是“敬”。他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一转头,夫子又对子夏的“问孝”,答曰,“色难。”还特别讲述了和颜悦色才是对父母最贴心的孝顺。古今一理。今天我们为人子女者,谁不是从小便立下要好好孝顺父母的愿望呢!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对照《论语》,我觉得首先要从爱惜自己的身体着手,不要让咱们的父母为自己操太多的心;随着岁月的流逝,父母亲不可避免地老去了,我们就要在生活上,赡养他们;在精神上,关怀体贴他们,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也许,人到中年的我们,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压力山大,经济上也会很拮据,没有过多的能力给自己的父母最好的奉养,没有更大的财力在物质生活上使其锦衣玉食。读了《论语》以后,明白自己可以尽最大的努力,在父母面前保持愉快的表情和容颜,给他们一个好脸色,这样同样可以让父母亲过得舒心、痛快,看着他们苍老的容颜绽放出如菊花般的笑容,深切感到,于父母而言,舒心有时候比舒适更重要。四 在面对生死及诸多看法方面 孔子是个命运多舛的人,他的贤德仁爱并没有让他得到命运的垂怜。他早年丧父,家境衰落。孔子曾说自己,“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及至长大成人,娶妻生子,又仕途不顺,屡次受挫,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工作。在公元前483年,他唯一的儿子孔鲤死了;公元前481年,他的得意弟子颜回又死了。《论语》中有云,“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颜渊死了,孔子哭得极其悲痛。跟随孔子的人说:“您悲痛过度了!”孔子说:“我是太悲伤过度了吗?我不为这个人悲伤,又能为谁呢?”可见,在夫子心目中,颜渊比自己的亲生儿子还重要,因为颜渊是孔子思想的继承人。孔子的弟子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对于鬼神之事,孔子避而不谈,那么,他谈什么呢?他谈以人为本,“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他谈活在当下,他认为只有好好做人做事,过好有生之年的每一天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他的思想就能达到如此境界,是何等的超脱,何等的伟大。孔子毫不隐瞒自己的看法。弟子中,他最夸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看到宰予昼寝。孔子骂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在如何处理君臣关系方面,他主张“君待臣以礼,臣待君以忠……为君难,为臣不易”。他个性鲜明,冒天下之大不韪说出那句“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他的直率由此可见一斑。通读《论语》,孔子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圣人,他有着和你我一样的平常心,和我们普通人一样,他有自己的好恶,有自己的短板,他是圣贤,但不是完人,也正是因为如此,孔子才更成为了心目中那位和蔼可亲、立体丰满的长者。五 在饮食、穿衣方面 《论语》让我知道,孔子是一个挑剔的美食家。他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他色恶,不食;嗅恶,不食;失饪,不食……但他困于陈蔡之间,面对逆境与不幸时,“七日不尝粒”的他,也并不铁青着脸。见到学生颜回“偷吃”时,还能半开玩笑地质询,体现了他的性格与胸怀。他不怨天,不尤人,最可贵的是他在得知颜回不是“偷吃”的真相后,能自责自省,承认错误。孔子是个讲究礼仪的人。在不同的场合,他对衣服的颜色、质地、样式,都有一定的规矩。“……当暑,袗絺綌,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他认为,夏天穿的单衣,不管是细布还是粗布,一定要加一件外套,否则是不文明不庄重的表现。冬天穿衣服也要注意搭配。黑色大氅配羔皮裘衣,淡色大氅配麂裘皮衣,黄色大氅配狐裘皮衣。在公众场合下穿的裘皮衣,身和袖要长短合度,等等。可见,孔子是极其重视服饰之美的,这和咱们现代人的穿衣习惯何其相似!六 在志趣爱好方面 一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等陪孔子坐着聊天。孔子让弟子们谈谈各自的志向和爱好,及其对生活的憧憬。他在听了子路、冉有和公西华慷慨陈词自己的宏大志向时,孔子一笑了之,却对曾皙关于郊外春游的那段闲情逸致的表白心向往之,深表赞同,喟然叹曰:我的想法与曾皙一样啊!原文是这样说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从这段记录中可以看出,孔子并不是一个死守教条不放的人,他是一个妥妥的户外达人,他喜欢和自己志趣相投的友人一道,徜徉在大自然的怀抱,随性而歌,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过无拘无束的惬意生活,由此可知,孔子是个性情中人。《论语》集中了孔夫子的人生感悟和思想精华,它影响了中国社会两千多年。杨绛先生曾说过:“'四书’我最喜欢《论语》,因为最有趣。读《论语》,读的是一句一句的话,看见的却是一个一个的人,书里的一个个弟子,都是活生生的。”深以为然,我在读《论语》后,体味着书中逐个有趣的小故事,品味着小故事里带来的大道理,感悟着小故事中浓缩着的生命真谛,感觉受益匪浅。朋友们,不知道你可否有兴趣和我一起走进《论语》,感受书中的温暖与美好,感受它给心灵带来的那明艳无比的光亮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