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岁的沪龙美术馆大展:“南张北齐——张大千齐白石书画艺术特展”开展:张大千的春日,齐白石的秋天,相遇在龙美术馆

 yaoandyeyao 2022-09-01 发布于上海

原创2022-09-01 18:13·新民网

今天,张大千齐白石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十岁的龙美术馆与350岁的荣宝斋对话中找到答案。明天起至10月16日,张大千、齐白石的精品力作约50件(组)在龙美术馆(西岸馆)展出,其中有30余幅是首次公开展览,这个名为“南张北齐——张大千齐白石书画艺术特展”揭开了龙美术馆十周年庆典展览的序幕,之后将巡展至北京,共同推动京沪两城的文化艺术交流。

图说:展览现场 官方图(下同)

“南张北齐”最早出自何时、出自谁口均已无法详从考证。从已知资料看,20世纪30年代张大千客居北平时,即与齐白石多有来往,两人多次发起和牵头参与在北平举办的画展,亦常常成为报纸新闻标题里被强调的名家。新中国成立后,张大千在国际艺坛享有盛名,齐白石成为人民艺术家,推崇备至。策展人谢晓冬解释,二人虽绘画面貌不同,其共同之处,在于激活中国绘画中的古老传统。作为中国二十世纪具有代表性的两位画家,他们各自采取的形式不尽相同,但也代表了中国画迈向现代化过程中的两种探索。

图说:展览海报

其中,展览海报上的张大千1946年作品《江堤晚景》是张大千对南唐画家董源的同名作品的临摹之作。张大千在1946年将梦牵魂绕的《江堤晚景》购入之后,极其钟爱,这幅作品对张大千的盛年创作也影响颇深。他在购得这幅作品的春天,即在昆明太平湖上依原作临摹一幅,即此次展出的作品,张大千在画作中自题:“南唐北苑副使董源江堤晚景大风堂临本”,并长题诉及这幅作品的前后渊源。整幅作品青绿设色,人物鞍马从原作中化出,又自出机杼,绿波粼粼,一派春风荡漾。

图说:《江堤晚景》

秋意渐浓时,看齐白石创作于1944年的《九秋风物图》颇有意趣,少了一分秋的萧索,而多了一分五彩纷呈的热闹,怡人秋色尽收眼底。对白石老人而言,秋天就是满山枫叶,垂红可爱的秋海棠,菜畦里飞舞的秋虫,他画的都是久客京华的思乡之情,是对故乡的美好回忆。这件作品可称得上是荣宝斋的“镇斋之宝”,另一幅“镇斋之宝”是齐白石创作于1955年的《花卉蔬果册》,牵牛花、菊花、葫芦、梨……他将吃过种过的东西付诸笔端,以小物触动大众的情感。

图说:《九秋风物图》

图说:《花卉蔬果册》

“'南张北齐——张大千齐白石书画艺术特展’在我心里可说已经筹备多年了”,龙美术馆创始人、收藏家刘益谦坦承,“30年的收藏,与两位近现代中国画大师也结下了不解之缘。今年我得以如愿,有幸与拥有350年历史的荣宝斋共同举办张大千、齐白石这两位在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大家的展览,我感到十分喜悦,更有一种成就感,因为这开启了民营美术馆与国有老牌艺术机构合作的新模式。”(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

举报
评论 1
  • 气势磅礴大气

    ·56分钟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