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所高校教育经费的多寡,对其发展至关重要。 年202010月,教育部答复全国政协委员相关提案时指出,“鼓励'双一流’建设高校,多渠道筹措社会资金加快发展”,这无疑是鼓励高校广泛吸纳包括校友捐助、社会捐赠、基金收入等社会多方面支持的又一重大利好。 社会捐赠,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常态,也是评价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指标之一,能够有效分担高校办学经费,减少高校对国拨经费的过度依赖,同时检验和评价一所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水平、文化传承效果、国际合作与交流效能、校企合作成效、校长领导能力和学生满意度等。 此前高绩(ID:gjdata)根据基金会中心网(CFC)权威发布的数据,对中国内陆高校5年(2016年-年2020)接收社会捐赠的总收入进行了盘点。 那么,近两年高校吸收社会捐赠的总体状况如何?哪些高校接收居多?捐赠用于哪些方面?一系列捐赠新趋势已浮出水面。 亿元捐赠,不断涌现! 2022年2月,《2021中国高校基金会大额捐赠观察报告》(简称《报告》)发布。《报告》显示,高校大额捐赠整体呈上升态势。2015年到年2020,高校大额捐赠到账总额303.6亿元,1亿元及以上的捐赠项目有111个。 高等教育领域大额善举频现,“亿元级捐赠”成为内陆高校接收单笔社会捐赠的普遍现象。 高绩(ID:gjdata)整理了近两年(年20201月1日-2022年7月31日)内陆高校接收单笔亿元级别的社会捐赠名单,看看这些跻身“亿元级捐赠俱乐部”的高校具备哪些特点与优势。 高校接收的大额捐赠,可分为三档。第一档为“百亿元捐赠”,有2所高校入选,一所是由“中国芯片首富”虞仁荣在宁波创建的民办高校——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学校定位新型研究型大学;另一所是由“玻璃大王”曹德旺在福州创办的公办大学——福耀科技大学(暂名),学校定位理工类科技型大学。 两位富豪豪掷百亿自办大学的非传统捐赠模式,并非首例。1921年4月,由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创办的厦门大学,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个人捐款所建的公立大学。而今时间相隔100年,同样在福建,福耀科技大学(暂名)成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二所由个人捐资建立的公立大学。 而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则是继西湖大学之后,浙江即将迎来的第二所由企业家富豪捐资建立的民办高校。有厦门大学、西湖大学作参考,不难窥见这两所“百亿级捐赠”高校的发展路线。 第二档为“十亿元捐赠”,有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这3所百年名校入选;第三档为“亿元捐赠”,有28所高校入选,其中23所是“双一流”高校,其余5所为地方高校,分别是武汉科技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湖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和河南农业大学。 高校受捐赠金额的多少,往往与学校声誉、综合实力等因素相关。 33所承接亿元级捐赠的高校中,“双一流”高校有26所,占比78.8%,是大额捐赠青睐的第一梯队。从大额捐赠次数来看,厦门大学与浙江大学拔得头筹,均有7次获得亿元级捐赠的纪录;其次是上海交通大学与南京大学,均有3次获得亿元级捐赠的纪录。“国家队”高校大额捐赠难复制,地位却并非不可动摇,随着“地方队”高校开始进行社会筹资探索,发展壮大捐赠基金,其所获得的大额捐赠开始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 受捐方逐渐呈现多样化趋势,这对高校教育、慈善事业来说都是好事。不容忽视的是,在三档“亿元级捐赠”名单外,还存在大量千万级、百万级、十万级捐赠。这些捐赠的背后,是对高校的价值认同。 校友反哺,“学科建设”成热点 吃水不忘挖井人。据统计,校友及校友企业大多选择在母校校庆的重要时间节点,反哺学校,这样的“校友文化”,保证了高校吸收社会捐赠的稳定性和长期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校友捐赠成为评价世界一流大学教育教学质量、社会影响力、校友商业成就、毕业生满意度和校友工作成效的核心指标之一。 近年来,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总额、单笔捐赠金额、校友个人捐赠金额等最高纪录不断被刷新。 21年203月,中公教育集团董事长李永新向北大捐赠的10亿元,是北京大学建校以来最大一笔个人捐赠,也是最大一笔校友捐赠;21年208月,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陈东升向母校武汉大学捐赠10亿元,成为武汉大学校史上受赠数额最大的一笔,也是我国大学医学、生命科学学科领域数额最大的捐赠之一。 与此同时,还有很多热心母校建设的校友选择低调或匿名捐赠,他们的捐赠方向与“双一流”建设重点一致,“学科建设”成最大热点。 如2022年6月,在喜迎东南大学120周年校庆之际,杰出校友向母校匿名捐赠3亿元,帮助东南大学大医科建设,建立医工交叉融合的创新型学院;21年2012月起,一位隐名校友每年将向浙江大学捐赠5000万元,连续五年共计2.5亿元,支持浙江大学物理、数学、化学三大基础学科建设。 越来越多的校友饮水思源反哺母校,在让人感动致敬之余,更能看到大学与校友间正在形成深耕科研创新,助推“双一流”建设的良好生态。 捐赠形式与用途,悄然转变 值得研究的是,在“亿级捐赠”高校名单中,有5笔大额股票捐赠。 一般来说,优质股票的增长潜力远超国内基金会的增值保值水平,以股票捐赠作为支持学校建设的方式,能为学校争取更大的收益。如2022年5月,浙江大学收到隐名杰出企业家价值一亿元港币的上市公司股票捐赠,开创了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接受大额股票捐赠的先河。 此外,大额捐赠另一大显著特征是,捐方对善款的用途及预期越来越明确,他们关注的领域正在悄然转变。 从简单的捐资助学、基础设施建设,到支持高校人才培养、院系学科建设,再到支持高校争创“双一流”工作及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等领域,捐方的的策略性在增强,他们希望加强与高校之间的联系,加深产学研合作。 21年204月,上海交通大学125周年校庆时,联想董事长杨元庆宣布个人出资1个亿,为母校捐建“思源一号”高性能计算机,其总计算力为6千万亿次/秒(双精度)。在21年2011月发布的全球TOP500高性能计算机榜单上,“思源一号”位列中国高校算力第1位、全球第132位。赤兔马遇上关将军,“思源一号”入驻上海交通大学,强强联手推动包括粒子与核物理、天文与天体物理、量子基础科学等在内的多领域研究重大发展,为加快解决气候变化、疫情威胁、能源危机等全人类面临的棘手问题提供强大算力支撑,最终实现“产业报国”的慷慨壮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