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途12】:一次旁听

 若歌sweet 2022-09-02 发布于山东


01
一次教育政策的旁听

今天上午袁老师来学院,为我们学院的几位老师指导组稿的论文,而我作为旁听者。

第一次见到袁老师,他们都说袁老师快退休了,但是我感觉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地年轻,而且很高,也很帅。

袁老师讲了整整两个小时,我大概写了有五六页的笔记。感觉干货满满。

袁老师是做教育政策的,他主要是针对各位老师的论文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涉及到老师们未发表的论文,在这里不做记录。

针对政策类论文的共性,袁老师主要提了三点建议。

第一点是对政策的理解。袁老师指出,都应该是有思想,有逻辑的把握,要想象现在你做的这个东西要向外国教育部部长汇报,和家里某个人的亲戚会是不一样的。

以我们常常阅读的政策为例,①有背景的判断和描述,现在我们现在的教育发展到什么情况了?要克服哪个困难?为什么要采取这个目标?②对这个问题要怎么办?③然后再去讲目前我们都取得了哪些成就?④当然问题和成就也可以放到一起,⑤最后是展望,其实展望并不是重点。

对论文汇中核心词的掌握。比如更加完善的终身教育。我们要知道更加完善是什么?要抓住这个核心词,要系统的考虑。每一个核心词就构成了这个文章的框架。

第二个问题是写具体。我们要把有实质性的、有动作性的内容拎出来。

作为教育政策研究者,要把我们近十年的教育政策了然于心。

比如说与公平有关的政策,我们要知道主要讲的公平的有哪些文件,顺便讲公平的有哪些文件?

以及发文的层次要分的清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改委?几部门联合发的?教育部发的?这些文件都要好好看。

再一个就是要把握这个时代的脉络,比如扶贫、抗疫,这些都是目前非常重要的词汇。

还有是引文的问题,一定要具有全面性、权威性和代表性。

还有,袁老师给各位老师的论文提的建议, 使我对“惠及”“普及”“公平”等等在文件中反复出现的词汇有了新的理解。原来,这些词汇本身就和很多的政策产生关联,甚至每一个词汇的下面就下分了很多的维度。

收获颇多,将之前看的那本书杂乱无章的东西,以提纲挈领的方式,重新展示了一个脉络在我的面前。

学习任何东西其实都是相通的,入门需要一个过程。听别人讲加上自己阅读和总结,然后慢慢抓住其中的核心和要领。

02
《世界需要良知》

今日,忽然翻到了旅人送我的那本《世界需要良知》,拿出来读了读教育部分的文字,觉得很有历史感。十好几年前写博客的时候,认识了旅人,那时宏甲先生也在博客活跃。

那时便知他是个作家,却未曾真正读过他的文字。后来,读研时,旅人推荐了几本。现在接触了教育政策,再回过头来,看看宏甲先生的文字,确实,是大气磅礴且博古通今。只是,以前我读不太懂罢了。

在讲教育方面,他从古代教育的儒家到近代教育的学制再到今天的信息时代下的知识经济和创新人才培养,回归至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模式,确实我们需要一种站位,需要了解这些大的背景。

这本书《世界需要良知》也推荐给大家,都是一些演讲集,可无事的时候翻翻。这本书通俗易懂,文字优美,对于青年人的成长很有帮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