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刘平 单位 | 重庆市冬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本个案由社区居委会转介,案主平时不说话,与人交流较少,也不愿意参加社区活动。社区工作人员和案主母亲怀疑案主有“自闭症”。冬青社工联动社区及案主家庭“家庭-社区-社工”三方合作,促使案主及家庭获得了正向改变。 (一)服务对象基本资料 天天(化名),男,11岁,在读小学五年级,学习成绩中等偏下。服务对象不愿意主动与人交流,社工评估案主身体发育较好,案主年龄段标准身高:1.45米,体重37.69公斤,服务对象身高:1.60米,60公斤,社工入户走访发现案主与人交流能够有回应,目光与人对视,与其家人和社区所说的“自闭症”不符。 在学校,由于案主的语言较少,几乎不与人主动交流,班上会没有什么朋友,案主觉得老师也不会喜欢自己,天天只是按部就班的独自上学放学。 (二)家庭氛围以及成长经历 天天父母亲都是听力残障人士,无固定职业,属于灵活就业人员,母亲在庇护工厂上班,父亲值夜班,时间长,工资低。 天天的监护人是外公外婆,外公外婆都是70岁,已退休。外婆性格内向,外公耳朵听力不好,长期依靠助听器生活,前期外公因为心脏病住院治疗。天天在家中长期与电视机和手机为伴,家人交流较少。 经过多次与案主及其家人沟通交流,社工和案主其家人建立了良好的专业关系,比较全面的掌握了案主的信息,并对案主的问题,做出了分析。 (一)问题分析 1.个人层面 (1)案主缺乏自信心; 案主与人交流喜欢低头,不主动回应,问一句答一句,不喜欢参加外出活动。 (2)案主缺乏安全、归属感 案主的监护人是外公外婆,外公的听力不好,戴助听器,脾气暴躁,经常训斥外婆,日常对案主的否定多、肯定少。在学校,案主没什么朋友,下课后一般默默无言的坐在位置上,回家后完成作业后就看电视或者玩手机。 (3)案主缺乏人际交往技巧 案主不会基本的与人打招呼,不知道基本的人际交往礼仪,不清楚什么关系是好朋友,好朋友之间应该怎么相处。 2.家庭层面 (1)缺乏儿童教育知识 案主父母亲和其他家人会代替案主做决定,做事情,不了解案主这个年龄段儿童应该锻炼的学习和生活能力。不了解什么是“自闭症”就给案主贴标签。 (2)家人自我价值感低,支持网络薄弱 家中是老人和听力残障的父母亲,长期处于无声的世界,其父母亲是独生子女,家人也较少参加集体活动,获得的社会支持较少。 3.社区层面 (1)爱心妈妈工作繁忙 案主爱心妈妈是社区工作人员,负责社区低保工作,也有自己的家庭,平时爱心妈妈上班,案主在上学,接触的时间较少。 (2)案主与社区同辈群体接触较少 由于案主家庭原因,案主及其家人几乎不参加社区活动,案主不认识社区其他同辈群体,其父母亲也与社区其他邻居等交流较少。 (3)案主与同学交往较少 据案主自述没有好朋友,案主不知道怎么和同学相处,班上有同学喊服务对象是猪,服务对象不知道如何回应。 1.总目标 培养服务对象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服务对象的安全感,提升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树立服务对象的自信心。 2.具体目标 首先,关心服务对象与同学的交往情况,引导服务对象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其次,邀请服务对象及其家人参加项目组活动,增强服务对象的人际交往能力。与服务对象所在社区联系,促进其获得社会支持。最后,应用社会支持理论和班杜拉学习理论,挖掘服务对象潜能,让服务对象相信自己是有能力、有价值的,提升服务对象自信心。 1.社会支持理论 社会支持是指一定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无偿帮助的行为的总和。一般是指来自个人之外的各种支持的总称,是与弱势群体的存在相伴随的社会行为。 依据社会支持理论的观点,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能够越好地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天天长期处于无声的世界,得不到父母亲及其外公外婆的支持,在学校与同学交往互动较少。 2.班杜拉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特别是人的复杂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行为的习得既受遗传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制约,又受后天经验环境的影响。生理因素的影响和后天经验的影响在决定行为上微妙地交织在一起,很难将两者分开。 班杜拉认为行为习得有两种不同的过程:一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班杜拉把这种行为习得过程称为“通过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直接经验的学习; 另一种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班杜拉将它称之为“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间接经验的学习。 社工邀请天天参加项目组活动,天天通过与重庆大学向日葵计划大学生的互动,学习了人际交往的技巧,树立了与人交往的信心。 (一)收集信息,了解情况 通过社区介绍及与社工入户走访沟通,社工初步了解到,由于案主父母亲文化水平低,社区爱心妈妈缺乏专业知识,不了解什么是自闭症,只是觉得案主语言少,不主动与人交流,就判断案主为自闭症,对案主的成长学习也缺乏规划。 随后,社工与案主、家长接触,了解到,案主方面,觉得自己是自闭症孩子,有问题,对学习没有计划,对未来也觉得很迷茫。 案主家人也觉得,只要案主不生病,长大以后再说,看不见未来,也没有带案主做过相关的检查。 (二)建立信任,提供支持 社会工作者通过观察、真诚聆听,与服务对象及其家人建立了专业关系。社工关心案主的学习情况,案主表示自己能够听懂老师讲课内容,课后作业也基本能够完成,社工检查案主作业,发现案主写作业较马虎,缺乏思考力,对于书本上面的定义定理能够背诵,但缺乏理解,不会运用。 三角形三内角的和是180度,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案主能够背诵,经过社区稍加点拨,案主能够在解题是运用自如。 案主告诉社工,自己在班级个子最高,有同学说自己是“猪”案主不知道怎么回答,甚至觉得自己高不好。社工引导案主正确认识的优势,拉着案主的手一起说:“猪和猪是同学”案主脸色露出了开心得笑容,也愿意主动分享学习生活中的小秘密。 社工邀请案主参加项目组在双碑康馨家园社工站,由重庆大学向日葵计划大学生志愿者支持的,青仔周末加油班,免费课业辅导,每一个周末,案主来参加补习,向大学生志愿者请教不懂的知识点,案主成绩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学习有信心了。 (三)邀请案主参加活动,提升案主人际交往能力 邀请案主及其家人参加“在一起的时光”主题家庭日活动,案主在活动中认识了其他同龄的小朋友,晚上一起住,与他们自由交谈,听他们分享自己的学习生活故事,案主提升了人际交往能力。 案主父母亲也参加到活动中,认识了其他的听力残障人士,还帮忙照顾肢体残障依靠轮椅生活的儿童家长,感受到自己的力量,提升了自信心。 (四)提升案主能力及家人的教育技巧 社工一方面通过优势视角,了解到案主喜欢看电视和刷视频,案主对于视频知识有自己的见解,在活动中,社工邀请案主分享自己看见过的有趣视频; 另一方面,锻炼案主通过案主分享的事件,引导案主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案主分享了学校同学讨论过的话题,究竟有多少钱才是有钱人,社工引导案主了解,现在的学历和收入情况,让案主了解自己目前的学习情况,最近几年的升学情况,激发案主学习的动力,树立案主的升学目标。 社工通过微信与案主母亲交流,让案主母亲了解自闭症症状,邀请案主参加体检活动,打消案主家人关于案主自闭症的顾虑; 除此以外,案主父母亲觉得自己听力障碍跟案主的沟通很少,社工运用优势视角,让其父母亲了解案主会手语,这是他独有的,可以多与孩子通过手语交流。 社工协助母亲看到案主的优势和案主的成长、学会和案主交流分享。母亲慢慢学习了接纳案主,在日常中关注、表扬案主的进步,减少对案主的负面评价,在案主情绪低落时、害怕时,给予案主支持与帮助,并在周末增加与案主的娱乐互动,陪同案主参加社区活动。 1.案主家庭氛围得到改善,案主父母亲经常运用手语与案主交流,不再认为案主“自闭”。 2.获得社区支持:社区工作人员邀请案主参加社区活动,改变其对案主“自闭”的刻板印象。 3.案主参加青仔周末加油班课业辅导,引导其与人交流互动,学习成绩得到了提升。 4.为案主交流与老师同学相处等人际交往方式,案主自述在补习班有了好朋友。 1.案主近期主动报名参加项目组“粽情过端午”儿童成长营外出活动,并且邀请父母参加。 2.案主和大学生志愿者建立关系,疫情期间,主动通过视频表达对大学生志愿者的想念。 3.案主参与项目组阅读活动,当小老师,教他人阅读文章。 4.案主参加社区活动,和同学关系好了,有了同龄的好朋友。 1.在服务中就案主感兴趣的电视和手机入手,倾听案主讲述其对于抖音和快手等APP的观点,肯定案主的认识,鼓励案主通过观看视频学习知识,把网络视频所见所闻,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2.关心案主和同学相处的情况:关心案主和同学的相处情况,就案主与同学相处的具体事宜予以回应,引导案主主动和同学交流,关心老师同学,和老师同学和睦相处,机智应对同学不礼貌的语言。 3.关心其情绪,与案主建立更好关系:会从她喜欢看的视频入手,去聊她在视频里面印象深刻的人和事,聊学习方法,谈理想,未来的人生规划等,关心其情绪控制,在开展课业辅导时,不会仅仅是关心其最近学习情况,更多的希望案主多交流,表达出自己的心声,帮助其学会做一些人生的选择,后期项目结项以后,案主能够学会利用资源,主动寻找资源,遇见困难主动向社区,向社会求助,让社工服务继续助力其成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