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操:吾自幼熟读兵书,深知奸伪之道,黄盖诈降之计,焉能瞒我?

 新用户49272060 2022-09-03 发布于广东

本文取材于罗贯中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上)阚泽密献诈降书,与正史无关。

赤壁之战前夕,曹操派蔡中、蔡和前往江东诈降,此举启发了周瑜,来而不往非礼也,他于是派黄盖前往曹营诈降。蔡中、蔡和投降的理由是其兄蔡瑁被曹操所杀,而黄盖投降的理由是被周瑜所辱打。

黄盖已被周瑜打得半死,他不能自己前往曹营投降,就委托阚(音kàn)泽代劳。阚泽在《三国演义》中出场次数不多,但却是一位关键人物,每次出场都表现非凡。众所周知,曹操是整部《三国演义》里疑心病最重的人,他是那种“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典型,要想骗他,没有一点本事很难蒙混过关。阚泽接下重任,连夜赶往曹军水寨。

文章图片1

曹操问明来由,拿到黄盖的请降书,仔细观看,书言:

“盖受孙氏厚恩,本不当怀二心。然以今日事势论之:用江东六郡之卒,当中国百万之师,众寡不敌,海内所共见也。东吴将吏,无有智愚,皆知其不可。周瑜小子,褊怀浅戆,自负其能,辄欲以卵敌石;兼之擅作威福,无罪受刑,有功不赏。盖系旧臣,无端为所摧辱,心实恨之!伏闻丞相诚心待物,虚怀纳士,盖愿率众归降,以图建功雪耻。粮草军仗,随船献纳。泣血拜白,万勿见疑。”

文章图片2

这封请降书写得不错,各位看官日后若要跳槽,可以参考。开头第一句,黄盖首先表明按照他的资历本不应该跳槽,这也是曹操的疑虑之一。黄盖作为江东集团的开拓者,为什么要跳槽呢?这是因为:

  1. 从大势上论,“江东六郡之卒”与“中国百万之师”不在一个量级,“众寡不敌,海内所共见也”,这仗没法打;
  2. 从江东的领导班子上来论,江东的CEO周瑜“褊怀浅戆,自负其能,擅作威福,无罪受刑,有功不赏”,领导乱指挥,这仗也没法打;
  3. 从个人情绪上论,黄盖辅佐孙坚、孙策、孙权三代,资历比周瑜深,却“无端为所摧辱”,上下不齐心,这仗更没法打;
  4. 反观曹老板,“诚心待物,虚怀纳士”,说白了,就是薪水更高,待遇更好。人往高处走,为什么不弃暗投明呢?

因为以上种种客观原因,黄盖要跳槽。同时黄盖表明,他不白来,他会带领他的团队一起跳槽,并且带着一大笔固定资产,来了之后立即干活。即所谓“率众归降,建功雪耻。粮草军仗,随船献纳”是也。

文章图片3

最后一条才是最重要的,各位看官试想,曹老板要招能办事的人,而不是离退休老干部,没点真东西曹操如何看得上?但即便黄盖这封投降书写得如此精彩,曹老板却不敢轻易相信。

曹老板把黄盖的投降书反反复复看了十几遍,突然拍案大怒:“黄盖用苦肉计,令汝下诈降书,就中取事,却敢来戏侮我耶!”说完就要把阚泽推出去斩了,阚泽一点不慌,反而哈哈大笑。不笑怎能吸引曹老板的注意呢?

曹操问:“吾已识破奸计,汝何故哂笑?”答:“吾不笑你。吾笑黄公覆不识人耳。”这个回答更让曹操好奇,又问:“何不识人?”答:“杀便杀,何必多问!”妙!你越是想知道,阚泽越是不回答。曹操说:“吾自幼熟读兵书,深知奸伪之道。汝这条计,只好瞒别人,如何瞒得我!”

文章图片4

曹操既然问了,接下来就看阚泽的表演了。《三国演义》称阚泽“口才辨给”,他与曹操的唇枪舌战也是相当精彩,这里略去,感兴趣的伙伴可以去看原著。总之,阚泽成功说服了曹操。曹老板的第一感觉是对的,黄盖就是诈降,然而在阚泽的忽悠下,曹操产生了一点点动摇。

但也仅仅是一点点动摇而已,若说仅靠阚泽的忽悠,曹操就信了,那他也不叫曹操了。偏偏此刻,蔡中、蔡和传来消息,说江东黄盖与周瑜确已反目,投降这件事就有点可信了。阚泽回到江东以后,进一步诓骗二蔡,让他们为其传送假消息。在二蔡和阚泽的双重误导下,曹操却始终不敢全信,他决定暗派一路人马去江东摸底,派谁去呢?蒋干再一次地主动请命:“某前日空往东吴,未得成功,深怀惭愧。今愿舍身再往,务得实信,回报丞相。”

文章图片5

对于蒋干“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作风,曹操深有体会,不过他还是决定派蒋干出马:你周瑜不是喜欢骗蒋干吗?我还让他过去,让你再骗一次,你骗得了蒋干,焉能瞒得过我?上次是没睡醒,大意了,此次的我已经做好准备,你尽管放马过来!曹操深信自己不会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他想跟周瑜再玩一次!欲知蒋干这次能否成功,且看下回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