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谁是别克的黑天鹅

 冬歌文苑 2022-09-04 发布于北京

谁是别克的黑天鹅

别克是旅游景区的一名普通员工,在景区工作快4年了。据说来景区工作之前,他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牧民,每天日出而牧,日落而息,整天和牛羊打交道,无欲无求。别克是柯尔克孜族,文化程度不高,不会说国语,不会写汉字。在景区工作也只能干一些粗活,比如看门、打扫卫生之类没有一点科技含量、谁都能干的工作。看门、打扫卫生,仅此而已。

谁都能干的工作最不好干,干好还可以,干不好,一不小心就会被别人所替代。

我两年前来公司工作开始认识别克的,从认识他那天起就经常劝他多学习,学点技能,以适应景区发展的需要。他容易满足,景区刚起步,游客不多,压力不大,有同事能干,又有爱人陪伴,感觉这日子挺好。人无压力轻飘飘,井无压力不出油,所以一直没有变化。

这年头,这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平日里景区员工多,各就其位,各行其事,还看不出什么。一旦景区发展,事情多了,人手紧了,就会打破原有的格局,就需要一专多能有技能的人才了。

春节期间,人少事多,各景区特点不同,游客有多有少,旅游公司根据形势任务需要相互交流人员,别克是被交流调整的对象之一。到了新的景区,陌生的工作环境,不太熟悉的同事,还有……这一切的一切,打破了他原有的工作生活常态,给他也带来了诸多不适应。劳动,体力不适应;交流,脑力不适应;办事,能力不适应。

现在是人要适应社会,而不是社会适应人,适者生存,这就是法则。

熬得住,出众;熬不住,出局,这就是人生。

下面的答案可想而知了。春节过后,别克从景区回来,当他坐在我的办公室,从翻译的口中得知公司决定时,他是那样的茫然,那样的无助,甚至有点可怜。

别克离开我的办公室时,已是晚上八点多,办公楼除了保安,已无他人。我关上房门,坐在电脑前,久久不能平静。别克结结巴巴的解释、企求的眼神、有点僵硬的微笑,定格在我的脑海里。

是谁砸了他的饭碗?

谁是他的黑天鹅?

显而易见,公司辞退是别克的黑天鹅。让别克遭遇黑天鹅的是什么呢?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是他的不学习、不成长、不变化。

我想到了温水煮青蛙的故事。青蛙失去警惕,舒服而死,从量变到质变,从天堂到地狱。

脆弱的事物习惯于一成不变的安宁环境。当一个人依赖于某种关系、某个领导或某种环境时,他就会不思进取,不学习、不创新,更不会居安思危,把一天当成前一天的重复和复制。黑天鹅来临的那一天,他一定是哭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真正的强者,总喜欢挑战,喜欢变化,正所谓人挪活。像下棋一样,做一、看二、想三。根据目标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把自己做的事从一个点变成一条线,也就拥有了自己做主的人生。

几年前,我在微博上曾经写过这么两句话:“接纳,接纳无法改变的世界,努力做一个没脾气的人;改变,改变无法接纳的自己,努力做一个有本事的人。”所以,只有让自己变得足够强大,有能力应对,黑天鹅来临,你才不至于引发崩溃。

                                    图片/网络

作者简介

朱希宏,河南商水人,现自主择业。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无   之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