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19. 道为何似江海?

 舞酒绿林 2022-09-04 发布于广西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这句话版本存在分歧。王弼本是“之于江海”,通行本遵之。河上公本、傅奕本,以及帛书本和竹简本都是“之与江海”,而且帛书本和竹简本“犹川谷”为“犹小谷”。“川” 、“小” 的小篆字形几乎一样,但“川谷”比“小谷”范围广,更合文意。

“犹川谷之于江海”还是“犹川谷之与江海”?于,常用为介词,也用作动词,往、去。如《诗·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与,多音多义。作动词用有赐予,施予,给予还有交往的意思。“于”的动作尚能自己完成,自然而然地流入江海;“与”的动作需要外力帮助,缺少自然之意思,所以,“于”字应该合适一些。这一句的意思,先看古人的注解:

河上公章句:“臂言道之在天下,与人相应和,如川谷与江海相流通也。”“相应和”、“相流通”用词不对。

王弼注:“川谷之与江海,非江海召之,不召不求而自归者也。行道于天下者,不令而自均,不求而自得,故曰'犹川谷之与江海’也。”他引用的原文有“之于”和“之与”,意思是川谷自归江海。看现代名人的解释:

余秋雨翻译:“道为天下所归,就像川谷归于大海。”(余秋雨:《老子通释》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年,第103页。)突出“归”字。

陈鼓应今译:“道存在于天下,有如江海为河川所流注一样。”(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 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200页。)没有体现川谷的自然归流。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譬,读pì,打比方,譬如、譬喻(比喻)。譬如道在天下,就好像山谷溪流归于江河大海一样。川谷归江海是自然行为,向往的目标。针对人类社会而言,道就像大海,民众就像川谷,大家自觉遵守规矩,就像天下的溪流河水,自由自在又井然有序,从四面八方奔向大海,哪怕千难万险,九曲回肠也要通达目的。

本章文理有些不顺,文意松散,缺少关联。开头说“道”的功能,别看它“小”但没人能治服它;再说天地间的变化,老天下雨是不受人们控制的,但均匀而下;三说有了法律制度要知道遵守;最后说“道”的存在就像江河归大海;这四点放在一章有东拉西扯之嫌。

本章的现实意义就是:知止可以不殆,守法自然平安。人间的法律也应该是公开、公平、公正的,不受人为因素干扰。有了法律法规就要自觉地遵守,遵纪守法就不会招来灾祸。人人自觉地遵纪守法,社会和谐,天下太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