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西班牙这个国家,对于大多数的国人来说,第一时间的反应是足球,第二反应就是斗牛,但很少有人能在第一时间把它和“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全球性大帝国”给联想在一起。 对比前几期给大家介绍的英、法、德、意、俄这几个欧洲国家来说,如今的西班牙无论是在欧洲政坛上,还是在国际话语权上,都被显得有些默默无闻、黯淡无光。 西班牙斗牛 但是曾经的西班牙不仅称雄于欧洲,还是第一个拥有“日不落帝国”头衔的世界性大帝国,并将欧洲的基督教文化和西班牙的拉丁文化传播至整个世界,深刻地影响了人类历史的进程。 那咱们今天就来回顾回顾西班牙的历史沉浮,一起看看西班牙是如何问鼎世界霸权,又是怎样走向了衰落。 先后易主的西班牙早期历史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和古埃及、古巴比伦同一时代的腓尼基人,因为善于航海和经商,开始在地中海西部一代开辟商业殖民地和贸易中转站。其中就有在伊比利亚半岛南部建立了一座贸易殖民地,就是今天的西班牙港口城市加的斯,因此加的斯也被认为是西欧最古老的城市。 后来,这些位于西地中海地区的腓尼基人们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迦太基人,并靠着先进的航海技术和强大的海军力量,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古典帝国——迦太基帝国。 到了公元前3世纪,意大利半岛上的罗马人开始兴起,迦太基人和罗马人展开了对西地中海霸权的争夺战争。因为迦太基人被罗马拉丁人污蔑的称为“布匿人”,因此这场长达一个多世纪的争霸战争也被称之为“布匿战争”。 迦太基和罗马 关于布匿战争的详细经过,我在罗马篇中已作了详细介绍,这里就不再赘叙。 最终,罗马成功征服了强大的迦太基,而伊比利亚半岛也成为了罗马统治下的“近西班牙”和“远西班牙”两个行省。 此后,伊比利亚半岛在罗马统治的五百多年时间里,罗马拉丁人不断涌入伊比利亚半岛,拉丁文化成为了这里的主流文化,“西班牙行省”的名称也让居住在这里的拉丁人们开始称呼自己为西班牙人。 到了罗马帝国晚期,由于匈奴人的西迁,原本居住在境外的大量日耳曼蛮族为避开匈奴人的锋芒,不断进入罗马帝国境内,其中不少部落一路西来,到了伊比利亚半岛。 日耳曼蛮族中的汪达尔人最先来到这里,趁着罗马帝国内乱之际,在公元411年在半岛上建立了汪达尔王国。 随后紧接着而来的是更出名的西哥特人,他们来到伊比利亚半岛后,趁着汪达尔人立国未稳,将汪达尔人赶过了直布罗陀海峡去到了北非。 西哥特王国统治下的西班牙 公元419年,囊括了整个伊比利亚半岛在内的西哥特王国建立,成为了被罗马帝国第一个正式承认的蛮族王国。 但是一直以文明人自居并早已皈依了基督教的拉丁人,很是不服气西哥特人建立的政权和统治,毕竟罗马帝国统治西班牙已经五百多年,一直将西哥特人、汪达尔人等日耳曼民族视作未开化的异教蛮族。 虽然西哥特人也信奉基督教,但是他们信奉的是被罗马天主教会视为异端的阿里乌斯派,这就使得西哥特贵族们在他们的西班牙臣民中显得格格不入。 为了稳固在西班牙的统治,公元589年,西哥特国王雷卡雷德一世带领着全体西哥特贵族接受了罗马天主教的洗礼,宣布罗马天主教是西哥特王国的国教,总算是解决了国内拉丁人和哥特人之间的宗教冲突。 然而一个世纪之后,一场规模更大的宗教战争从海峡对岸席卷而来,如同狂风骤雨般彻底摧毁了整个西哥特王国。 直布罗陀海峡 公元711年4月29日,穆斯林历史上著名的柏柏尔人将军塔里克·齐亚德,率领一支由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组成的军队,从北非渡过直布罗陀海峡登陆伊比利亚半岛。 作为第一位登上欧洲土地的穆斯林将军,塔里克命令部下烧毁了全部的战船,并且慷慨激昂的发表了一番在伊斯兰教世界非常有名的演讲:“我的战士们,你们还有何处可退?在你们的身后是大海,在你们的面前是敌人,你们现在所剩下的希望就是你们的勇气和忠诚。”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感到很熟悉呢?没错,在中国历史上,比塔里克早了将近一千年的项羽在巨鹿之战时,也是以同样的破釜沉舟式操作,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打法,率领五万义军打败了章邯、王离的四十万秦军主力。 而塔里克也同样在瓜达莱特战役上,打败了西哥特王国的末代君主罗德里克。之后穆斯林军队迅速席卷了整个伊比利亚半岛,很多西哥特贵族迫于形势不得不接受了穆斯林的统治。 至于半岛上信仰基督教的拉丁平民们,更多是怀着欢迎的态度,主动打开城门归降新来的穆斯林统治者,因为他们早就受够了野蛮而颓废的西哥特王室。 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统治下的西班牙 毕竟在公元八世纪的时候,方兴未艾的伊斯兰世界奉行的还是宗教宽容政策,而且穆斯林蓬勃的社会风气和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更容易让伊比利亚半岛上的拉丁人们回忆起当年罗马帝国的荣光。 也正是在穆斯林的统治之下,后倭马亚王朝在半岛上的统治中心——科尔多瓦,在文学、艺术和科学上曾繁荣一时,人口一度达到50万人,与同时期的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阿拉伯帝国阿巴斯王朝首都巴格达、中国唐朝都城长安,被并称为当时的“四大学术中心”和“四大国际化都市”。 不过,还是有一部分坚定信仰基督教的贵族和平民们拒绝了穆斯林的统治,他们退入了北方的山区,在比利牛斯山重峦叠嶂的掩护下,建立了数个基督教政权继续坚持抵抗穆斯林的入侵。 因此,在此后的700多年时间里,伊比利亚半岛被分为了两个部分: 在南部穆斯林统治区,先后经历了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和后倭马亚王朝建立的科尔多瓦哈里发国的统治; 在北部基督教统治区,存在数个基督教小王国,它们时而互相攻伐,时而又联合在一起发动“收复失地运动”,企图收回南方的故土。 西班牙王国的建立和统一欧洲中世纪早期,在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对抗中,面对正在鼎盛时期的阿拉伯帝国,基督教一直处于弱势地位。 西班牙“收复失地运动” 作为两大文明冲突的前线地区,伊比利亚半岛北部的基督教小国王们为了保住王位和血脉,更是对南方的阿拉伯帝国总督称臣纳贡。但是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内部分裂,这些基督教小王国们迎来了“复国”的契机。 自公元11世纪开始,统治着半岛南部和北非地区的科尔多瓦哈里发国开始走向衰落,最终在1031年分裂成为20多个被称之为“泰法”的小王国,北方基督教国家们也趁机介入这些泰法小王国的战争中,不断蚕食南部土地。 后来,耶稣十二门徒之一的圣雅克的墓地在半岛北部被发现,伊比利亚半岛更是成为了基督教徒们的朝圣中心之一,罗马天主教会不断组织十字军进入半岛,以帮助半岛北部的基督教国家们对抗穆斯林以守护这片圣地。 经过了数百年的混战和征伐,到了15世纪,半岛上的基督教王国形成了卡斯蒂利亚王国、阿拉贡王国和葡萄牙王国三个较大的基督教国家,而南部穆斯林政权中仅存一个由北非摩尔人建立的格拉纳达王国。 15世纪的伊比利亚半岛 此时的这三个王国中,葡萄牙凭借着地理优势,成为了欧洲历史上第一个对外航海探索的国家,初步建立了地跨欧洲和非洲的殖民帝国。而阿拉贡也在此前通过联姻和军事征服,控制了意大利南部的那不勒斯和西西里,成为了地中海霸主。 对比之下,稍弱的卡斯蒂利亚夹在两个强国之中,只能用外交和联姻关系以维持这种三足鼎立的局面。 在1455年,卡斯蒂利亚国王恩里克四世迎娶了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五世的妹妹若阿纳为妻,两人的女儿胡安娜又转嫁给了阿方索五世为妻,以维持和葡萄牙的关系。而恩里克四世的妹妹伊莎贝拉在三岁的时候就和阿拉贡王储费尔南多订婚,用来维持和阿拉贡之间的关系。 不过恩里克四世一共有四段婚姻,膝下只有胡安娜一个女儿,而且胡安娜的母亲若阿纳还曾经出轨生下了两个男孩。所以在当时的卡斯蒂利亚贵族中认为恩里克四世没有生育能力,怀疑胡安娜不是他的亲生女儿。 在贵族的怀疑中和王后出轨的事实面前,恩里克四世不得已在1464年立自己的妹妹伊莎贝拉为卡斯蒂利亚的合法继承人。 西班牙历史剧《伊莎贝拉一世》中的婚礼剧照 公元1469年10月19日,一场规模盛大的基督教婚礼在半岛上隆重举行。婚礼上的新娘就是卡斯蒂亚的公主伊莎贝拉,而新郎则是阿拉贡国王胡安二世的独生子费尔南多。两人在婚礼上一同宣布:“将来自己继承父(兄)的王位后,就会给予配偶在本国和自己完全相同的统治权。” 在这场婚礼五年后,恩里克四世去世,伊莎贝拉继位为卡斯蒂利亚女王。而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五世不甘心放弃唾手可得的王位,于是以他妻子胡安娜的名义,对卡斯蒂利亚王位进行了宣称,卡斯蒂利亚王位继承战就此爆发。 虽然在海战上葡萄牙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可是在陆战上,阿拉贡和卡斯蒂利亚的轻骑兵部队在伊比利亚半岛多山的中部地区明显比葡萄牙的重装骑兵更加有优势。 而且阿方索五世害怕自己的陆军精锐部队被打完,一直在陆战上唯唯诺诺,把希望寄托在了法国盟友的身上。但是法国此时正在处于英法百年战争刚结束之际,正对国内的大诸侯进行“削藩夺爵”,根本没有太大的精力加入这场王位继承战。 最终在1479年,阿方索五世眼看着战争经费的不断燃烧,只能放弃了对王位的宣称,与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达成了和议,持续了五年的卡斯蒂利亚王位继承战争才得以结束。 《伊莎贝拉一世》中的伊莎贝拉夫妇 同样在这一年,阿拉贡国王胡安二世去世,伊莎贝拉的丈夫费尔南多继承王位,成为了阿拉贡国王费尔南多三世。两人正如在他们婚礼上做出的承诺一样,都给予了对方在自己国家同等的权力,一个囊括伊比利亚半岛上大半领土的共主联邦——西班牙王国就此形成。 两个国家完成了联合之后,在1492年又征服了最后一个穆斯林政权格拉纳达王国,至此经历了七个多世纪的“再征服运动”到此结束,西班牙也完成了统一。 走向巅峰的西班牙帝国就在伊莎贝拉和费尔南多结束了对格拉纳达的征服战争,两人刚回到科尔多瓦的城堡之中时,就收到了侍卫的禀报:“那个自称是航海家的热那亚人又来了。” 这位自称是航海家的热那亚人,就是后来发现了美洲新大陆的克里斯托弗·哥伦布。 当时欧洲的地理学还是流行传统的“天圆地方学说”,认为整个地球是一个平面,欧洲处于这个平面的最西边,要向去东方的中国和印度,只能往东走。 哥伦布却从一些古希腊圣贤的假说中加入自己的计算,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测:地球是一个圆,去东方可以往西边走,而且走西边能更快地到达中国和印度。 哥伦布 哥伦布一直以自己的理论游说于法国、葡萄牙和西班牙的王室之中,希望他们能资助自己完成向西探索的航行,但都遭到了拒绝。 此前哥伦布的建议就两度被伊莎贝拉拒绝过,不过这次伊莎贝拉刚完成了对格拉纳达的征服,心情大好,允许哥伦布再次觐见。 于是,哥伦布又一次和女王神侃了一遍他那套向西航行的理论,女王听完之后转过头询问她身边神父的建议。 在当时的欧洲,神父作为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一群人,他们从小学习圣经、诗赋、哲学、数学、炼金术、天文、地理等全方面的学问,这当中的许多人也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欧洲各国王宫中充当国王身边的顾问和谋士。 哥伦布这套“地圆学说”在基督教神学属于异端学说,更何况当时哥伦布的计算中将东西方的距离算小了。所以,西班牙神父听完哥伦布的计划之后就建议伊莎贝拉拒绝他。 不过在一旁的费尔南多三世却倒是对这个计划很感兴趣,就劝妻子不妨资助哥伦布试一试。最终,哥伦布和两位国王签署了著名的《圣菲协议》,封哥伦布为西班牙海军上将以及新发现领土的总督,并赞助他的向西探索计划。 哥伦布航线图 1492年8月3日,哥伦布率领87名船员分乘三艘船只,从西班牙巴罗斯港出发,历经五个星期的航行之后达到了美洲的巴哈马群岛和古巴岛。哥伦布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印度,于是称呼这里为印第安群岛,这里的土著居民为印第安人。 随后哥伦布把这一发现报告回了西班牙国内。西班牙在欣喜之余,也害怕自己的老邻居葡萄牙和自己争抢这一重大发现。 于是1493年5月4日,在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的见证下,西班牙和葡萄牙签署协议,规定亚速尔群岛以西三英里(第二年又改为以西11英里)的地区和航线划归西班牙,以东划归葡萄牙。而这条线就是著名的“教皇子午线”。 在之后的十年中,哥伦布又三次向西航行,寻找中国所在地,可是到死他也没能找到中国在哪里,也没有意识到自己找到了一片新大陆。 直到哥伦布死后的第二年,另一位意大利籍的航海家阿美利哥·维斯普西在考察这片被当时欧洲人称之为“亚洲”的地方,才认识到这是一个他们从来就不知道的新大陆,于是阿美利哥的名字也就被用来命名了这片新大陆——美洲。 此后,西班牙凭借着先进的武器不断入侵这片新土地,以野蛮的方式掠夺印第安人的财富,还对印第安人进行大规模的捕杀,给印第安文明带来了灭顶之灾。 西班牙殖民者和印第安人的战争 1516年费尔南多去世,西班牙王位传位了他的外孙卡洛斯·哈布斯堡。三年之后卡洛斯又继承了他爷爷留下的皇位,成为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西班牙历史也进入了最为辉煌的哈布斯堡王朝时期。 就在查理五世继位为皇帝的一个月后,他接见并资助了一位葡萄牙籍航海家——麦哲伦,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向世人证明了地球是圆的真理。 在麦哲伦启航之前还亲手给查理五世制作了一个地球仪,查理五世看着地球仪自豪地说:“在我的领土之下,太阳永远不会落下!”从此之后,西班牙王国获得了一个霸气的称呼——日不落帝国。 在这里给大家报一下查理五世的头衔,就能感受得出此时的西班牙王国到底有多大:
不过庞大的领土也给查理五世带来了繁重的责任,让本来就备受痛风折磨的查理五世忙得焦头烂额。 查理五世在欧洲的领地 因此在公元1555年,查理五世主动退位,他将自己从祖父那里继承的奥地利等德意志地区的领地交给了弟弟费迪南,又把从外祖父这边继承的西班牙及其殖民地交给了自己的儿子费利佩二世。 尽管哈布斯堡家族从此一分为二,不过得益于从美洲殖民地源源不断运来的金银支持,西班牙的实力不仅没有衰退,反而随着吞并了另一个殖民大帝国而得以增强。 公元1578年,正在北非作战的葡萄牙国王塞巴斯蒂昂在一次渡河的时候被淹死了。而塞巴斯蒂昂没有留下子嗣,根据王位继承顺序,他的王位英国应该传位给自己的表弟,也就是此时的西班牙国王费利佩二世。 不过葡萄牙在地理大发现的过程中和西班牙是针锋相对的竞争对手,因此葡萄牙贵族不希望和西班牙组成共主联邦,他们强行拥戴了塞巴斯蒂昂的远房叔祖父恩里克。 恩里克是一名红衣主教,在继位之后就和罗马教廷申请还俗,准备娶妻生子,以延续王室香火。但在费利佩的干预下,罗马教皇格利哥里十三世畏惧哈布斯堡家族的实力,严词拒绝了恩里克的请求。 顺便再提一句,这位教皇格利哥里十三世颁布了改进版的儒略历——格里高利历,也就是我们今天所使用的公历。 西班牙和葡萄牙 没有娶妻生子的恩里克在位两年之后便去世,心有不甘的葡萄贵族们又拥戴了恩利克的侄子安东尼奥。而这位安东尼奥同样也是一名出家人,关键他还是个私生子,根本无继承权。 所以,已经对葡萄牙贵族不断拥戴“和尚国王”的费利佩忍无可忍,以安东尼奥无继承权为由,直接出兵占领了葡萄牙,强行加冕为葡萄国王,西葡共主联邦也正式建立。 至此,费利佩二世在西哥特王国灭亡近八百年后,第一次统一了整个伊比利亚半岛,而且还获得了获得了葡萄牙在巴西、非洲和亚洲的广阔殖民地,将西班牙日不落帝国推上了极盛的巅峰。 沦为“二流”国家的西班牙虽然费利佩二世将西班牙的国力推向了顶峰,但也同样是在费利佩二世的手里迅速走向了衰败。 费利佩二世 在英国篇中为大家说到过英格兰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女王——血腥玛丽,在继位后一改他父亲和弟弟的宗教宽容政策,企图恢复英格兰的天主教传统,残酷的迫害英格兰的新教徒。 而血腥玛丽不仅是费利佩二世的表姑,而且还是他的妻子,血腥玛丽之所以在英格兰镇压新教徒,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受到丈夫费利佩的影响。 因为当时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此时最强大的费利佩二世却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信徒,他称呼自己是“天主教的信仰守护者”,到处镇压欧洲各地的新教徒起义,而且还资助组建了反宗教改革的“耶稣会”。 说起这个耶稣会,其实大家一点也不陌生,在我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几位洋教士: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郎士林等等都是耶稣会成员。耶稣会不仅负责到世界各地传播天主教,而且还负责暗杀许多信奉新教或者支持宗教改革的欧洲君主。 不过进步的历史车轮是挡不住的,费利佩二世因为陷入各地的宗教战争,花费了西班牙大量的财政,不得已加大对殖民地和哈布斯堡家族领地的税收,因此逼反了西班牙最重要的税收地尼德兰,欧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荷兰,就此独立。 尼德兰独立战争 此外,在血腥玛丽死后,费利佩为了维持和英国的关系,向玛丽的妹妹伊丽莎白女王求婚,可是遭到了伊丽莎白的断然拒绝。 眼看英国和西班牙的联盟即将破裂,费利佩二世害怕英国成为西班牙在海外贸易上的竞争对手,所以对英国发动了战争。 公元1588年,费利佩派出了22艘双层大型帆船、44艘武装商船和66艘其他配套船只组成的西班牙无敌舰队远征英格兰。 英国此时的海军力量远远没有西班牙强,但是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来了一招“借贼打贼”,给许多海盗颁发了《私掠许可证》,给予海盗“持证抢劫”的特权,但是要求他们帮助英国打败西班牙。 于是在著名的格拉沃利讷海战中,体型庞大的西班牙无敌舰队被一群海盗私掠船给打败,称霸海洋半个世纪的西班牙海军开始走向了衰落。 格拉沃利讷大海战 因为哈布斯堡家族一直秉持着近亲结婚的传统,此后的西班牙国王在体质上、心智上都一代不如一代,西班牙的霸权也如这些国王一样,一代接着一代的衰落。 到了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的末代君主“中魔者”卡洛斯二世时,近亲结婚带来的后遗症已经相当严重。 这位末代君主八岁才会说话,十岁才会走路,身患癫痫、阴囊炎、血尿症、骨质疏松、肌肉无力等病痛折磨,最终在1700年去世,哈布斯堡家族西班牙支系宣告绝嗣。 随后,卡洛斯二世的两个姐夫: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一世和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立即代表自己的儿孙们对西班牙王位提出了宣称。 尽管卡洛斯二世生前立下遗嘱,将王位传给他姐姐和路易十四的孙子腓力,但是英国、荷兰害怕法国联统西班牙,威胁到自己在海外殖民地的利益,站队支持奥地利系哈布斯堡家族夺回继承权。于是,历时了13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爆发。 在这场战争中,几乎所有欧洲君主制国家都被卷入其中,战争不仅在欧洲进行,在美洲的英、法、西等国的殖民地上也同样激烈的进行着。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最终,战争在法国和西班牙联军略占优势的局面下结束,路易十四的孙子腓力在宣布放弃自己和后代对法国王位的继承权,绝不会将西班牙和法国合并的承诺之后,如愿地登上了西班牙国王的宝座成为腓力五世,开启了延续至今的西班牙波旁王朝。 对于西班牙而言,十三年的战争可谓是损失惨重,不仅是丧失了伊比利亚半岛之外的全部欧洲领土,而且作为战争的主战场,几乎每一座城市都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西班牙日不落帝国的霸权也不复存在。 到了腓力五世的孙子卡洛斯三世统治时期,在国内推行法国启蒙思想家们的治国理念,使得西班牙的社会经济有所发展。而且卡洛斯三世又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对英国宣战,收回了当初割让给英国的佛罗里达等美洲殖民地,使得西班牙出现了中兴局面。 不过随着卡洛斯三世的去世,他智力上存在缺陷的儿子卡洛斯四世继位后,西班牙的中兴局面也到此结束。 在卡洛斯四世时,因为法国爆发大革命,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作为同样是波旁家族的卡洛斯四世便加入反法联盟,对法国革命进行武装干涉。 但相反,法国军事天才拿破仑打入了西班牙,把自己的哥哥约瑟夫·波拿巴扶上了西班牙王位,而卡洛斯一家则被囚禁在了巴黎,西班牙也成为了法国的附庸之一。 西班牙成为拿破仑帝国的附庸 直到拿破仑失败后,卡洛斯的儿子费尔南多七世才得以复辟。但是拿破仑战争把法国大革命所提倡的自由、民主、博爱、法治思想带到了西班牙,并深入西班牙人民的心中。 所以在费尔南多七世复辟之后,西班牙臣民们要求他向宪法宣誓。费尔南多不仅拒绝了宣誓,还公开声称要以君主专制模式统治这个国家,西班牙的历史也就此进入了被称为“黑暗十年”的时期。 公元1833年,西班牙人们发动了人民起义,推翻了费尔南多的女儿伊莎贝拉二世的统治,转而邀请萨伏伊王子阿马德奥担任国王。 阿马德奥刚到西班牙,他就明白了他根本没有能力去解决西班牙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在勉强履行了27个月的国王职责之后,阿马德奥退位回国,临走前他留下一句话:“西班牙人是无法治理的。” 得知国王退位的消息后,西班牙民众纷纷涌向街头放鞭炮庆祝。于是在人民的欢呼声中,1873年2月11日,西班牙议会宣布废除君主制,建立西班牙第一共和国。 但是这个新生的共和国,政党斗争十分激烈,只存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宣布了倒台。最终在保王党人的拥护下,伊莎贝拉二世的儿子阿方索十二世复位登基,波旁王朝再次复辟。 西班牙波旁王室世系图 1868年10月10日,西班牙的殖民地古巴宣布独立,拉开了古巴独立“十年战争”的序幕。但是随着美国的介入,最后升级演变成了美西战争。 1898年2月15日,美国政府派往古巴保护侨民的战列舰“缅因号”在哈瓦那港突然发生爆炸,美国政府一口咬定就是西班牙军方所为,要求西班牙无条件撤军。 美国的这波操作,大家觉得是不是很熟悉。总之美国就用了这个借口,介入到了古巴独立战争中,对西班牙宣战。 之后,西班牙在古巴和菲律宾先后战败,承认了古巴独立,割让美洲和亚洲全部殖民地给美国,而美国则向西班牙支付两千万美元,作为获得菲律宾的代价。 美西战争之后,西班牙失去了几乎所有的海外殖民地,不仅退出了世界列强的序列,在欧洲国家之中也彻底沦为了一个“二流”国家。 走向现代民主的西班牙因为国力的孱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西班牙明智地选择了中立,向交战双方出售所需要的物资,为西班牙带来的经济上的繁荣。 然而,战后的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还是沉重地打击了西班牙的经济,引发了种种社会矛盾。 象征西班牙王权的马德里王宫 当时的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三世没有像美国总统罗斯福那样对经济危机实施新政,也没有像德国总理希特勒和苏联书记斯大林那样集中全国力量应对经济危机,而阿方索十三世却是在借机密谋恢复君主专制,使得西班牙人民再一次失去了对国王的信任。 在1931年西班牙市政选举中,早已经反感国王专制的民众纷纷把票投给了共和党。国王阿方索十三世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仓皇逃离西班牙,流亡去了意大利,西班牙第二共和国得以建立。 第二共和国建立之后,国内政坛一直呈现两极分化的局面,在成立的前五年中,政权就更迭28次之多。其中左派政党集中于苏联支持的西班牙共产党周围,而右派政党集中于握有实权的西班牙军方。 在1936年的大选中,以西班牙共产党为首的“人民阵线联盟”凭借着微弱的优势当选,引发了右派军方的极大不满。最先是驻扎在北非的西班牙军队发生兵变,接着国内军方也跟着发动政变,西班牙内战就此爆发。 之后由于叛军主要领导人何塞和埃米利奥先后因为飞机失事身亡,领导权落到了弗朗西斯科·佛朗哥的手中,因此人们也称呼叛军为“佛朗哥派”。 西班牙独裁者佛朗哥 而这位西班牙将军佛朗哥,他是一名支持波旁王朝复辟的保王党人,也是一名信奉法西斯主义的长枪党成员。所以在他接过叛军的指挥权之后,信奉法西斯主义的纳粹德国和意大利也对佛朗哥进行了支援。 意大利前后派出了七万多人的志愿军前往西班牙,纳粹德国也派出了包括陆海空三军在内的“秃鹰军团”参加西班牙内战,而且连邻国葡萄牙也派出了一支两万人的志愿军支持佛朗哥。 虽然西班牙政府也向国际寻求帮助,但当时的英国和法国在一战后就秉持着绥靖主义,并没有支援西班牙政府军,只有同为奉行共产主义的苏联愿意支援西班牙政府。 但是苏联并不是无偿支援西班牙,西班牙政府为此支付了苏联一万箱金条,还有七千八百箱的欧洲各国古代金币,才换来了苏联的支持。 苏联向西班牙提供了武器装备和军事顾问,并利用共产国际组织了全世界50多个国家的共产党人志愿前往西班牙参加西班牙内战,这些志愿者就是著名的“国际纵队”。 顺便提一下,在国际纵队中有许多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比如美国作家海明威、日后支援中国的白求恩、法国文学巨匠加缪等人都在其中。而且在国际纵队中还有一位名叫谢唯进的中国共产党员担任了第11纵队反坦克炮兵部队的政委,是西班牙志愿军中唯一担任高级军官的华人。 国际纵队 虽然苏联和共产国际的支援确实在战场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苏联的“大清洗运动”也被苏联军事顾问带到了西班牙,开始在西班牙政府中大规模搜捕和屠杀所谓的“阴谋集团”。 等到了1939年初,政府军一方已经是兵败如山倒,而佛朗哥的叛军却获得了英、法等国的承认。3月28日政府军向佛朗哥投降,4月1日剩下的国际纵队抵抗力量被消灭殆尽,近三年的西班牙内战宣告结束。 虽然佛朗哥在西班牙内战中受到了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大力帮助,但是因为饱受内战的西班牙已经无力再去承担另一场大战了,所以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西班牙在表面上始终保持了中立。 二战结束之后,佛朗哥的独裁统治让西班牙和国际社会有些脱节,但基本上稳定了动乱近一百年的西班牙社会,于是国内出现了一些舆论,呼吁佛朗哥称王。 1947年佛朗哥宣布恢复君主制,但是他自己并没有称王,而是自称“摄政”,立当年流亡意大利的阿方索十三世的孙子胡安·卡洛斯为王储。 1975年,82岁的佛朗哥死于心脏衰竭,胡安·卡洛斯登基,西班牙波旁王朝又一次复辟。 胡安·卡洛斯登基之后,效仿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推行民主化改革,注重外交,努力改善和周边各国的关系,最终使得西班牙再一次重新融入到了欧洲。但是,关于废除君主制的舆论呼声仍旧在西班牙国内此起彼伏。 莱昂诺尔公主 直到2005年10月31日,胡安·卡洛斯的孙女莱昂诺尔出生,美丽可爱的小公主迅速暖化了西班牙人民的心,为王室的赢回了民众的支持。西班牙王国也得以继续向前发展,再续历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