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应可军 | 为水库土法造火药

 海燕文化工作室 2022-09-05 发布于浙江




为水库土法造火药




文/应可军

近日与邻居们闲谈,其中一人说道;我曾为黄坛水库土法造过黑色火药,啊,造火药,这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你普通农民也能制造吗,大家都笑,他却认真地申明,当时,水库确实缺乏火药,影响进度,水库指挥部决定大家自己土法制造。命令一出,马上执行,他分配在材料组。大概电影《地雷战》看多啦,信口胡说,但这邻居一般不开口,开口必有货。

大家知道火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对火药的制造有详细介绍:“凡火药以硝石、硫磺为主,草木灰为辅。硝性至阴,硫性至阳,阴阳两神物相遇于无隙可容之中。”硝与硫按九比一配方制出的火药称为“顺药”,用于枪炮、火铳,燃爆时不会炸膛;硝与硫按七比三配方制出的火药称为“横药”,主要用于爆破。几千年来,民间制造黑火药一直依着这一古法,基本没多大改进。如有人要买枪药,火药匠就按“顺药”配方加工,有人要开山取石,火药匠就按“横药”配方制造。匠人加工的火药多为“横药”,邻居说当时他们专门找潮湿的倒屋爿,最好是屙缸屋。咸气重的或古老灶头。把底下的砖块收集起来,装入淋池,淋为硝水,再盛入铁锅内猛火熬煮,待水分蒸发尽净后,就会留下一层白色的结晶体,这结晶体便是硝,至于木炭,也是就地取材,多用杉木、葵花秆烧成。只有硫磺到供销社购买。乡里人称加工火药为“滚火药”,即将硫、硝、木炭混在一起,摊在碾盘上用石碾反复滚压,为防止硫、硝在碾压时磨擦引燃,需加适量水,以保药材湿润,什么时候药材成细粉末或片状物了,这火药就算制造成功了。加工好的火药晾晒干燥后,就可使用了。这样就可完美解决水库的缺火药的困难。好,我特地记下,以此为记。将来漂亮国有大兵来宁海,也请他尝尝宁海的特产。

作者简介

应可军

应可均 ,笔名筱瑛,曾用名应可军,浙江宁海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近代史史料学会会员、宁海县诗词楹联协会常务副会长、地名协会副秘书长、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理事等。酷爱收藏宁海地方文献,被评为宁波市十佳藏书家庭”;走遍全县村落,考查风土人情,庋藏大量原始材料,又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普查先进个人首批浙江省民间文艺优秀人才”“宁波市十佳业余文保员”;其间,曾在《宁波日报》《宁波晚报》《宁海报》等刊物上发表过不少的史论作品,参与策划多种文化活动,编著多种有关宁海综合文献等。著有《宁海历史上今天》《宁海姓氏溯源》《宁海之最》《宁海古戏台》《宁海民政志》等著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