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不要看历史上最全最好的养老方式?

 送你一杯心晴茶 2022-09-05 发布于陕西

「心·念」

愿你一心,念念温暖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前几天看了一篇揭示现在养老乱象的文章,在某些养老院里,毫无反抗能力的老人被一些无良的护工虐待、殴打的视频和图片,让人看着忍不住揪心。

但实际上养老的问题应该自从有人类以来,就是对生命的最大考验。

像古代高高在上的帝王,按道理来说是不存在老年问题的,但实际上老年问题也比比皆是,最惨的是曾经不可一世的霸主齐桓公,还没老死,就被奸臣和儿子们弄权的弄权,争权的争权,最后竟被人封禁在深宫中,活活饿死了。

另外还有一位赵武灵王,也是因为儿子们忙着争权,最后也被连累关在深宫中,和齐桓公一样被饿死了。

这还都是年轻时比较有为的君主,谁能想到最后却落得这样的下场。

若要问他们的下场为何会这么凄惨,那只能怪他们没有养出靠谱的儿子,若有几个靠谱的儿子,想必无论如何也不忍心将自己的父亲活活饿死。

放在普通老百姓身上,也同样如此,培养出对父母感情深厚的孩子,等到老年时,孩子绝不可能放任父母老无所依。

古人为什么提倡人要学习忠、孝、仁、义?

因为这是人与人之间能和睦相处的基础,古代都是大家族的生活,人与人之间必须知礼守礼,才能更好地在一起相处。

虽然有人的地方就少不了会有矛盾,但是在关键时刻,就能体现大家族力量的重要,比如说嫁娶的时候,生病的时候,和这个世界告别的时候。

在这些人生的关键点,特别需要有人来帮忙,搭把手的时候,生活在一个家族里的人就会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尤其是一些特别团结的家族,真是上下一心的在互帮互助,像这样的家族式生活,人的安全感是不是就会大大提升呢?

还有一种关于养老的方式,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像是师父与徒弟之间的这种关系。

像孔子和子贡就是这种关系,子贡是孔子的一个学生,孔子的儿子死的早,孔子的晚年就是子贡这个弟子照顾的最多。

等到孔子去世以后,很多学生来为孔子守孝,很多学生守到三年就走了,只有子贡为孔子守了六年,也就上说子贡对孔子的感情甚至超越了一般的父子之情。

2

这说明什么?

是不是说明老师为一个人带来的灵魂觉醒,比父母所给的生养之恩还要伟大?

而且在历史上像孔子一样的圣人,最后的光阴基本上都是同自己的学生一起度过的,也就是说学生代替了儿子的位置,完成了孝养的问题。

从以上几方面我们总结一下,就是养老问题可以分三个方面来解决,第一,培养出感情深厚的子女;第二,有关系融洽的亲友团,在关键的时候可以为你搭把手;第三,自己有深厚的智慧,可以开班授徒,帮助很多的人觉醒。

有没有发现这三点最容易的其实还是培养出与自己感情深厚的孩子?

但是这一点放在现在这个时代也很不容易做到了!

如果要问为什么?

那就只能怪功利主义无孔不入,以至于很多父母也被功利主义的思潮所挟持,而忽略了比起身外之物,自己与孩子之间的感情才是千金难换的无价之宝。

而且这种感情也是会有有效期的,一般来说在十岁之前,如果父母和孩子之间并没有建立起深厚的感情,那么未来想再次建立起感情的几率也微乎其微。

也许只有机缘巧合,父母和孩子都有机会得遇明师,也就是有机会了悟人生的真相,这样父母和孩子的感情还有可能再次建立。

否则作为父母,可能就无法避免要度过一个孤独的老年。

当然关于养老最靠谱的还是自己要尽量拥有一个好的身体,养成好的习惯,早点学习一些关于养生的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在老了以后拥有一个好的身体,过一种有质量的人生,而且不用麻烦任何人,最好还能预知时至,这样来去自由的人生,才是最值得追求的养老境界啊!

家不和必然会带来失败,赵武灵王的悲剧


幸福有没有标准?原来早有女神给出了答案


为啥会福无双至,而祸不单行?


读完这篇文章,感到受益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点赞、转发、评论。

新浪微博|徐风月舞刺绣

点个在看感恩遇见,愿我们和挚爱的人一起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