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泰定帝除弑君诸逆,蒙古亲贵漠视英宗遇刺之原因(6)

 猴格 2022-09-05 发布于河南

在南坡之变的前两天的八月初二,铁失的密使斡罗思去漠北私会晋王也孙铁木儿,告诉也孙铁木儿他们那个小团伙准备发动政变,事成后推举晋王为皇帝。


文      猴格

也孙铁木儿囚禁了大逆不道的斡罗思,派遣别烈迷失等奔赴上都向皇帝硕德八剌禀报,使者没到上都呢,政变就发生了。

很多人都认为,包括元文宗图帖睦尔都攻击也孙铁木儿交结铁失,潜通阴谋,支持贼臣谋逆。

按照谁是最大利益的获得者谁就是背后的阴谋者的论调,也孙铁木儿最少也逃不脱一个知情者的角色,更有论者认为他派遣使者故意在路上磨蹭延迟导致了英宗硕德八剌的遇害。总之言之凿凿差点就说是也孙铁木儿指使的了。

那么,也孙铁木儿是不是幕后指使者呢?个人观点,答案是否定的,他当然不是指使者,如果就凭借铁失曾派遣斡罗思去联络他的事来如此断定实在有失偏颇。

当年甘麻拉疏忽了和中央的联系,眼看着弟弟登上帝位,也孙铁木儿最初也忽视了和中央的联系,眼看着堂兄海山上位,【当然,那时候年龄小不懂事不知道和中央保持联系也是原因】所以他不可能不注意到这一项。

因此,宠臣倒剌沙的儿子哈散侍奉拜住,就是在拜住的手下做事,且入为宿卫,算是常驻京师的晋王的密使?自然便利传递消息。

可能会有人说,哈散既然在京城,也孙铁木儿自然知道京城的动向,铁失图谋不轨,也孙铁木儿为何不向皇帝举报?

可能么?一个有实力有名分的藩王【晋王也孙铁木儿可是真金太子孙子中权利最多的哦】,向新皇帝举报他重用信任的大舅哥,脑子有毛病的才去举报吧,就算是举报皇帝会信一个竞争者的话还是信大舅哥??

成宗铁穆耳死后武宗海山继位时,也孙铁木儿才十四岁,没有介入皇位之争,当时要真说资格,也孙铁木儿其实比海山兄弟更有资格继承皇位,只不过是海山兄弟占了年龄优势以及地理优势提前政变先下手为强了,可不代表就是说答拉麻八剌的后代比甘麻拉的后代正统哦!

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继位时也孙铁木儿十九岁,英宗硕德八剌继位时他二十七岁,仁英父子是元代唯二没有通过政变就顺利上台的皇帝,权利平稳交接了,没闹出事儿来,也孙铁木儿可是谨守藩服支持仁英父子,“成宗、武宗、仁宗之立,咸与翊戴之谋,有盟书焉。”

到硕德八剌遇刺,年过三十岁的晋王也孙铁木儿可以说是当时帝国实力最强名分最正统的宗王,没有人能和他竞争,所以铁失才想到推举晋王为帝搏个定策功。

“争立的哥哥兄弟也无有”的“薛禪皇帝可憐見嫡孫”也孙铁木儿九月初四继位,之后就封知枢密院事淇阳王也先帖木儿为中书右丞相,让月鲁帖木儿袭封安西王,铁失知枢密院事,孛罗为宣徽院使、枢密副使阿散为御史中丞,完泽知枢密院事,秃满同佥枢密院事,章台同知枢密院事,失秃儿为大司农。

十六逆多有封赏,封赏的原因就是安抚铁失等人,当时也孙铁木儿远在漠北大斡耳朵,“各贼雄据两都,或握兵权,或操省印,或在宪台,布满要地,号令百姓”,因此“故以宽恩而释其疑,使恶逆之徒,有以自安,不至狂肆。”【许有壬正始十事】

故诸凶迁官非有他也,仓卒之间,形格势禁,度权力未足以制其命也。荣宠以诱之,俾喜而懈,稍缓须臾,成备而出,而疾雷不及掩耳矣。【曾廉《元书》】

十月,派去大都的人控制了大都后,“誅逆賊也先鐵木兒、完者、鎖南、禿滿等於行在所。”

又命新上任的中书右丞相旭邁傑、御史大夫紐澤奔赴大都,“誅逆賊鐵失、失禿兒、赤斤鐵木兒、脫火赤、章臺等於大都,並戮其子孫,籍入家產。”铁木迭儿子锁南本来定为流放,在张珪的进谏下也诛杀。

十一月也孙铁木儿车驾到大都,十二月,“流诸王月魯鐵木兒於雲南,按梯不花於海南,曲呂不花於奴兒乾,孛羅及兀魯思不花於海島,並坐與鐵失等逆謀。”

问为什么不杀这些谋逆宗王,要以此为据攻击也孙铁木儿偏袒弑君诸逆实在可笑。

为什么要杀?也孙铁木儿生长都在草原上,没有接受过汉式教育,他身边几乎没有汉人儒士,他所受到的蒙古教育就没有诛杀叛王那一说。

细数前代或谋逆或参与叛乱的诸王唯有阿难答被杀,他的家族被打压【这是仁宗父子接受儒家教育的结果】,其他都是流放并不祸及子孙,所以,也孙铁木儿流放这几个宗王只是遵循了黄金家族内部的传统而已,谈不上是变相支持他们弑君。

话说回来了。为什么说硕德八剌遇刺后贵族们都处于漠视观望状态,从右丞相旭迈杰的话可以得到证实:今臣等议,宗戚之中,能自拔逆党,尽忠朝廷者,惟有买奴,请加封赏,以示激劝。【元史本纪29】

诸王中唯有买奴“逃赴潜邸,愿效死力”,在旭迈杰的建议下,也孙铁木儿封赏了买奴,“遂以泰宁县五千户封买奴为泰宁王。”

从旭迈杰的话中可以得知,硕德八剌在诸王贵族中的支持者太少,为什么支持率低?原因有很多。

有硕德八剌自身造成的,例如因为财政困难取消诸王的岁赐得罪诸王;转头却因为自己狂热佛教,对佛教大力支持且散财;

因为笃信佛教,就抑制伊斯兰教,甚至毁掉上都的回回寺改成帝师殿【帝师八思巴】,罢免回回国子监,废除回回散居郡县免税待遇【得罪色目贵族】。

也有老爹爱育黎拔力八达遗留下来的问题,亲近儒臣,政策倾向儒化,信任重用汉化的蒙古人和汉人儒臣,避免不了触犯蒙古贵族的利益。

例如不延续前代烂封王的政策,限制封王,并对诸王贵族有约束,犯法诸王子孙不得承袭封地和王爵等等。

综上各种原因导致诸王贵族或参与政变,或观望漠视。很明显,这些矛盾是硕德八剌父子两代累积在一起到他这里爆发,硕德八剌也是为自己老爹埋了一部分单,这也是多方努力汉化却遭到抵制的爱育黎拔力八达父子的悲哀。

就是这样。


参考资料:

张岱玉 元史诸王表补正及部分诸王研究

宋濂 元史

柯邵忞 新元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