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位尿毒症患者的梦想——撒泡尿照照自己

 肾之正道 2022-09-05 发布于河北

曾看到过一个尿毒症患者的留言“我的梦想就是能撒泡尿照照自己”,风趣中透露着心酸和无奈。

肾病患者为什么会出现少尿或无尿的情况呢?原因有三个:

首先说一下尿液形成及排出的过程:心脏射出的血液,经过肾动脉进入肾脏,通过肾小球过滤形成原尿,再经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浓缩和重吸收,变为终尿,顺着输尿管进入膀胱,达到一定的量后产生尿意,然后排出体外。

一、进入肾脏的血液减少了

如果进入肾脏的血液减少了,这是从源头上减少了尿液的产生,就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种情况常见于肾病综合征时,大量蛋白尿导致的低蛋白血症,因为蛋白质随着尿排出体外,血液中的蛋白浓度降低,水分从血管里转移至血管外,随即出现明显的水肿。这些水分本应该通过肾脏变成尿液排出体外,但都跑到了“肉里面”,所以出现少尿甚至无尿的情况。

二、肾小球不过滤了

常见于两种情况:

1、肾小球急性损伤

常见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包括新月体性肾炎,因为肾小球炎症反应非常剧烈,新月体形成堵住肾小管的开口处,无法形成尿液,导致少尿或无尿。

2、肾小球慢性损伤逐渐硬化坏死

指的是各种慢性肾脏病缓慢进展至尿毒症期,这是肾小球的绝对的硬化坏死,无法过滤血液,所以就无法形成尿液。

三、尿液排泄的管路不通了

尿液流通的管路被堵死了,自然就没尿了。常见于:

1、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肾小管坏死,如肾缺血、肾毒性药物损害、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

2、尿路梗阻,如尿路结石、神经源性膀胱等。

对于第一种情况,通过补充蛋白或者肾脏炎症控制住后,尿量自然会恢复至正常。第三种情况,在去除病因后尿量也会恢复。第二种情况呢,肾小球急性损伤,在通过及时诊断,抢救性治疗后,也有机会使尿量恢复。只有各种慢性肾脏病缓慢进展至尿毒症期,这种情况是无法恢复的。

慢性肾衰竭发展至尿毒症期,通过常规的血液净化治疗后,尿量逐渐减少至无尿,这个过程是人体200万个肾小球逐渐硬化坏死,彻底失去滤过功能的过程。肾小球是无法再生的,所以这种尿量减少或无尿想要恢复,只有一个办法——肾移植。只有装一个新的肾脏,才能够重新过滤人体的血液。

总之,就是急性的肾脏损伤导致的无尿有很大的机会恢复,而慢性肾损伤,通过常规透析后到了无尿的地步,是无法恢复的。所以对于这样的患者,除非有条件进行肾移植,否则“撒泡尿照照自己”的愿望恐怕会落空了。但也不能气馁,咱们人体有五脏六腑,肾脏坏了,可以靠常规的替代治疗,同时把其他脏器保护好,生存期照样不会受影响。但如果心脏也坏了,拿什么去替代呢?后果可想而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