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的主要功能就是排毒、排水,当肾脏出现病变时排水功能下降,就会出现水肿。 很多患者都是因为出现了水肿到医院检查发现了肾脏病,水肿是慢性肾脏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出现水肿时患者也会非常的重视。 肾病导致的水肿一般有两个原因: 1、低蛋白血症:当尿蛋白漏出较多时,导致血液中的白蛋白浓度降低,白蛋白是“抓水”的,白蛋白降低后,血液中的水分就会从血管里转移到血管外的组织间隙里,从而表现为我们体表的水肿。这种情况以肾病综合征最为常见。 2、肾功能减退:肾脏的功能是排水和排毒,在肾小球过滤的物质中,水的分子量是最小的,肾脏病步入肾衰竭后尿素、肌酐这些小分子毒素排泄障碍,导致血液中的毒素水平升高,但此时水分还可以顺利的排出体外,这时尿液的质量下降,但尿量不会受到影响。只有当肾功能极度恶化时,绝大多数的肾小球发生硬化坏死,此时水分子排泄减少,才表现为尿量减少。 对于低蛋白血症导致的水肿,因为肾功能还正常或者轻度损伤,此时可以通过输注人血白蛋白、血浆或者代血浆来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接续应用利尿剂,尿量即可增加,水肿消退。或者经过治疗肾小球滤过膜修复好后,尿蛋白漏出减少,血浆白蛋白逐渐上升,尿量随之增加,水肿减轻。靠药物就可以解决。 今天要说的是第二种情况:肾功能减退导致的水肿。大家可能见到过,有的患者血肌酐已经超过1000了,但尿量还正常,也没有水肿表现。这时计算一下肾小球滤过率可能就剩4、5个了,如此之低的肾小球滤过率凭什么能够维持尿量正常。 我来跟大家说明一下原因: 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两个肾脏每天过滤的血液量可达180升,可以形成180升的原尿量,人体每天排出体外的尿量1-2升,是因为99%的水分在肾小管被重吸收了。当肾脏功能损伤后,肾小球过滤的水分减少,但肾小管损伤后重吸收功能也随之下降,这样在一定的时期内也可以保持尿量正常。随着肾功能的减退,硬化坏死的肾小球比例越来越大,剩余的能够继续过滤血液的肾小球越来越少,比如只剩下5%的肾小球了,180升×5%=9升,仍然能形成9升的原尿量,肾小管再吸收一部分,也能够保持最终的尿量是正常的。 那么肾小球滤过率降至多少才会发生水肿呢? 临床观察多数肾衰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小于3ml/min的时候,每天摄入的水分就不能完全排出体外了,总会有一部分水分留在体内,从而导致水肿的出现。 我之前跟大家反复的讲过:尿毒症患者必须要透析的4条标准,其中就有水肿。肌酐很高了,可以不透析先观察。但尿毒症遇到了水肿,就要考虑做血液透析了。原因有以下3个: 1、发展至尿毒症后出现水肿,提示肾功能的极度衰竭,还能够过滤毒素和水分的肾小球已经少的可怜了。 2、水肿的出现,往往伴随着尿量的减少,以及体重的升高,会加重高血压,并增加感染的机会。 3、身上水多了,会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衰,威胁生命安全,这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有不少患者是因为心衰而马上开始透析的,透析不治肾,但可以保命。 总之,尿毒症早期,毒素较高,但尿量正常,没有不适,可以先行药物保守治疗,如果出现了水肿,伴随尿量的减少,就要考虑替代治疗了,毕竟生命才是最重要的。 大家明白了吗?有不理解的可以留言或微信咨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