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贵港日报

 一叶知秋9818 2022-09-05 发布于广西

  全丽冰

  老七骑着一辆老旧的凤凰牌自行车拉着我在小城里转了一圈,服装店没进,鞋店没进,超市没进,冷饮店也没进。蹬自行车的老七后背衫湿得能拧出水,于是停车在报刊亭买了两瓶橙汁,边喝边说:“要不我带你去我家看看吧?”

  “去就去咧!”我没犹豫。

  算来,我们认识有半年了,虽没说过几句话,但也算知根知底。他是我们校长的同学,常来学校饮酒。当时介绍的时候校长说:“他家里兄弟多,穷,但人好。”我想,去看看就能知道他家有多穷,人有多好了。

  他家在风景区后面,离城区几里地。我们在山脚买了一箱酸奶、一袋苹果、一袋水葡萄,他掏的钱。本来我想买木葡萄的,我喜欢吃,又便宜。他说他们家有木葡萄,有杨桃,有石榴,有黄皮,有荔枝,有龙眼,要买就买家里没有的。

  一路上山,自行车由他推着,葡萄放在前头的车篮子,苹果加了一个袋子挂在车把上,酸奶用包装带扎在后面车搭上,我空手走在边上,几乎没说话。我们慢悠悠地走了一个多钟,看到村子,他说:“到了!”

  旁边窜出来几个孩子,嘻嘻笑着叫细叔,抢着拿水果、抬酸奶,自行车也交给了稍大的孩子先推回去,他喊了句:“推着!不得骑啊!”

  我们在屋门前的水坑洗了把脸,溪水清凉,不少小鱼儿蹿上蹿下,不怕人。他说,全村人都是在这条小溪洗菜洗衣服的,他还加了一句:“宰鸡鸭杀鱼也是在这里。”我白了他一眼。

  我故作镇定地跟他走进院子,因为孩子们提前报了信,院子明显有收拾过的痕迹,院前树根下的石桌铺了张崭新的报纸,周围摆着几张日字凳,苹果、葡萄、酸奶都摆在石桌上,同样摆在桌上的还有一大篮子他们家的特产:木葡萄和杨桃。桌前坐着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抱着个周岁孩子。老人旁边还坐着个“大孩子”。他领着我直接走到老人面前,叫了声“婶”,然后向我介绍说:“这是我母亲。”我小声地随他叫了声“阿婶”。他又指着旁边的“大孩子”对我说:“这是十九嫂。”这次我没出声。阿婶叫我坐,然后又叫稍大的女孩阿丽给我倒杯水。说的是客家话,我妈和我舅说话时就是说这样的话,我还算能听得懂。

  阿丽把水放在我面前,我说:“拿水果吃咧!”

  在阿丽拿了个苹果之后,在旁边假装玩耍的几个孩子一窝蜂跑了过来,左手拿苹果,腋窝夹瓶酸奶,右手拿串水葡萄就塞进嘴里,有的孩子把葡萄核吐出来,有的连核连皮都进了肚子。

  那个排十九的嫂子也拿了一个苹果走去水池边洗,通入水池的管子没装水龙头,水就这么长流着,不断从池面溢出来。她洗好苹果坐回桌边,却没吃苹果,嗑起了葡萄,一个个去皮除核,整得干干净净才放进嘴里。一溜烟功夫,水果袋子就空了,酸奶也去了一大半,他们家的特产倒是一个不少。我拿了个木葡萄去水池边洗,借故离开了凳子,坐着尴尬。

  我嘴里吃着木葡萄,眼睛环顾了一圈。他们家的房子是砖瓦房,石头墙角砌得特别高,有米把高呢!我跟他进里屋看了看,厅堂东西墙上筑了两个燕子窝,燕子不时飞进飞出,唧唧地叫,和着孩子们的吵闹,增添了几许热烈。

  厅堂的木沙发磨得油光溜滑,孩子们随地在天井尿尿,也不觉得有多脏,山里空气清新,能包容这点污秽。

  他又带我去后院看了看,一棵木葡萄,七八米高呢,花果参差,熟了的果,圆圆的,淡黄淡黄的,那种淡淡的甜香扑鼻而来,这是我喜欢的味道。就是看到掉了一地的果感觉十分惋惜,要是这果长在我家,我妈能把它们全换成钱。

  第一次去人家家里,我没逗留多久,饭也没吃。回去的时候阿婶叫十九嫂把桌上那篮子木葡萄和杨桃装进袋子让我带走,她一个个捡起来轻轻地放进袋子里,爱惜的样子让我想到我妈的精打细算,又感觉与后院掉了一地的烂果十分矛盾。

  老七骑着自行车载着我飞一般下山去,20多分钟就到山脚,他帮我拦了一辆回家的班车……

  过后才知道,这一遭就是所谓的看家,又叫看场。就是在定终身前,女方到男方家看家,以便了解一下未来的家庭情况,拜见未来的公婆和亲朋挚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