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脾、润燥、养肺,秋季常备2个经典方,孩子远离积食与咳嗽

 许尤佳育儿堂 2022-09-05 发布于广东

图片来源:稿定素材

随着高温天气的结束,北方冷空气开始活跃,各地开始逐渐入秋。秋意渐浓,不少家长都想到了用小儿安秋方来为孩子调养。

小儿安秋方是我根据临床经验总结的季节食疗方,在以前的推文也有提及,但每次入秋都有家长留言询问其用法,还有的家长不知道它与秋柠饮的区别。

所以,今天就来讲讲这两个秋季食疗的功效及具体用法。

1

秋季常喝这碗汤,

消食、健脾、滋阴

小儿安秋方是我根据孩子的体质以及多年临床经验总结而成的秋季保健食疗,组成如下:

许尤佳育儿堂·食疗方

小儿安秋方

材料:炒谷芽10g,炒麦芽8g,陈皮2g,乌梅5g,去芯莲子5g,百合8g,瘦肉50g。

做法:材料下锅,加约3碗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煲40分钟~1小时即可。每周1~2次。

功效:消食健胃,理气润燥。

适用年龄:3岁以上消化好、不生病时对证、少量多次分服;2~3岁酌量,只喝汤不吃渣。蚕豆病可服。

为什么说小儿安秋方是十分适合在秋季给孩子服用的呢?我们先来看看各个成分的功效:

炒谷芽:味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开胃、和中消食的功效。

炒麦芽:味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行气消食、健脾开胃的功效。

陈皮:味苦、辛,性温;归肺、脾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

乌梅:味酸、涩,性平;归肝、脾、肺、大肠经;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的功效。

莲子:味甘、涩,性平;归脾、肾、心经;具有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的功效。

百合:味甘,性寒;归心、肺经;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

猪瘦肉:味甘、咸,性平;归脾、胃、肾经;具有补肾养血、滋阴润燥的功效。

燥为秋之主气,最易伤肺,孩子肺常不足,则更要注意养肺润燥。脾土生肺金,秋季为孩子养肺,自然也不能忽略对脾的顾护。但肺金过旺会克肝木,为防止肺气太盛伤肝,家长还要注意为孩子养肝。

因此,秋季养护孩子的重点便是润肺、健脾、养肝,服用小儿安秋方就十分合适。

谷芽、麦芽等食药材,都是经常给孩子消积用的;莲子,又被称为“脾之果”,三者合用,既能消积,又能补脾。

另外,莲子、百合可以宁心、润肺;酸味入肝,乌梅的酸涩还能生津敛肺。

所有材料合起来,便能起到消食健胃、养阴润肺的功效,为孩子预防积食及呼吸道疾病。

2

小儿安秋方,应该怎么用?

秋天适合给孩子用小儿安秋方,使用前,需要注意什么呢?

首先,小儿安秋方具有补益的功效,因此需要在孩子消化好、无病痛时使用。

家长在给孩子使用前,要先用10秒消化判断法检查孩子的舌苔、口气、大便、睡眠是否正常,如果有1~2项不正常,说明孩子存在积食的情况,需要先用新三星汤消食导滞,期间配合素食。

家长可能会有疑问,小儿安秋方本身就具有消食健胃的功效,与新三星汤有什么区别呢?

除了健胃消食,小儿安秋方的功效其实是更侧重于为孩子润燥、养肺的。孩子积食,更推荐用新三星汤消食导滞。

但如果是用于日常预防积食,就可以直接用小儿安秋方来代替,服用时无需再用新三星汤。

另外,容易积食、便秘的孩子,在煮小儿安秋方时可以不放瘦肉。嗜甜的孩子,也可以加少许黄糖调味。

3

秋季保健,

用安秋方or秋柠饮?

除了小儿安秋方,很多家长还问到了另一个秋季保健食疗——秋柠饮,它与安秋方有什么区别呢?

许尤佳育儿堂·食疗方

秋柠饮

材料:陈皮1~2g,柠檬1~2片,蜂蜜10ml。

做法:陈皮和柠檬入杯,热水泡开放温,加入蜂蜜即可。

功效:理气润燥。

适用年龄:2岁以上对证、少量多次分服。蚕豆病可服。

秋柠饮与安秋方,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二者的润燥程度不一样。

秋柠饮,润燥的功能主要是靠蜂蜜来实现的,适合作为饮料,在初秋天气没那么干燥的时候,给身体有燥、不爱喝水的宝宝经常饮用。

小儿安秋方则是由多种药材配伍而成,滋阴润肺的效果更强,更适合作为食疗,每周给孩子服用1~2次。

秋季干燥,家长也可以将两个食疗方组合使用:

每天给孩子喝一杯秋柠饮,连续服用不超过5天;孩子消化好、无病痛时,再喝1~2次小儿安秋方,增强润燥理气、健脾补中的功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