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最早的国学 殷商时期的武丁、帝乙、帝辛及周时的卫国均以朝歌为都城,且都曾在朝歌设立学校,或序或庠,进行武术、礼乐和文化教育。 二、最早的私人学校 春秋时,孔子适卫与弟子在今七里堡、马湾、淇门(今属浚县)等地讲学。后人在七里堡讲学处建“学修书院”,有石柱楹联云:“富教两加皇矣圣言传沬土,车徒三至岸然道貌留淇泉”。在马湾村建作新书院(圣人祠)。足见孔子曾多次来淇办学。 战国时,学已兼习文武。相传战国卫人鬼谷子,名王诩,又名王禅,在淇西南云梦山(青岩山)水帘洞隐居讲学,教授纵横捭阖之术。先后培养出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等人。《史记》载:“苏秦、张仪俱事鬼谷先生学术”。明《淇县志》载:“水帘洞,世传鬼谷修道处”。今云梦山水帘洞口左壁上有石刻“鬼谷先生隐处”。后人称“战国军庠”,又称“中国第一所古军校”。 云梦山战国军校 三、儒学 儒学(也称县学),分为县、乡、村三级。所学内容均为《四书》、《五经》。始于元代。在城内东南隅建文庙,立学师。乡村的学生学习期满,可考县儒学。明代入县儒学的称“弟子员”、“博士弟子员”。清代称童生。县儒学的主要任务不是教学而是“考课“,即迎接省级乡试。考取者为举人,再进京考进士。 淇县儒学在文庙。由于时间久远,文庙曾多次整修。明洪武三年重建,宣德九年重修,景泰四年开通道路,创置贤龛座。弘治十三年,因学前道路漱窄,遂北迁重建(现一中东侧)。嘉靖九年重修,二十三年又重修,并于城东南隅创开水闸以泄水。顺治六年,兵巡河北道宪副堂公廓见大成殿倾,命教前重修。嘉庆十三年接修棂星门外墙,光绪二十二年又补修。至此学内建大成殿5间,建东厅15间,西厅15间,宰牲房、戟门房、神厨房、神库房、名宦祠、乡贤祠各3间,棂星门1座,石桥1座(明正德十年建)、启星祠、文昌祠各3间,奎星楼1座。规定年收禀生70名,另增广生20名(称增生)。 四、义学 淇县义学又称义塾、书塾。始于北宋庆历三年(1043年)。义学免费让同族子弟就读,是用捐资和庙田收入兴办的学校。清朝时淇县有义学17所,城关有天仙庙、康叔祠2所。康熙年间由知县江贻孙倡导捐资设立。南关义学,于道光十三年邑候金彦珏捐钱300串存盐店,以年息36串支付设立。常屯义学,由绅商捐钱300串,存庆裕商号,年息30串支付而建。北关义学,由李风林、李华林、李芳林兄弟捐钱300千,存益裕钱庄以年息30千,改折张近地80余亩收租支付而建。高村义学,由段晋氏捐钱300串,以年息30串支付而建。庙口义学,由山西太谷霍妙中于道光二十九年捐地200余亩作义田而设立。 五、社学 淇县社学始于元代,与义学相似。元立淇洲,每550家为一社,立社学一处。目的是“劝农桑,习礼义,学诗文”。因一社一学,故名社学。元代后,虽社的名称已废,但学堂仍沿用旧名。明《淇县志》载:“明嘉靖三年由村民李深捐住房3间建社学,以教贫家子弟。二十年知县张宜重修”。至嘉靖二十四年,淇县有社学3处,即城内、西岗村、迁民村各一处。教师由各村办学者聘请,学生从识字开始,读《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年龄稍大者读《御制大诰》、《论语》、《孝经》等。一般学不完即退学,很少有毕业者,后为书塾所代替。 六、阴阳学与医学 明洪武七年,淇县阴阳学在县前街东建,有房3间。正德十三年,知县杜岩改建,嘉靖二十三年,知县张宜重修。医学在县前街西,明洪武七年创建,有房3间。正德十三年,知县杜岩改建,嘉靖二十三年知县张宜重修。 七、书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