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疫情下,体制内单位真的是最好的职业吗?没能绝对,稳定才是首选

 职路施语 2022-09-06 发布于辽宁

作者|爱尚君
来源|职路施语(ID:sszc800614)
转载请联系(微信ID:suiyuan800614)

阅读点关注,职场不迷路。

“别提了,当初不离职,就好了。工资尽管少一些,但是稳定啊。”自己前同事老韩叹了一口气。两年前,老韩与我曾同时入职一家体制内单位,他在单位主要从事文字工作,平常日为领导撰写一些发言材料,单位建设汇报等等。

韩为人头脑灵活,工作也做得很出色,也曾有想在单位长期干下去的想法。但是,当他看到自己每月都拿着像死水一样的工资,且个别时候,还会出现临时加班时,则会有较强的抵触情绪。

有一次,就因为一份材料的改动问题,领导想让他修改完再走,而他则称家里有急事儿,便请假离开了。事后才知道,他就是不想加班。领导得知真相后,很不满意,为此,曾借机提醒过老韩,而老韩则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根本不在乎。

后来,听别人介绍,当地有一家知名私企,在那里做产品销售,主要靠业绩说话,销售好的话,连底薪带提成,月薪可以达到上万元,时间还相对自由。

再后来,老韩便果断辞职了。头两年,老韩因为个人勤奋努力,善于表达,销售工作可谓干得是风生水起,每个月都能拿到上万元的工资,有时销路广的话,甚至可以达到3万元以上,而且年底还有额外奖金。

正当老韩为自己的当初选择得意时,却遇到了突如其来的疫情。结果,所在公司的效益因此受到了严重影响,更为关键的是,老韩再也不能像往常那样,省内省外的跑销售了。

缺少了面对面的客户维护这一必要环节,老韩的销售业绩也开始逐年下滑。以至于到今年,老韩的每月工资收入仅够维持每月的房贷,不得不考虑再做些其它事情,以保证家庭生活其它开支。

近段时间,自己所在城市,疫情又开始出现反复。那一次,自己到小区菜市场买菜时,恰巧看到老韩正在买鱼。

“你怎么还搞起了副业呢?”自己感到有些意外,便上前问了几句。于是便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

现实工作中,绝大部分人都会将多赚钱,做为职场中的头等大事、首要目标,这当然无可厚非。但前提是必须要做到“稳中求进”、“赚中有升”。

倘若,总时资金时常出现断断续续,乃至被迫终止,由此带来的个人先前所做的一系列美好打算,瞬间没了着落时,整个人很容易会变得越来越焦虑。

因而,个人想说的是,疫情条件下,公务员、事业单位等体制内单位,虽然算不上最好,但其所固有的稳定属性,相比较于那些“今天在职,或许明天便会离职”、“今天能挣300元,或许明天只能挣100元”的单位,还是具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具体而言:

1.工资待遇稳,旱涝保收

体制内单位的工资,虽然还达不到月入过万的地步,但是却能做到每月金额固定,发放准时,且不受疫情、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影响,同时,也不因为你请假三天,周末节假日休息,而做出相应的扣除,薪资待遇总是稳稳的。

更为重要的是,公务员、事业单位等体制内单位属于细水长流的职业,工资待遇会随着你职务的提升,工龄的增长而水涨船高。

并且,退休后,由于退休前单位缴纳“五险一金”是标配,因而,每个月还会领到一份退休金,一直到老。从而保障个人即使退下来,也可以过上较为体面的生活。

正所谓,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当别人因疫情来临,工资开始出现大幅度缩水,乃至颗粒无收的时候,或许,你才真正体会到旱涝保收,才是一种幸福。


2.工作压力小,不易离职

讲真,体制内单位并不是想象当中的“喝茶看报纸”那样清闲,当遇到上级检查,工作组进驻时,偶尔也会遇到熬夜加班的情况,要说工作压力归零,也不太现实。

但这样的单位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严进严出”。想入职这样的单位,可以说是层层选拔,层层过关,但一旦进入这样的单位,只要你不犯原则性的错误,出现违法乱纪的行为,一般而言,是不会被轻易辞退的。

而且,纵使个人工作中出现失误,乃至有些不能胜任,也往往会被安排到其他岗位,重新加以适应,直到能够胜任。对此,要比整天拿着KPI说话的私企,压力还是要小很多。

在职务晋升方面,也是很明朗。谁能被提拔,谁还原地不动,通常都是遵循相应的程序,且可以被预见到的,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问题。


3.性价比颇高,照顾周全

体制内单位,尽管在工资额度上与一些知名的私企,没有什么优势,甚至还处于劣势的状态,但其潜在的福利,还是蛮多的。

首先,从工作时间来讲,体制内一般是朝九晚五,中间休息2小时,利用这一时间,可以看书、学习,甚至搞些副业,全天工作6小时,一周5天合计30小时。

而私企,从上午8点到下午16点,只有中午休息半个小时,其余时间都是要用于工作,标准的每天8小时,每周40小时,若周末无休则是56小时,单休则是48小时。并且在私企单位,手机往往都是要求24小时开机,机不离身,随时待命,个人支配时间少至又少。

其次,从培训机制来讲,体制内单位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公出学习培训名额,短则一两个月,长则半年甚至1年以上,这样的机会,既是一次增长知识的过程,也是一次开拓视野的好渠道。

再者,从化解风险来讲,体制内单位的兜底机制很牢固,社保齐全,且按期缴纳,一旦遇到重大疾病,则会成为阻止因病返贫的第一道防线,不容易被突破。

不仅如此,退休后依然有物质方面的保障,且待遇水平明显高于私企人员的。安稳舒适的情况下,过上一辈子,也是值得的。


结语

任何事物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优势都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变得清晰可见。在不确定的情况,选择可以预见到的东西,从而对抗未来的不确定性,是一种应对风险的策略。

但是如果你个人的工作能力非常强悍,这一切,似乎又可以忽略不计。

@职路施语,20年职场人,20年真心话,为你解析职场真相。


作者:爱尚君,80后职场人士,坐标大连。一个致力于将内心想法诉诸笔端的文科男,理性,善思考,喜读书,爱运动,总认为写有价值的文章,如同烹制一份精神美食,唯愿你能亲自品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