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族历史学:中国古代非汉人群的发展水平、发展状态

 金元宝财经说 2022-09-06 发布于四川

20世纪初时“民族”一词的普遍化使用,是与当时国际国内政治、社会形势密切相关的,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学者们逐渐发现若脱离这些环境和背景,在考察一些具体人群而使用这个概念时,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种族和民族的联系与区别。所以后来国内外许多学者皆尝试界定民族定义,彼此争论不休,给我国的民族研究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直至斯大林民族定义的提出,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变。

斯大林的民族定义是: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相当长的时间内,斯大林的民族定义得到了广泛认同,起码我国的情况如此。

不过,我国学者在学习、领会和使用斯大林的民族定义过程中,逐渐发现其中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由于斯大林的民族定义有一个前提,即民族形成于资本主义的上升时代。若按照这样的前提去理解,那么我国古代的汉族及许多非汉人群就不能称之为“民族”了。为了解决这一困难,学者们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首先将民族形成于资本主义上升时代这一个前提消化为在中国长期的历史时期。

这样的解决,看起來很圆融,而实际却是顾此失彼。针对这一状况,1953年,中共中央在讨论《关于过去几年内党在少数民族中进行工作的主要经验总结》时,毛泽东对于“民族”的含义做出明确指示:“科学的分析是可以的,但政治上不要去区分哪个是民族,哪个是部落或部族。”自此之后,我国将历史上的少数族裔俱称为“民族”。之这样做虽然有助于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然而在实际研究目前我国诸民族的源流及历史上的发展阶段、发展形态、社会结群程度时,仍不免会出现概念上的混淆和理解上的偏差,例如会出现某民族在某个历史阶段是氏族或部落这样的说法,使读者往往不能准确的了解我国各个民族的发展过程。

正因为如此,我国学界在60年代之后的五十年中,又掀起了几轮关于“民族”定义的大讨论,逐渐强调民族意识在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2005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民族概念做出了新的阐释:“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这一界定基本得到了学界的赞同。但美中不足的是,在描述历史上非汉人群的发展形态时,这个概念仍可能存在顾此失彼的问题。

为了更准确的研究和理解中国古代非汉人群的发展水平、发展状态、社会结群程度,不少学者建议在解析清楚这些人群的发展形态之前,不妨以“族群”称之为妥,笔者的态度也是如此。“族群”是英文ethnicgroup的汉语译法oethnicgroup是20世纪60年代国际人类学界广泛运用起来的,到美国和欧洲留学的台湾学者首先把ethnicgroup译为“族群”,这一词汇很快进入中国大陆学界。

到了八、九十年代,大陆学者开始引用“族群"这个新名词,现大多数学者认同把ethnicgroup翻译成中文''族群”。"族群”最早被收录在《韦氏新国际词典》(1961年第三版)当中,根据该词典的定义,“族群”有如下含义:非犹太教或非基督教的异教徒;具有文化传统、心理特质和体形特征的共同体;起源于异邦的原始文化。

《麦克米兰人类学词典》中的族群定义为:族群,是指一群人或是自成一部分,或是从其他群体分离而成,他们与其他共存的、或交往的群体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些区分的特征可以是语言的、种族的和文化的;族群这一概念包含着这些群体交互关系和认同的社会过程。2国外对于族群的定义至目前也有数十种,莫衷一是,其中对于港台和大陆社会人类学界影响较大的是马克思韦伯的定义,即“某种群体由于体质类型、文化的相似,或者由于迁移中的共同记忆,而对他们共同的世系抱有一种主观的信念,这种信念对于非亲属社区关系的延续相当重要,这个群体就被称为族群”。

我国的学者在引入族群概念后,为了让其适应我国国情,也对族群概念作了相应的调整,但由于研究者的理解和观察角度不同,所以目前亦有多种解释,乌小花的《论“民族"与“族群”的界定》一文,汇集了该时期学者关于族群定义的观点,现摘引如下:

吴泽霖主持编纂的《人类学词典》对“族群”的解释是:“一个由民族和种族自己聚集而结合在一起的群体。这种结合的界线在其成员中是无意识承认,而外界则认为它们是统一体。也可能是由于语言、种族或文化的特殊而被原来一向有交往或共处的人群所排挤而集居。因此,族群是一个含义极广的概念,它可用来指社会阶级、都市和工业社会中的种族群体或少数民族群体,也可以用来区分土著居民中的不同文化和社会集团。族群概念就这样综合了社会标准和文化标准。"

广东民族研究所的孙九霞对“族群”的界定是:在较大的社会文化体系中,由于客观上具有共同的渊源(世系、血统、体质等)和文化(相似的语言、宗教、习俗等),因此主观上自我认同并被其他群体所区分的一群人。北京大学的马戎认为“民族族群(ethnicgroup)不仅指亚群体和少数民族,而且泛指所有的被不同文化和血统所造成的被打上烙印的社会群体”。“族群是人类社会群组层次划分之一种”。“族群意识是后天形成的”。“族群以生物性和文化性为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纳冃碧力戈认为,“族群”兼含“种族”、“语言”和“文化”含义。

族群在本质上是家族结构的象征性扩展,它继承了家族象征体系的核心部分,以默认或隐喻的方式在族群乃至国民国家的层面上演练原本属于家族范围的仪式,并且通过建造各种富有象征意义的设施加以巩固。广西民族学院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张有隽认为族群指称那些在文化上因具备一定特性实现内部认同和外部区分的人类群体,大者指种族、民族,小者指某一民族的某一分支——民系,还可以指比民族更大的人们共同体。”

虽然“族群”的概念至今亦有争议,然而至少有一点学界达成一致,就是“族群”的内涵十分宽泛,人类社会人们共同体的发展序列都可以包括在内,如氏族、种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实际上,在我国典籍中,经常将华夏周边的游牧人群统称为戎、狄、蛮、夷或“X人”等,而戎、狄往往涵盖许多不同的种族。同时,我国典籍亦经常使用“族”或“族类”作为人们共同体的称呼,其内涵亦十分宽泛,包括家族、宗族、种族、部落、民族等等。如此一来,“族群”与我国古代的“族类"一词可相重合。所以笔者认为,在详细诠释某人群共同体的发展形态前,以族群称之是比较稳妥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