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由演员高以翔猝然离世谈起:所有健身男性,都需要了解的#心源性猝死#

 知是派 2022-09-06 发布于北京

『这是「知是派」的第391篇内容』

本文由健身达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王兴医生」创作——


#高以翔去世#

昨日,台湾演员高以翔猝死的消息,引爆了整个互联网。很多人都无法理解,35岁的高以翔有良好的健身习惯和生活习惯,也没有抑郁等情绪问题,甚至不久前还刚刚进行了健康体检。怎么突然就猝死了呢?

消息传来,大家纷纷讨论着:
是不是节目组运动量太大了?
一定是XXX的锅……
半夜录制节目,就是透支演员的身体!
上面这些原因,需要专业的人士予以解读。作为一个热爱健身的普通大夫,我今天想讲的是: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一下——健康与健身的关系

||  “朋友,游泳健身了解一下?!”
无论大街小巷,我们经常能遇到健身房的销售人员。看看他们递过来的传单,或者教练朋友圈所发的状态,通常都在表示那些不健身的人们,把本该用来办健身卡的钱都捐给了医院,这似乎是在说:你瞧,健身就代表着健康。
❌!并不是!
身材好健康。
或者说,适度健身只能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身体更健康。
对于男性来说,其身体状态会在30-40岁时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包括体能、肌肉及关节的灵活度。除此之外,他的心肺功能的下降则最为明显。于是,很多人都因此跨入了健身的大坑,包括我本人。
是的,我也是一个健身爱好者,并且已经持续健身了有七八年时间,虽然不是什么狂热发烧友,但是也能保持一周2-3练的基本状态。不可否认的是,通过一定程度的健身,人的状态会变得开朗自信,身材紧实,肌肉含量也会明显增加,而控制体重后,心血管的负担也会随之减小。
同时,我曾经还是一个马拉松运动的爱好者,全马成绩是3小时40分钟。但在跑马之后,我出现了严重的跟腱炎问题,导致不得不放弃了长跑这项运动,转为以游泳为主的有氧训练,以保持良好的心肺功能。
但严格地说,运动本身其实对人体是有“损害”的。这种损害表现在肌肉剧烈无氧运动后,次日的酸痛,这也是肌纤维撕裂之后的修复过程。但是适度的损害,能够刺激机体进行更好地重建,从而增强身体机能。正所谓“没有把我杀死的,都会让我变得更强大”。所以,健身就其本身,的确有正向价值。


||  过度健身所造成的损害,会比不健身更大

首先,因为各种器械的使用不当,所造成的意外事故比比皆是。而某些高风险的体育运动的确也折损了很多人,包括著名车王舒马赫。而国外流行的一些危险的极限运动,更是被中国网友戏称为——“控制人口数量的运动方式”。
另外,据网友曝出,浙江卫视的这档娱乐节目,项目都是什么梅花桩、飞檐走壁、徒手爬70米高楼……还是深夜录制,即便专业运动员估计都受不了,这些运动的体能消耗也远超于大部分明星日常的锻炼强度。人体总有承受极限,当极限被突破后,人体各个器官能否耐受,则是个很现实也很严肃的问题。
事后,我们看到节目组声明称,高以翔的死系#心源性猝死# 。这种症状往往高发于马拉松等赛事当中,因为当人靠着意志持续奔跑时,很多时候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体已经在一直报警求救了,只是信号被忽略了而已。
另外有消息称,高以翔录制节目前曾患感冒
说到这里,不知道你是否注意过健身房中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健身老鸟通常都穿着厚实的长袖衣服,而新手菜鸟们则更喜欢穿露肉背心。这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老鸟健身时最担心感冒,而感冒后是绝对不能再进行剧烈运动的。感冒中运动,不止肺炎的概率会增加,心肌炎的概率也会增加
我的同学,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博士,同仁医院的眼科医生,也是在感冒几天后值夜班,当晚人就没了。
没错,感冒的确只是个小病,但感冒的时候,人体大量的免疫球蛋白都会被调动起来,所以也是人最虚弱的时候。因为你的蛋白质都在忙着对抗感冒了,那些保护机体运动损害相关的蛋白就会明显不足。
因此,心源性猝死,往往就发生在我们认为我们可以,但是我们的身体并不可以的时候。那么,你可能要问了:体检对我们的帮助又在哪儿呢?


||  我们太高估自己的身体,也太高估健康检查

你需要知道:体检是必要的,但并非是万能的。即便最全面的体检项目,对于年轻人来说,除了做个心电图,也想不出什么更好的方法来评估是否有猝死风险。

有人说, 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也就是holter可以帮助评测呀,但24小时的时间也不可能判定一个年轻人未来是否存在猝死风险。所以,没有任何健康检查能够拍着胸脯说:我查过的人现在没事,以后就不会有事。

那怎么才能做到对意外的预防呢?

首先,健康检查仍然是必须的,如果心电图出现异常更需要下一步的详细检查。如果存在身体肥胖问题,请进行适度健身以保持正常的BMI指数,降低死亡风险。另外,在任何剧烈运动时,都要确保身边有同伴,以便出现意外情况,身边有人能在第一时间进行抢救。
最后的最后,确保你自己和你的同伴,都学会基本的心肺复苏。如果担心和对方亲亲太难以接受,那么你只要负责按压就好了。出现问题后第一时间的按压,哪怕你不口对口做人工呼吸,也有很高的概率能够进行心脏复苏。
另外,如果在机场等公共场所,请一定大声求救,如果有余力有帮手的情况下,第一时间找来AED,不要担心不会用,上面的说明和语音都能够指导你或周围的人正确操作。当然,也衷心希望发生任何意外时,都能有医务人员在场。
最后,对已逝者高以翔表示哀悼,希望能对节目组追责到底。

今日总结

1、身材好≠健康。适度健身只能说可在一定程度上让身体更健康。
2、过度健身所造成的损害,比不健身更大。人体承受极限被突破时,各个器官并非都能耐受得住。
3、感冒后绝对不能剧烈运动,否则肺炎和心肌炎的概率都会增加。可怕的#心源性猝死#往往就发生在我们自认为可以,但身体其实并不可以的时候。
4、体检必须但并非万能。剧烈运动时要确保身边有同伴,以便出现意外能第一时间进行抢救。
5、学会基本的心肺复苏很重要。意外发生后第一时间的按压,有很高的概率进行心脏复苏。如在公共场所出现意外,请一定要大声求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