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童尿液中竟检出兽用抗生素?抗生素滥用再被敲响警钟!

 知是派 2022-09-06 发布于北京
和我们一起get用得上的真知识

本文作者:老韩 | 本期责编:阿米
内容审校:小山 | 科学审核:萌萌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昨天,来自微博的热搜#儿童孕妇尿液中检出多种抗生素#在各类妈妈社群中炸了锅。“长三角40%的孕妇、80%的儿童尿液中检出抗生素,其中不乏已禁用于人体的兽用抗生素”。目前文中的具体数字已无法考证,但这绝不仅仅是一条耸人听闻的新闻,“抗生素滥用”确实已经成为一个日渐突出的全球性问题。

图 | 微博@头条新闻


说起抗生素,大家好像都很熟悉,但如果真的问起抗生素究竟是什么?大家脑中的概念好像又都很模糊……
 
所以,在本文的开头,我们先来谈一谈:究竟,

什么是抗生素?


简单来说,抗生素=抗菌药,是一类专门杀灭细菌或抑制其生长的药物
 
这里及下文所说的细菌,也包括螺旋体(例如引起梅毒的梅毒螺旋体)、支原体(例如引起某些肺炎的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例如引起沙眼的沙眼衣原体)。


最初,抗生素是由天然微生物产生,继而通过分离提纯所获得的。比如最为人熟知的青霉素(Penicillin,或音译盘尼西林),就是由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偶然从青霉菌中获得的。
 

1928年,弗莱明偶然发现自己一直在研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皿被一种真菌污染了。这种真菌分泌的某种物质抑制了金葡菌的生长,这种物质后来被分离出来,被命名为——青霉素。青霉素在二战时期挽救了大量士兵的生命,也让弗莱明在1945年获得了诺贝尔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图 | 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

后来,科学家们通过化学修饰已有抗生素的结构,以及完全人工合成等方式 ,又制造出各类新的抗生素。虽然抗生素种类逐渐繁多,不同的抗生素也能够依靠不同的手段来杀灭不同的细菌,但它终究是「抗菌药」。由于病毒身上并没有与细菌相似的结构或物质,所以抗生素对病毒可以说是无计可施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你所熟知的那些抗生素,只能杀细菌,不能杀病毒。↓↓↓
图 | 抗菌药对病毒无效原因(点击看大图)

那杀灭病毒靠什么呢?
主要还是要靠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当然杀灭细菌也是一样),其次还有一类专门负责杀灭病毒的药物——抗病毒药。
 
本段小结:我们日常认知中的「消炎药」,无论抗生素还是抗病毒药,其实都属于抗感染药(抗微生物药),除此之外,抗感染药还包括杀灭寄生虫的抗寄生虫药和杀灭真菌的抗真菌药。请见下图↓↓↓
图 | 抗微生物药示例(点击看大图

看到这里,你可能还是有些迷惑:有炎症的时候,到底需不需要吃这些”消炎药“呢?

咱们首先要澄清一个概念——炎症。
 

抗生素不是消炎药


什么是炎症?
很多人认为炎症就是感染,甚至就是细菌感染,所以就把抗菌药叫成消炎药。
实际上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在医学上,炎症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对刺激物的反应,表现为红、肿、热、痛

而引起红肿热痛的刺激物可以是细菌感染,也可以是其他别的什么。比如一根刺,即使是一根消过毒的无菌的刺,扎入皮肤中,皮肤仍然会出现红、肿、热、痛的反应。

 | 皮肤红肿热痛反应

所以说,炎症并不是细菌感染,而是机体对细菌感染出现的反应

当然,红肿热痛会让人不舒服,所以人们就想通过药物来消除这种感觉,也就是所谓的“消炎”。而担负“消炎”作用的药物却不是抗生素,而是被称为“抗炎药”的药物。最常见的抗炎药,就是我们感冒时常吃的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必理通)和布洛芬(美林、芬必得)。


本段小结:只有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才需要用抗生素来“消炎”,但我们这一生中遇到的绝大部分“炎症”(比如咽喉肿痛、流黄鼻涕)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用抗生素无效
 

还有一些朋友,会把抗生素当作退烧药,每次自己或家人出现发烧的状况,都觉得应该“搭配消炎药”退烧啊。所以这里我们也要强调一点,那就是:
 

抗生素也不是退烧药


最容易出现这种误解的,是孩子的家长,他们普遍对”发烧“这两个字十分惧怕。只要孩子的体温一上38.5度,她们就有些着急,想要不就“挂个水”来给孩子退热。
 
但实际上,“挂水”只是一种用药途径,学名叫“静脉输注”,而“挂水”中的药物可以是抗生素,也可以是别的药物。
 
大家往往有一种感觉,通过“挂水”输注抗生素,退烧特别快,所以大家就普遍认为抗生素能退烧。但其实真正起退热作用的并不是抗生素,而是那一袋盐水或者糖水。

为什么呢?
 
这是一个简单粗暴的物理原理:当室温(25度左右)的水进入发热(38度以上)的血管中时,就好像一盆冷水浇入热水中,于是热水一下就变温水了。所以,真正起到退烧作用的,是这些常温糖盐水,而并非抗生素。
 
而且,退烧药完全不必静脉输注,口服就足够了。
那退烧药又都是谁呢?

emmm……还是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必理通)和布洛芬(美林、芬必得)呀。这类药又叫解热镇痛药,除了能有效缓解头痛、咽喉肿痛等症状外,还能够退烧。
 
如果在这个环节强行加入抗生素,一个是没什么实际作用,另一个就是咱们开头提到的“抗生素滥用”了。
 

抗生素滥用,贻害无穷


还是先说概念。
所谓抗生素滥用,是指在没有使用抗生素指征(明确的使用抗生素有效的证据)的情况下使用抗生素。

比如很多人所习惯的“使用抗生素来治疗感冒引起的嗓子疼”,或“使用抗生素来治疗感冒引起的发热”等等,都属于抗生素滥用的范畴。
 
抗生素滥用究竟有什么危害呢?
最简单的道理:是药三分毒,抗生素也有很多副作用。

其实医生开每一种药都会权衡利弊,一般来说,只有利远大于弊的时候才会使用。而因为病毒感染,甚至只是因为食品中兽用抗生素残留而摄入抗生素,那就只有弊,没有利,留给我们身体的,只有抗生素的副作用所带来的伤害。抗生素所引起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皮疹、头晕、恶心、真菌感染和腹泻。


最严重的的情况下,抗生素还可能引起致命的过敏反应,最终导致人的死亡。
 
如果我们将这个问题放大去看,那么危害更为深远的则是抗生素滥用会导致细菌耐药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在没有抗生素的漫长岁月中,人类与病菌的对抗,结局往往是人类完败。

鼠疫、伤寒、霍乱、结核……每一个响当当的名字,都是杀人如麻的大魔头,当人类遇到它们,基本只有等死的份。
 
直到青霉素的横空出世,它和随后被发现的一系列抗生素,使人们在与细菌的斗争中似乎暂时处于了上风。人类不再惧怕传染病的肆虐,而癌症、心脑血管疾病才成为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疾病。
 
但细菌远比我们所想象的要强大,每当一种新抗生素被制造出来,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十年,就会有耐药细菌出现。而耐药菌的出现,就意味着,这种抗生素与细菌对抗的局部战役失败了
图 | 抗菌药与耐药菌(点击看大图)

为了应对不断出现的耐药菌株,人类不得不加速研制新的抗生素。然而不幸的是,新抗生素的研发速度越来越慢,留在人类手里的牌,已经不多了……
 
 图 | 新研发抗生素数量递减

目前,美国每年有超过280万人感染对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而有超过3.5万人则因此丧命。

如果我们放任抗生素滥用继续下去,那细菌的耐药问题会越来越严重,长此以往,人类可能将面临无药可用的局面。

图 | 源自美国疾控中心(CDC)

我们应该怎么做?

拒绝抗生素滥用,从我做起


从本文开头提到的新闻中可以得知,抗生素的使用包括医疗用途及非医疗用途的。

非医疗用途的抗生素使用,主要是兽用抗生素,而兽用抗生素的滥用,则会导致食物中存在抗生素残留。对此,我们基本是防不胜防,也无能为力的。
 
有人说,既然肉类中有抗生素残留,我们是不是可以不吃肉,只吃素菜?这是绝对不可取的因噎废食。

肉类能为人体提供必需氨基酸、脂溶性维生素、矿物质等一系列不可或缺的营养成分,是素食无法代替的。尤其对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的儿童而言,一定要摄入一定量的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才能保证他们正常的健康成长。当然,在选择肉类食品时,我们应该选择一些有信誉的卖场及比较大的品牌,这样食品安全也相对比较有保障。
 
而在杜绝或减少医疗用途的抗生素滥用方面,我们能做的更多。

首先,牢记抗生素是处方药,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不要擅自购买并使用抗生素

人这一生中所生的病,90%以上都是感冒,而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吃抗生素无效。

记住,感冒引起的头痛、嗓子疼、发热、流鼻涕(即使是黄鼻涕)、咳嗽统统不需要抗生素!这些都只需要休息,多喝水,以及给身体7天左右的恢复时间。

实在难受,可以吃一些解热镇痛药(前面反复提及的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其次,不要主动要求医生开抗生素,家庭小药箱中也不需要常备阿莫西林

阿莫西林不能治疗感冒,也不能治疗流感。对于细菌感染,需要医生给予有针对性的敏感抗生素,才能够达到杀灭细菌、治疗疾病,同时减少副作用,避免细菌耐药的目的。
 
最后,做个有心人,对于医生开出的药物,要检视一遍,如果发现抗生素,要询问一下医生开具的理由。

最后的最后,让我们牢记关于抗生素的6个事实。

 
图 | 源自美国疾控中心(CDC)








知是小清单

1、抗生素只能杀细菌,不能杀病毒。

2、绝大部分炎症并非细菌感染所引起,抗生素无效。

3、发烧无需挂水输液,口服退烧药即可。

4、抗炎退烧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必理通)和布洛芬(美林、芬必得)。

5、滥用抗生素弊远大于利,可能引发皮疹、头晕、恶心、真菌感染和腹泻等不良反应,严重或可致死。

6、杜绝滥用抗生素:抗生素为处方药,不擅自买/吃抗生素;不主动要求医生开抗生素。

7、不要因噎废食,特别是儿童必须摄入适量肉蛋奶才能健康成长,大品牌产品更放心。

- END -

感谢您的阅读~
作者老韩,毕业于北大医学部
研究方向为胚胎干细胞的增殖及定向分化
现任某科技公司高级医学产品经理
负责AI科研项目医学知识图谱建设

参考文献

  • https://www./biography/Alexander-Fleming

  • https://wwwnc./eid/article/23/5/16-1556_article

  •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编委员会. 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 卫健委.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

  • 杨世杰. 药理学(第3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 https://www.ncbi.nlm./books/NBK279298/

  • https://www./drugresistance/about.html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