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凌翔 | 热烈庆祝孝义中学建校70周年——追忆青春年华

 天下孝义人 2022-09-06 发布于北京

往期回顾 

·  孝义古城当年的工商业名字号

·  南下青海干部任起富

作者:李凌翔
迎校庆,奏华章,学子舞翩跹。笔架山,墨水河,山灵水秀同育宝地英才;严师恩,挚友情,恩深情笃共谱母校新篇。
我在1974年以小提琴为特长考入孝义中学文艺班,作为从孝中毕业的一名学子,欣闻母校70周年庆,怀着激动的心情以文字的形式简略回忆在文艺班的学习生活,以此祝贺母校建校70周年。
1974年初,由孝义县委文教局决定并筹建,张廷盛、武俊秀等老师领导、抽调音乐(文武)场,演员男女声段表演,唱、念、做、打各个行当的精英艺术家集结于此,在孝义中学成功建立起文艺班的同时招收了一批才华横溢的少年。
同学们走进校园学习戏曲文化和乐理知识,练习武功、身段、唱腔等基本功,老师们以饱满的热情浇灌着这些艺术花朵。记得,每日清晨天蒙蒙亮时,老师以哨子为号喊起床,同学们迎着太阳开始练功,大家不畏艰苦,认真投入。武功班里,一排排倒立(拿顶)、压腿、劈叉、跑圆场、翻跟头等项目,同学们练得火朝天。而在乐队这边,大家开声练嗓,一板一眼跟着乐器节奏练习唱腔,严格的练习方式日复一日。如今,少年们展露的纯真笑容,挥洒汗水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成为我们挥之不去的青春记忆。
短短的一年多的学习时间里,我们在夯实功底的基础上成功排练出传统样板折子戏,并参加山西省文化厅主办的全省戏曲学校汇报演出,演出作品包括器乐大合奏《大寨红花遍地开》,男演员的武功表演、女演员的身段表演,还有《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折子戏,与此同时还参加了太原市1975年国庆游园的演出活动,均获得各位艺术专家和上级领导的好评和支持,之后学校又派出部分同学去晋中晋剧团学习小戏,其中包括 《三定桩》、《小店春早》、《半边天》等曲目,并在汾阳、文水、孝义等地演出数场,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文艺班当时还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孝义的“三班子”。
在以张廷盛老师为核心的教师团队指导及同学们对知识的渴望下,孝中文艺班的一系列演出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群众的称赞。活动之余,为了响应国家支农学习的号召,我们前往山村宋家庄、西盘粮等地进行劳动,白天植树造林,晚上为当地村民演出,一个多月的学习生活让学生与村民的交流更加深刻,劳动过程也更加有意义。随着毕业的临近,面对更高、更艰巨的任务,文武场的同学们乐理知识全面,技术功底扎实,能够独立完成演奏;演员的同学们也都在认真揣摩剧目中的人物特点,寻找入戏感觉,这些学生在毕业后成为了戏曲文艺界的人才骨干,为孝义文化史写下了浓厚的一笔。
文艺班的老师与同学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的相处充满了团结友爱,平等真诚,每当我回忆起与大家共同学习的场景,就情不自禁落下感动的泪水。几十年过去了,虽然有的学生早已弃艺转行,但是积极向上,尽善尽美的可贵品质依然在各自的任职岗位上发挥正能量的作用,无愧于当年老师所说的“先做好人,再演好戏”的教诲。同学们在孝义中学携手走过了一段难忘的岁月,每个人对于文艺班都有着深厚的情感,这段岁月也成为我一生永恒的回忆。
饮水思源,作为孝中学子,我们深切感谢母校的栽培,也密切关注着母校的建设和发展。在孝中70年华诞之际,预祝校庆活动圆满成功!祝愿母校积历史之厚蕴,宏图更展!再谱华章!
谨此回忆,向所有为孝义中学文艺班奉献的老师和同学致敬!

更多人在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