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右实录 | 一日三餐(一)

 坤德拉 2022-09-07 发布于江苏

一日三餐是一个生活习惯,也是一个早餐店的名字,毫无疑问也是一门在饥饿法则下运行的谋生之道,今天就说说这个早餐店。

早餐店在我所住小区对面,坐落在一家中介公司和理发店中间,回门朝南,并不直接靠马路。店门口是一个烧煤气的炉子,边上有一个煤气罐,炉子上应该可以当三到四个笼屉同时使用,打开笼盖的时候,有时能见到热腾腾的蒸发上来的白气,有时并不明显。

进店正对一个过道,过道尽头是老板用来做汤和收钱的案板操作台,过道两边是摆放的四张靠墙的桌子,左右分别顶到门口,左手顶门预留一个碗柜,柜子上是供客人挑选的小菜,柜子里面是洗好的碗、勺子和用来盛放小菜的菜碟。

店内狭长,不过空间实在太小,必须靠墙四张桌子,桌子外面只能放那种圆凳以节省空间,饶是如此,也坐不下几个人。前任老板是个能人,他比我小几岁,不知道说服了什么人,在店铺东边十米之外,靠墙的位置那里,将搭在那里的几个棚子利用起来,也在那里摆了几张临时用的桌子凳子,有一些一次性的筷子等,若客人不是非常介意,他往往笑着说也可以到那里用早餐。

有时候想必是早上9点之前,赶在城管正式上班之前,老板在店门口临时放两张桌子和凳子,以缓解店内堂食的紧张,我虽然周末经常过去,但一次也没有在外面吃过,店内坐不下,就直接买了回去。

案板的最前面放一个收款二维码,其他像所有没有成为连锁的早餐店一样,调料看起来一应俱全,只是看起来略微显得七零八落。正对客人的右边是一个电磁炉,上面常放着一个带把的小锅,用来制作鸡丝蛋汤。在电磁炉后面有一些配料,诸如粉丝、鸡蛋、还有早先准备好的老母鸡汤。后面是一个大的保温桶,桶内是煮好的具有典型徐州口味的胡辣汤。

在这个操作台后面有一堵开了内窗口的墙体,里面是真正的后厨,主要是用来做包子和洗碗,经常有一到二人在里面忙活。正常情况下老板在操作台、大堂、以及门口的笼屉之间来回跑动,来了客人,男的叫哥,女的叫姐,非常热情。当每回过去,他往往主动打开话题,哥,你要啥?哥,来了!一口浓浓的北方官话,十分上头。当然,后厨有人指的是前任男老板在时。

前任老板普通话标准,但如果有在徐州地区生活过的人稍微细听一下,就知道这分明是从标准的淮海地区官话转化而来。男老板在普通话和淮海地区官话的融合上比我强多了。不过,再跟我聊几句之后,他的普通话慢慢就转向淮海官话,一来二去,有时就直接用方言了,如果边上有其他人点餐说话,他也能快速跳转到普通话模式,及时接过话头。

媳妇说他们家店里的包子跟家乡的包子味道很像,我是在她的介绍下才去尝试一下,果然如她所言,不仅包子味道正宗,还有鸡丝蛋汤,味道也跟早些年在老家喝过的鸡汤味道很像。虽然沛县距离我们那里要跨过一个徐州城,但不妨碍淮海地区鸡汤的统一配方。一日三餐的早点味道是典型地方口味,管是小笼包、还是胡辣汤、鸡汁蛋汤,都跟其他早餐店不同,是本地少有,包子不像这里常见的汤包那样有很多汤汁,也并非全肉,配料虽然也是常见的大葱和芹菜,只有吃过县城子的人才能体会到这种区别来。

去时如果还早,我就在店里吃完回去。进门之后,告诉老板要几个包子,再来一碗粥,自己到碗柜那里,拿出一个小碟子,配上一小碟新鲜爽口的剁椒和萝卜干,然后找一个稍微空闲的位置坐下来等包子和粥,同时告诉老板打包的事。然后老板就给我准备包子和粥,备好了之后,我在那里边吃边等。

给他们带几个包子,牛肉或者猪肉大葱馅的,有时也有几个芹菜肉馅的,再加两碗鸡丝蛋汤和一碗胡辣汤,点餐时,我叮嘱他其中一碗鸡汤不放粉丝。不过,我有时候容易忘了这个重要的提醒,直到看到老板当我的面,把粉丝放进去小锅里后,我才恍然大悟,但已为时已晚了。

就这样,周末在一日三餐吃早饭,前前后后约有一两年时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