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妙缘寺-下

 祥宏讲夷坚 2022-09-08 发布于北京
宋代段子:这是洪迈长兄洪适的一次“梦”,内容不可解,但是梦境很清晰;洪适在一个晚上连着做了两个梦,有一个信息很明确:洪家人的佛缘很深。

【白话版】

      过了一会,文惠公又做了一个梦:他陪着父亲,带着其他洪家眷属从船上下来,登上陆地。当时太阳很高了,但孩子们却说天还没亮。父亲命令大家都去往一座山丘走,我(洪迈)的嫂子吴国夫人正在梳装,我的大姐打开竹衣箱取出衣服交给父亲,父亲于是带着文安公(洪遵)和我一起陪他走。


      我们走在周边地区,又来到一座桥畔,想去西边角落的一座小寺,文惠公看脚下的路,很像前一个梦所走过的,于是跟大家说起之前做的梦。我(洪迈)的二哥洪遵说:“那就是妙缘寺。”

      我们一行准备过桥,又下雨了,我们就想停下来,但父亲强令我们要过去。我们就怀疑那间寺院里可能有我们洪家先人的灵柩暂时存放。父亲拄着拐杖,命令一个兵卒打着伞盖。父亲过桥登岸,长兄文惠公紧跟着前行。他走在桥上,感觉桥很危险,回头看到跟来的我和二哥,叮嘱我们不要过来。我们还没到妙缘寺,文惠公的梦就醒了。

      那时,父亲是在老家鄱阳乡下,二哥文安公是在毗陵(今江苏常州),我也是在老家陪侍父亲。长兄的这两个梦无法解释。

      【祥宏点评】:侍亲,侍奉父母;未辨,指没有辨色,天还没亮,所谓“辨色”指的是在自然光状态下能够看清手掌纹路;吴国夫人,很大可能是洪迈二哥洪遵的妻子。因为洪适两位妻子:石氏封蔡国夫人、沈氏封魏国夫人;伯姊,大姐;二弟,指洪迈的二哥洪遵,对洪适来讲是二弟;洪遵(1120-1174年),字景严,洪晧次子,洪迈二哥,与兄洪适同中博学宏词科,洪遵第一状元,洪适第二榜眼,曾任礼部尚书、大金通问使、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兼权直学士院,卒谥文安,即文安公;洪皓(1088-1155年),字光弼,南宋著名爱国重臣。曾出使金国被扣十五年,坚贞不屈,艰苦备尝,全节而归,被誉为第二个苏武,归赠太师魏国公,谥号忠宣,即忠宣公;杖策,拄杖,或执马鞭;藁gǎo葬,本意草草埋葬,此处可解为暂时安葬;,追随;从内容看,也不可解,但有一点似很明确:鄱阳三洪以及他们的父亲洪皓佛缘深厚。【文言原文请见二条】全本夷坚志,点开免费听


相关故事(点击直读)陈元舆||何丞相(执中)||英州野桥||虔州城楼||回天寺钟楼-上||嵩山竹林寺

(文说明:原文电子版文字来自“中华文库”-特别致谢!再经中华书局版《夷坚志》校订;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夷坚志》简介:

宋代大文人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的顶峰。它卷帙浩繁,包罗万象,流传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700多个宋代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宝库之一。

《夷坚志》的时空观深契佛法、修证地圆融道家,与宋代文化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相一致。表面看,是一本奇人、异事、神怪大全,本质上又是最真实细腻的宋代社会生活实录,极具文献价值。

宋代社会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国人的心灵格局,《夷坚志》仿若是中国人的心灵大海。人们平时沉浮其中,茫然不觉,一旦凝神静思就会发现:

天下没有新鲜事,一切尽在《夷坚志》

随手转发,积功累德

解读祥宏谈夷坚系列之2-《夷坚志》梦境解读
参考音频:来自“宋朝一小时”音频专辑@喜马拉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