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鲁鸿武 2022-09-08 发布于甘肃

【现代汉语语法】

一,汉语基本句型结构

句⼦的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种。

二,句子的分类:

A,按结构划分:单句和复句,其中单句包括主谓句、非主谓句。

复句包括并列复句、承接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

B,按作⽤划分: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疑问句。


【主谓句】

由主语、谓语两个成分构成的单句叫主谓句。主谓句是能够划分成主语和谓语两个直接成分的句子。例如:今天‖星期六。根据充当谓语的词语的功能的不同,可以把主谓句分为三个下位句型:名词性谓语句、动词性谓语句、形容词性谓语句。

动词主谓句

动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叫动词谓语句。例如:我‖爱热闹,也爱冷静。(主+动+宾)

形容词谓语句

形容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叫形容词谓语句。主要的作用是描写主语的性质状态。如:

天晴了。吸烟对健康不利。(性质)学校里十分安静。(状态)

名词谓语句

名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叫名词谓语句。现代汉语名词性词语充当谓语是有条件的,尤其单个的名词充当谓语限制更多。

名词直接作谓语主要是用在说明日子和天气的短句中,如:今天端午节。

【非主谓句】

非主谓句是不同时具备主语和谓语,但可以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句子。如:“下雨了。”“上课了。”

名词性非主谓句

(l)名词:证件!

(2)定中短语:多好的孩子!

(3)联合短语:老张和老李。

(4)的字结构:卖菜的。

动词性非主谓句

(l)动词:听!

(2)述宾短语:到点了。

(3)述补短语:吃完!

(4)兼语短语:祝你健康!

(5)连谓短语:开窗户通风。

形容词性非主谓句

(1)形容词:好!

(2)形补短语:好极了!

特殊非主谓句

(l)副词:不!

(2)叹词:哎哟!

(3)拟声词:砰!

(4)代词:怎么啦?

主谓句与非主谓句的区别

1.表意上,省略句需要特定的语境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非主谓句无此必要。

2.结构上,省略句省略的部分可以明确地补出来,一般只有一种明确的补法,非主谓句不能作这样的补充。


【并列复句】

并列复合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并列组合而成,这些分句叙述相关的几件事情,或说明相关的几种情况,它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1)并列复句常由分句直接组合而成。(2)并列复句有时借助关联词语组合。

并列复句:既……又…… 它既不想吃饭,又不想喝水。

不是……而是……他不是生病了,而是家里出事了。

是……不是…… 他是一位老师,不是一名学生。

既……也……她既是一位老师,也是一位母亲。

又……又……她学习又好,体育又好。

也……也……

一边……一边……妈妈一边织毛衣,一边打电话。

一方面……另一方面……他差的原因,一方面是懒,另一方面是自卑心理。

也 他不哭,也不闹。

又 没过几分钟,他又发脾气了。

另外 他准备暑假补习,另外还要去旅游。


【承接复句】

又称承接句、顺承复句、连贯复句。指几个分句按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的复句。这种复句的特点是:分句成鱼贯式纵行排列,有先后之分,分句的顺序不能颠倒。承接复句有的不用关联语词,分句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有的要 ......

①司机下了车,乘客也跟着下去。

②这样商定后,他们都似乎有一种轻松感,于是便开始说起村里的新鲜事。

③他一上地面,就匆忙地赶到这院落,默默地干起了活。

④他思考了一会儿,然后又埋下头来继续写作。

⑤上班以后,首先清理卫生,关掉充好电的灯源,然后就开始在窗口收上井工人的矿灯,再把充足电的矿灯发放给下井的工人。

有些承接复句不使用关联词语,而是依靠动作或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分句的语序。

①他轻轻推开门,蹑手蹑脚地溜了出去。

②医生掏出听诊器,把冰凉的听筒贴在我的胸脯上。

承接复句的各个分句按照时间、空间或事理的顺序排列。例如:

1、以时间先后为序

①他们穿过一片枣林,走进一座大院落。

②他从包里拿出一张图纸,铺在炕上,低着头聚精会神地看着。

2、以空间为序

①大山的深处有一座哨卡,几个战士默默地在那儿驻守着。

②场院小屋的门大开着,屋里弥漫着一股火药味儿,遍地是被践踏乱了的干草,草上还有星星点点的几滴鲜血和几颗亮晶晶的手枪弹壳。

3、以事理为序

①湖水滋润着湖边的青草,青草喂肥了羊群,羊奶哺育着少女的后代子孙。

②红彤彤的太阳从东方升起,万道霞光照射大地。


【递进复句】

递进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相连,后面分句所表示的意思比前面分句更进一层。分句之间的顺序固定,不能随意变动。

递进复句必须使用关联词语。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又、更、而且、况且、何况、甚至、尤其、不但……而且、不仅……而且、不但……反而、尚且……何况、别说……连”等。例如:

观众席里坐满了人,并且连靠墙的两边通道上都站满了人。

他们都有充足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将来有一番大作为。

他不但没有完成承包合同规定的各项指标,反而使企业负债累累。

他的老脾气是知道自己错了也只在沉默中改正,何况他认为这事自己并没有做错。

递进复句与并列复句在形式上的区别主要看所用的关联词语。有些递进复句通过改变或删除关联词语就可以转换为并列复句。例如:

哥白尼的地动学说不但带来了天文学革命,而且开辟了各门学科向前迈进的新时代。(递进)

哥白尼的地动学说带来了天文学革命,开辟了各门学科向前迈进的新时代。(并列)

递进的类型

①一般递进:

复句的两个分句都表示肯定。

一般递进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而且、并且、甚至、更、还、不但/不仅/不光/非但……而且/还/也/又/更、不但/不但不... 反而/相反还'等.例如:

她产生了要向他道歉的强烈愿望,并且也想给他说些宽心的话,叫他不要太苦了自己。

有些人一到这个年龄,却变得不可爱了,甚至叫周围的人感到越来越讨厌。

小伙不但能做一手绝妙的木工活,而且还是个远近闻名的孝子。

这不仅是生活中的一种必要的关爱,而且是她在精神上所需要一个依托。

②衬托递进

前面分句表示否定,是后面分句的衬托,后面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

衬托递进关系常用“尚且、何况、反而、尚且……何况、别说……连/就是”表示。例如:

这么热的天气,大人尚且受不了,何况是小孩子?

平时的上座率就很高,何况是春节期间呢?

城里尚且买不到,乡下他哪里能寻找得到呢?

别说没有双休日,就是每天下了班都得加班,还要忙到深更半夜才能往家走。


【转折复句】

转折复句由两个有转折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个分句不是顺着前⼀个分句的意思说下来,⽽是转到相反或相对的意思上去。这类复句⼀般要⽤关联词语,可以成对使⽤,也可以在后⼀个分句单独使⽤。

成对使⽤关联词语的转折复句,前后两个分句的意思往往明显相反,转折、强调的意味⽐较重。常⽤的关联词语有“虽然(尽管、固然)……但是(可是、却)……”等。例如:

虽然我⼀见便知道是闰⼟,但⼜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了。

尽管灰姑娘连丢下⼀只⽔晶鞋都⽆暇顾及,就慌慌张张地奔出城堡,可这时魔法已经失效。

这类复句,前⼀个分句往往有让步的意思,后⼀个分句顺势进⾏转折,重点是强调转折的部分。

单独使⽤关联词语的转折复句,前后两个分句的意思虽然不⼀致,但是并不明显对⽴,说话也不着重强调这种不⼀致,转折的语⽓⽐较轻。常⽤的关联词语有“但”“但是”“可是”“然⽽”“却”等。

“基本”这个词基本有⽤,但不是到处可⽤。

在学校⾥,有些同学很“⽤功”,可是不会⽤思想。

叫我名字的陌⽣声⾳⾃然是常有的,然⽽都不是美⼥蛇。

⼈世原来有⼈世的⼤书,我却连第⼀⾏⽂字还读不懂呢。


【选择复句】

选择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选择关系的分句组成。也就是说,选择复句的各个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件相关的情况,表⽰要从中选择⼀种。

选择复句有两种。⼀种是有取舍的选择复句,表⽰对两种可能的情况有所取舍,常⽤“宁可……也不……”“与其……不如……”等关联词语。例如:

那位穷⼈是有⾻⽓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闻⼀多拍案⽽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这类选择复句强调的重点在后⼀个分句,选择的是后⼀分句的情况,舍弃的是前⼀分句的内容,表达的意思很肯定。

另⼀种是⽆取舍的选择复句,只提出⼏种可能的情况,表⽰⼏种可能性是相容的,并不互相排斥。常⽤的关联词语有“或者……或者……”“也许……也许……”有些可能性是不相容的,⾮此即彼。常⽤的词语有“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是……还是……”等。例如:

孩⼦飞也似的跑,或者蹲在乌桕树下玩⽯⼦。

也许是因为拔何⾸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井栏上跳下来罢,……

要么我们被困难吓倒,要么我们把困难搬掉。

意思是⼈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死?

这⼏句中的各个分句只表⽰⼏种可能的选择,没有⼀定的倾向性。


【因果复句】

指正句和偏句之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的句子。偏句说明原因,正句说明结果。一般是偏句在前,正句在后。因果复句分为说明因果句和推论因果句两类。

因果复句前面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分句说出结果,可分为说明因果和推论因果。常用“因为(由于)……所以……”“……之所以……是因为……”“因为”“由于”“所以”“因此”等关联词语。例如:

①因为非对称图形只有C一个,所以会被认为与其他图形不同。

②人类能够这样劳动,能够一面做,一面想,所以文化能够不断地进步。

③大家因为时常见到听到接触到,都觉得那些事物平淡无奇,不足介意。

④我总认为这个青年之所以不再迟疑而下决心结婚,是因为有一天晚上我们给他看了于勒叔叔的信。

⑤同样,一个思维不集中的人,不可以研习数学,因为数学稍不仔细就会出错。

前三句是“前因后果”:前一个分句说明原因,后一个分句说明结果;第四句是“前果后因”:前一个分句先说明情况,后一个分句补充说明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这些句子有的成对使用关联词语,有的只在一个分句中使用,都清楚地表明了前后分句的因果关系。

另一种是推论因果关系,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依据或前提,后一个分句表示由这个依据或前提推出的结论。这种结论带有主观性,可能是事实,也可能不是事实。这种关系的复句一般用“既然……就……”等关联词语来表示。例如:

①既然普洛诃尔说这是野狗,那它就是野狗。

②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

说明因果句

1.说明因果句

说明因果句是对客观存在的因果关系进行说明的复句。偏句提出一种事实情况作为依据,正句表示这种事实所必然导致的结果。

常见的关联词语有:

单用:“因为、由于、是因为、是由于、所以、因此、因而、以致、致使、从而”。

合用:“因为(因)(由于)……所以(才)(就)(于是)(因此)(因而)”、“之所以……是因为(是由于)(就在于)”等。

例如:

①由于主要人物还没到,屋里“嘁嘁喳喳”一片。

②家庭增加了一个新成员,所以三个人的情绪都很好。

③因为这草都枯萎了,所以踩在脚下更感到柔软。

④三车间之所以取得了好成绩,是由于挑选了技术最好的工人。

⑤宽带互联网与无线互联网之所以缺乏竞争力,是因为缺乏国外风险资本的支撑。

推论因果句

2.推论因果句

推论因果句的偏句提出一种已经发生的状况,正句推断出一种应该如此的结果。

常见的关联词语有:

单用:“既、既然、可见”。

合用:“既然……那么(就、又、便、则、可见)”。例如:

①既然屡次碰壁,那么就得认真反思一下自己的思路和做法。

②既然事情已经这样了,就不要再埋怨自己了。

③既然知道自己错了,便没有必要那么躲躲闪闪的了。

④他从不愿向外人吐露自己贫困的真实一面,可见他的心理负担是何等沉重!

有些因果复句不用关联词语。例如:

①村子离县城的医院太远,病人没来得及抢救。

②他优柔寡断,错失了难得的良机。

③河里结了冰,轮船开不出去了。

④你烧得这么厉害,一定是病了。


【假设复句】

假设复句,又称假设句。指分句之间具有假设关系的复句。前边的偏句提出一句假设的情况,后面的正句说明在这种假设的情况之下所产生的结果。常用“如果(假如、要是、倘若、若是)……就(那么、那就、那么就、便)”等关联词语表示。

如“如果你愿意,我就陪你去白云山。”“假如他们肯再深入地、推心置腹地跟人民打成一片,那么他们一定会写出更好的作品来。”

假设复句也含有条件关系,假设本身就是一种条件,它同条件复句中的“只要……就”一样,都是充足条件关系,因此,有人把假设复句划归条件复句,叫做“假设条件复句”。但是,它们又有不同:假设复句的偏句重在表示假设,而条件复句的偏句重在表示条件。另外,有人把“让步复句”划归假设复句。

a假设复句,例如:

①如果于勒叔叔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②假如只是埋头苦读,不动脑筋想一想,那就得不到。

③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假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④要是你选择的是B,那就恭喜你答对了。

b还有一种假设复句,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某种情况,并先退让一步,承认它为事实,后一个分句说出一个跟假设的情况不相应的结果。常用“即使(纵然、哪怕、就算)……也……”的格式。例如:

①这样的考证、新解,即使不是牵强附会,也是以牺牲诗的艺术为代价的。

②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c分类和区别

假设复句分为一致假设复句和让步假设复句两种类型。

1.一致假设复句

一致假设复句是指分句所表示的假设和结果是一致的,如果假设成立,结果就成立。

一致假设复句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单用:“就、那就、那么、那、则、便、的话”。

合用:“如果(假设、假如、假若、假使、倘若、倘使、要是、若是、若、万一)……就(那就、那么、那、则、便)”。例如:

①如果所谓集体、法人的利益总是“重如山”,个人的利益总是“轻如毛”,那么消费者永远改变不了被损害的地位。

②假如细细地闻,你就会发现酒里蕴含着一种幽幽的香气。

③要是几天不回去看看女儿,他就心慌意乱,什么事也干不成!

④倘若回到老家,这种机会几乎就是天方夜谭。

一致假设有时不用关联词语。例如:不把这件事情忘掉,你永远走不出感情的误区。

2.让步假设复句

前一分句先提出一种假设的事实,并且退一步承认这种假设的真实性,后一分句转而述说相反或相对的意思。

让步假设复句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单用:“也、还”;

合用:“即使(即便、就是、就算、纵使、纵然、哪怕)……也(还)”、“再……也”。

例如:

①你再怎么哀求,也难以打动那些人的铁石心肠。

②即使没人提醒,你也应该时时严格要求自己。

③即使理智上明知是不可能的事,至少在情感上还是要做最后的努力。

④纵然有天大的困难,也吓不倒我们。

⑤就算真的下岗了,他也可以用自己的本事去修理家用电器,养家糊口应该没有问题。

3.一致假设与让步假设的区别

一致假设与让步假设的区别在于:一致假设中条件和结果总是一致的,而让步假设则不强调一致;一致假设的偏句重在假设,而让步假设中偏句被当作一种事实陈述,假设的意味较轻。

一致假设:

①如果你不说要去,那么我也不会这么积极去。

②假如你一家一家地看下去,你便很快会发现你是进了一个迷宫。

让步假设:

①我纵然尽最大的努力,也无从传达出这些诗中的音乐美。

②即使你们都不去了,我也要去。

4.让步假设复句与转折复句的区别

让步复句与转折复句都含有转折的意味,但是转折复句中偏句陈述的是已然的、真实的事实,而让步复句中偏句陈述的是假设的事实。例如:

转折复句:

例1:尽管政府和学校采取了发放奖学金、组织勤工助学等措施,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支付学费和生活费存在困难。

例2:虽然这几年当合同制技术员,但这个职业对他来说还是充满着希望和无穷乐趣。

让步假设复句:

例3:即使我们有什么过错,他也总是能原谅我们。

例4:纵然他这次侥幸过关,他也无法闯过最后关卡。


【条件复句】

条件复句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是条件和结果的关系。偏句提出一种真实或假设的条件,正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所产生的结果。

大部分是两句都有连词。如:因为我长得帅,所以我的异性缘一向很好。

有一些只在解释条件的那一句中用关联词。如:因为我长得帅,我的异性缘一向很好。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纵”、“乃”、“即”、“则”、“因为……所以”等。

条件复句分为一般条件句和无条件句两类:

a一般条件句

偏句提出条件,正句指出这种条件产生的结果。一般条件句又可分为充分条件句和必要条件句。

1、充分条件句

偏句是正句的充分条件,正句表示这种充分条件所产生的结果。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单用:“便、就”;

合用:“只要(只需、一旦)……就(都、便、总)”。例如:

①平凡的工作只要和远大的理想结合起来,便会产生极大的乐趣。

②只要煤矿一开工资,这个城市就要热闹那么几天。

③白天晚上,只要她没睡着,嘴里就哼哼唧唧地唱歌。

④一旦掌握了要领,就很容易深入下去了。

2、必要条件句

偏句是正句成立的必要条件,缺少了必要条件,正句提出的结果就无法成立。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单用:“才、否则、要不然”。

合用:“只有(唯有)(除非)……才(否则)(不)”。

例如:

①正是有了他的帮助,萍儿才感到生活充满了希望。

②回去把你们的粮食、钱财、土地老老实实地分给老百姓,要不然绝饶不了你们。

③只有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才能把事情办好。

④除非让他亲自去解释,否则永远也别指望得到原谅。

b无条件句

偏句排除一切条件,正句表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产生同样的结果,不以偏句的条件变化为依据。

无条件句必须成对使用关联词语,常用的合用关联词语有:“无论(不论)(不管)(任凭)……都(也)(还)(总)(总是)”等。例如:

①不论处在什么厄运中,都不要失去理想!都要保持高风亮节!

②无论什么时候找到他,他总是很真诚、很热心地对待我们。

③不管穷人富人,男儿女娃,在读书问题上都是平等的。

④任凭我们怎么叫门,他都没有把门打开。

条件复句和让步复句的区分

只要能妥善保护草皮和灌木,沙丘就可以被固定下来.(条件复句) 我们即使再盖一间库房,也装不下这些稻谷.(让步复句)条件复句——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这个条件一旦实现所要产生的结果,分为充分、必要、完全等三种类型.一般用('只要.就.只有.才等词语连接) 让步复句——介乎转折和假设之间的一种复句,正句不顺着偏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转到相反的方向,同时,前面分句所陈述的又是一个假设的尚未实现或证实的事实.它包含着退一步着想的意思. 一般用即使.也. 就算.也等词语连接)


B,汉语句型(基本定义)按作用划分

      句子:带有一定的句调,表示相对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

       陈述句:用来说明事实的句子。

举例: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祈使句:用来要求听话人做某件事情的句子。

举例:请您稍等一下。

        疑问句:用来提出问题的句子。

举例:他叫什么名字?

         感叹句:用来抒发某种强烈感情的句子。

举例: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复句、分句:意思上有密切联系的小句子组织在一起,构成一个大句子。这样的句子叫复句,复句中的每个小句子叫分句。

           词语:词和短语(词组)。

词,即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法规则组成的语言单位。

短语,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一定的语法规则组成的表达一定意义的语言单位,也叫词组。

         1.问号: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举例: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

         2.叹号:①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

举例:停止射击!

                ②用于强烈的反问句末尾。

举例: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三,句⼦的组成部分

主语:

1、定义:主语:主语是句⼦中的陈述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

2、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B、⼀般表⽰谓语所说的是“谁”或“什么”。

3、符号:双⾏线═。

谓语:

1、定义:⽤来说明陈述主语。

2、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充当。B、⼀般表⽰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3、符号:单⾏线_____。

宾语:

1、定义:表⽰谓语的涉及对象、结果、处所、工具等。

2、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B、⼀般表⽰谓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3、符号:波浪线﹏﹏。

4、凡能愿动词,如“希望、想、可以、说”等词后⾯的⼀般都作宾语处理。

定语:

1、定义:⽤在主语和宾语前⾯,起修饰和限制作⽤的语⾔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名词、形容词、动词、代词充当。B、⼀般定语与中⼼词之间有“的”字连接。

3、符号:⼩括号()。

状语:

1、定义:⽤在动词、形容词谓语前,起修饰和限制作⽤的语⾔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副词、形容词、动词、表⽰处所和时间的名词和⽅位词充当。B、⼀般状语与中⼼词之间有“地”字连接。

3、符号:中括号〔〕。

补语:

1、定义:谓语后⾯的附加成分,对谓语起补充说明作⽤,回答“怎么样”、“多久”、“多少”(时间、处所、结果)之类问题的语⾔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副词充当。B、⼀般补语与中⼼词之间有“得”字连接。

3、符号:单书名号〈〉。


四,汉语语句结构有哪些?

  完整的句子结构:(定)主//[状]谓<补>+(定)宾

  如:(我们)学生||[一定][要]学<好>(专业)课程。

  定语用在主语前面,是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的中心语的。

  如:“(冬天里)的春天”

  补语用在谓语的后面,是补充说明谓语中心语的

  如:“辨认<仔细>”

  句子成分

  1、主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例如:

  (1)中国人民||志气高。

  (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2、谓语

  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例如:

  (1)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2)树叶黄了。

  (3)小王今年十六岁。

  (4)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5)明天星期日。

  (6)什么书他都看。

  3、宾语

  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例如:

  (1)什么叫信息?

  (2)门口围着一群看热闹的。

  (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4、定语

  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例如:

  (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

  (2)(三杯)美酒敬亲人。

  (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4)(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5、状语

  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例如:

  (1)他[已经]走了。

  (2)咱们[北京]见。

  (3)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一般名词不作状语。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般动词很少作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一般状语

  紧连在中心高速的前边,但表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短语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

  6.补语

  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例如:

  (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2)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得〈多〉。

  (3)他生〈于1918年〉。

  (4)他坐〈在桌子旁〉。

  (5)颜色是那么浓,浓得〈好像要流下来似的〉。

  7.独立成分

  在句子中不与其他成分(主、谓、宾、定、状、补)产生结构关系,但意义上又是全句所必需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种成分,用来表示称谓呼叫,对事物原推测、估计、注释、补充、感叹、摹拟语气等。例如:

  (1)事情明摆着,你看,我们能不管吗?

  (2)十分明显,不大大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四个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

  (3)啊,多么使人心醉的绚丽灿烂的秋色!

  (4)砰,砰,一阵枪声传来......

  充当独立成分的,有的是一个词,有的是短语,它在句子的位置比较灵活,有的在句首,有的在句中。

  8、复指成分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短语指同一事物,作同一个句子成分。例如:

  (1)先生自己也要书。

  (2)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这已经成为挡不住的历史潮流。

  (3)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丽的战斗--松骨峰战斗。

  状——修饰全句的]+(定)主+[状]谓<动补>+(定)宾+<宾补>。

  [每当有外地人来],(好客的)天津人[总是][眉飞色舞地]谈<起了>(天津的)小吃<有多么地道>


五,文库 词性概念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叹词、助词、拟声词

(一)副词

副词是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的词。

表程度的:很、最、极、挺、顶、非常、十分、格外、分外、更、更加、越、越来越、越发、有点儿、稍、稍微等

表范围的:都、总、共、总共、统统、只、仅仅、单、光、一齐、一概、一律

表时间频率的:已、已经、曾、曾经、刚、才、刚刚、正、正在、将、将要、就要、马上、立刻、顿时、终于、常、常常、时常、时时、往往、渐渐、一直、一向、向来、从来、总是、始终,永、永远、赶紧

表肯定否定的:必、必须、必定、必然、当然、准、的确、不、没有、别、莫、勿、未必、不必、不用(甭)、不妨

表语气的:难道、岂、究竟、到底、偏偏、索性、简直、是、是否、可、也许、难 怪、大约、幸而、幸亏、反倒、反正、果然、居然、何尝、其实、明明、恰恰、未免、只好

(二)介词

介词是用在词或词组前面,一起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形容词的附加成分,表示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等的虚词。例如:

表时间:从、自从、打、到、在、当、当着、于、趁、乘、随着、赶、临

表处所、方向的:从、自、打、往、朝、向、到、在、于、由、沿着、顺着

表方式、方法的:按、按照、依照、本着、经过、经、通过、根据、据、以、将、 就、凭、用、靠、拿

表原因、目的的:因、由于、为、为了、为着

表对象、关联的:对、对于、关于、替、同、与、跟、和、给、叫、让、被、将、 管、论、顺、连

表比较的:比、和、同、与、跟

表排除的:除了、除非

(三)连词

连词是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虚词。例如“和、跟、同、与、而、而且、及、以及、不但、不仅、或、或者、虽然、但是、然而、如果、即使、那么、因为、所以、因此”等。 “和、跟、同、与”四个词都有连词和介词两种用法。例如:

①我和他都去过。(连词) ②我曾经(和他)去过。(介词)

(四)助词

助词是表示附加关系或时态等语法意义或语气的虚词。常见的有下面这些:

结构助词:的(底)、地、得、所    时态助词:着、了、过、来着,    比况助词:似的

语气助词:的、了、吧、呢、着呢、嘛、呗、罢了(而已)、也好、也罢、啦,嘞、喽(陈述语气) 吗(么)、吧、呢、吧、呢、了(祈使语气) 啊(呀、哇、哪)(感叹语气)

(五)叹词

叹词是表示强烈感情或呼唤、应答的词,如“哈哈、唉呀、啊、哼、呸、哎哟、咳、哦、喂、嗯”等。

①哈哈!我猜着了。 ②唉呀!这么大的西瓜! ③哦,我想起来了。 ④喂!现在开会了。 ⑤嗯!我马上就去。

(六)拟声词

拟声词是用来摹拟事物发出的声音的词。例如:嗡嗡、哗啦啦、当当当、潺潺、叭叭、砰、呜、吱吱、咪呜等。


实词: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代词、量词

(一)名词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例如:指人的: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 。\\\\指物的: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计算机、车辆、纸张、(法律、文化)\\\\表时间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表处所的: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表方位的:上、下、前、左、右、东、南、内、外(单纯的) 以上、以前、以东、上面、东边、西边、里头、外头、中间(合成的)

(二)动词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例如:

表示动作行为: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

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

表示心理活动:爱、恨、伯、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伯、担心、讨厌      表示判断:是

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能够、会、可以、愿、愿意、肯、敢、要、应当、应该、配、值得

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开来、过来、起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主、回去,开去、过去

(三)形容词

形容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表示动作、行为的性质状态的词。例如:

表性质的:好、坏、伟大、勇敢、优秀、聪明、老实、鲁莽、大方、软、硬、苦、甜、冷、热、坚固、平常

表形状的:长、短、大、小、粗、细、红、绿、平坦、整齐、雪白、笔直、绿油油、血淋淋、骨碌碌、黑不溜秋

表状态的:快、慢、生动、熟练、轻松、清楚、马虎、干脆    表数量的:许多、好些、全部、全、整、多、少

(四)数词

(五)量词

量词是表示计算单位的词。可分两类:(1)有专用的,如: 度量衡等单位:尺、丈、升、斗、两、斤、磅、吨、分、亩、顷、刻、元、角、米 个体单位:个、位、件、本、间、把、条、根、棵、张、匹、块、片、只、架、枝、艘、辆、幅、座、句、段、篇、章、首 集体单位:双、对、副、堆、批、群、帮,班、套、串、打(dá)、伙 不定单位:些、点

(六)代词 人称代词:我、咱、你、您、他、她、它、我们、咱们、你、们、他们、她们\\\\\\\\疑问代词:谁、什么、哪、哪儿、哪里、哪会儿、多会儿、几、多少、怎样、怎\\\\\\\\\指示代词:这、那、这儿、这里、那儿、那里


《格律诗词曲联写作基础》 (079)

4.5对仗用词和词组结构:

对仗要求句式一致,结构对应,故必须掌握词和词组的结构方式。在现代汉语语法中,字和词有联系,又有区别。字是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词是最小的能够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

    汉字一字一音(单音节文字),声义相连,多半可以独立运用,常一字即一词。词分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4. 5.1词的分类:

    1、按音节划分的词:

    词按音节划分,有单音词、双音词和多音词。

    (1) 单音: 它是由一个音节构成的词,其书面形式上用一个汉字表示。如“天”、“一”、“走”、“红”。

    (2 ) 双音词: 它是由两个音节构成的词。如“国家”、“对联”、“我们”。

    (3) 多音词: 由三个和三个以上音节构成的词,在书面上是三个和三个以上的汉字,如 “收音机”、“高层建筑”、“英汉大辞典”。

    古汉语常用的单音词,现代汉语多将单音词扩展为双音词,如美一美丽;民一人民;师一老师。格律诗词、对联常使用古汉语(文言),故多采用单音词。


  2、按词的意义成分来划分的词:

    按词的意义成分来分的词有单纯词和合成词。

    (1) 单纯词:它只包含一个有意义的成分(词素)。如人、海、大。。

    (2) 合成词: 它包含两个和两个以上有意义的成分,如“人民”、“伟大”、“大众化”

    所有单音词都是单纯词,但单纯词不一定就是单音词。如“枇杷”是双单词,但它是单纯词,因它是两个字合起来才成为一个有意义的成分。音译外来词,如“沙发”、“法兰西”、“富兰克林”,虽是双音词或多音词,但每一个字只表示一个音,不表意,只有几个音合起来,才成为有意的事物名词(字),故它们仍为单纯词。    


3、合成词和组词的结构方式:

词组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合起来的语言单位。它大于词,小于句子。两个单音词组成的词组和两个词素组成的合成词,在对联中常用,故要掌握其结构方式。

    合成词和词组的结构方式 (常见的) 如下:

    (1) 联合式:又称并列式,它由同义(包括近义) 或反义的词素或词。

    构成。注:这里“式”,即系指“结构方式”。

①同义联合:

    a、名词+名词:人民、土地、门户、干戈、肝胆、杨柳、莺燕、山岭。

    b、动词+动词:吟哦、撰写、修建、学习、寄寓、降落,攻击、叱咤。

    C、形容词+形容词: 富裕、贫穷、丰富、善良、美丽、温暖、浓厚。

②反义联合:

    a、名词+名词:天地、水火、春秋、日夜、功过、恩怨、上下、东西。

    b、动词+动词: 升降、起伏、兴亡、成败、悲喜、褒贬、有无、沉浮。

    c、形容词+形容词: 高低、大小、深浅、难易、盛衰、冷暖、优劣。


  (2) 偏正式: 前一词素或词修饰后一个词素或词,前是偏义,后是正义:前者像枝叶,后者像树的根干。

    ①形容词或名词、动词、数量词、代词+名词: 大江、清江、精心、苦心、灰心、二心;小园、家园、田园、此园;大门、寒门、佛门、蓬门;我国、强国、前程、鹏程、归程、历程、征程。

    ②形容词或副词、动词+动词: 快走、徐行、疾驰、奋进、挺进、新进、并进;畅想、猜想、浮想、还想、休想;大打、扑打、痛打;高飞、纷飞、腾飞、起飞;悲鸣、轰鸣、争鸣。


  (3) 主谓式:

    前面的词素或词如同主语,后边的词素或词如同谓语;前者是被陈述的对象,后者是陈述部分。

    ①名词+动词: 沙飞、水流、花开、叶落、蝉鸣、犬吠、虎啸、龙吟、心喜、客来。

    ②名词+形容词: 心急、胆怯、年轻、情深、意切、味长、词美、国强、官清。

    注释: 有些偏正式的合成词或词组,一经词序颠倒,即成主谓式的合成词或词组 如: 大树—树大;狂风—风狂;好心—心好;贪官—官贪;强国—国强。


(4)动宾短语:

       是由动词和它后面,受它支配的词所组成。受动词支配的词叫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处所等。

如:踢/足球,写/文章。


  (5)动补短语:

        是由动词和在它后面,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词语组成。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词是补语。用<>表示补语。

如:洗的<干净>,坐<好>。


(6)介宾短语:

          是由介词和它的宾语组成,充当介词宾语的主要是名词、代词、和名词为中心语的短语。

如:把他(请来),被大家(选为班长),跟你(没关系)。


(二)词性辨析

1、名与动、形的区别:

A.名词不能重叠。(少数除外 如:人人、时时、处处、事事、家家、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里里外外,重叠后表示遍及全部、毫无遗漏。)

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跑跑、想想、讨论讨论、干干净净、高高的。

B.名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形式提问。如:国家不国家?

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走不走?好不好?

C.名词前不能加“不”(不受副词限制)如:不北京。

动词、形容词一般可以,如:不看、不吃、不好、不大。


2、动词、形容词的区别:

A.前加“很”,一般动词不能(表示心里活动的动词和能愿动词可以加程度动词)。形容词多数可以,如:很走×,很好√。

B.动词重叠:ABAB式,AA式,如:讨论讨论,看看;

形容词重叠:AABB式,AA(的)如:干干净净,高高的。

C.动词绝大多数能带宾语,形容词不能,如:喜欢(你),怨恨(他),愉快(你)×,高兴(他)×。


3、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别:

a.副词不能和名词组合,形容词可以。如:“一致的意见”,不能说“一概的意见”。

b.副词不能做谓语,形容词可以。如:“大家的意见一致”,不能说“大家的意见一概”。

c.副词除“不、也许、没有、未必、一定”等少数外,一般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形容词可以。

d.副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的方式提问,形容词可以。如:一概不一概?一致不一致?


4、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区别:

a.时间名词能做定语,如:“现在的事情”,“目前的任务”,“刚才的情况”。时间副词不能如:“正在的事情”,“立即的任务”,“刚刚的情况”。

b.时间名词做主语,如:“今天星期天”,“现在是早晨八点钟”,“近来很冷”;而时间副词不能做主语,如:“正在是早晨八点整”。

c.时间名词能同介词组成介宾短语:如:从过去、到将来、在早晨;时间副词不能同介词组合,如:从曾经、到刚刚。

d.时间名词能与“是”构成“XX是XX”的格式,如:“从前是从前”;时间副词不能。


5、有些介词与动词兼类,怎样区别:

有:在、给、叫、用、拿、比、到、让、由、朝、往、把、经过、通过。

A.介词不能单独作谓语,动词可以。所以一句话中如果有别的词作谓语(动、形),它就是介词;如果没有别的词作谓语,那它就是动词。

B.介词后面不能带动态助词“着、了、过”,动词可以。

C.介词不能重叠,动词一般可以。

如:明天我在学校等你。

明天我在家。

他在看书。

我比你高一点儿。

我们比比。

他给我买了一本书。

他给了我一本书。

别拿我开玩笑。

他手里拿着一本书。


6、连词“和、跟、与、同”与介词兼类,区别:

A.连词“和”前后的词语是并列关系,互换位置基本意思不变;介词“和”前后词语不能互换。

B.连词“和”组成并列短语后可以带“都”;介词不可。

C.连词“和”前面不能有修饰语,介词可以。

D.连词“和”不能出现在一个句子或一个成分的开头;介词可以。

如:我和弟弟都去过。

我和弟弟谈话。

和弟弟一块儿去玩的孩子都回来了。


7、兼类词: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类的特点、功能而意义上密切相关,这样的词就是兼类词。

兼类词与同形词、同音词的区别:同形词同音词意义毫无联系,是两个以上的一组词。

如:把住质量关。(动词) 把书拿来。(介词) 拿把菜刀来。(量词)

开了一朵花(名词)

花了很多钱。(动词)


☆如何辨别兼类词的词性:看它在句中的位置,起的作用。

如:大家选我当代表。(名词)

这代表大多数同志的看法。(动词)

买了一把锁。(名词)

把门锁上。(动词)

你要端正学习态度。(动词)

他坐得很端正。(形容词)

怎么多了一个人?(动词)

这里人太多。(形容词)

我们要立个规矩。(名词)

梅家的小姐很贤惠、很规矩。(形容词)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理想。(名词) 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形容词)

你快点走,跟上我!(动词)

你跟姐姐回家吧。(介词)

年老了,身体不行了。(形容词)

你怎么老哭?(副词)

他买的雨伞是白色的。(形容词)

我今天又白跑了。(副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