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有口臭吗?口腔卫生很重要,要注意心理问题

 罗医生健康说 2022-09-08 发布于广西

本文编辑:Daisy

口臭是口腔或者其他充满空气的空腔散发出难闻的气味,有的会带点酸甜味,有的则像是臭鸡蛋、腐肉、烂蔬菜、鱼臭味,或是屎味、硫磺味等各式各样的气味。

它严重影响社交,甚至还有口臭让人避让三里的说法。

图片来自网络

刚刚吃完洋葱、大蒜或韭菜的人,口中的气味将如号角般为之做前导。

生鱼片也有同样的效果,不过不是鱼肉的味道,而是白萝卜丝的问题。

如果家人和工作伙伴常和您保持一段距离,您就得考虑改变饮食或是多咀嚼新鲜的香菜及薄荷。

不要使用漱口水,因为它们大多含有酒精,会使口腔干燥,更促进口臭。

看看漱口水包装上的标示,您会发现,最畅销的品牌竟然含21.6%之多的酒精呢!

食物引起的口臭可以通过少吃脂肪而多吃蔬果(除了上述的几项之外其余的蔬菜都不会引起口臭)以改善状况。

图片来自网络

改变饮食之后口气若是仍然不佳,那么您就是真的得了口臭的毛病。

要找出它的来源,请闭上双唇并由鼻子呼出气来,若是味道不好,表示口臭不是来自口腔,而是来自体内的某处。

难闻的口气是否来自口腔,主要是看唾液的状态及其制造量。

口水虽非怪异的液体,但是功能却非常复杂。

例如它含有启动消化过程的酶它能减少食物中的酸度,帮助预防细菌过度地繁殖,流动的唾液能保持口腔的清洁及润滑,帮助食物顺利地滑入肠内。

唾液不足时,口腔内会含有较多的细菌、腐坏的食物碎粒及囤积的残屑,这些都会引起口臭。

图片来自网络

夜间睡觉时唾液减少是造成晨间口臭的主要原因

只要起床活动,让唾液开始再度流动之后,口气就会改善,尤其在刷牙后更明显,睡液的制造量会随着人的老化而减少,因此老年人特别容易有口臭。

当然了,睡眠和机体老化并非唾液减少而造成口臭的惟一因素。

其他的原因还包括吸烟、抑郁症、高血压及服用某些降血压药物、长期酚酒、某种免疫力失症(泪腺涎腺萎缩病),使用利尿剂、抗组织胺和大部分的精神药物,以及长期以口腔呼吸等。

这些都会造成口腔干燥及口臭,觉得口腔干燥的时候,可以吸一点柠檬汁或无糖的硬糖果来刺激唾液腺制造口水。

图片来自网络

不注意口腔卫生,是口臭罪魁祸首

食物陷入牙齿之间然后腐败,也会产生口臭,配戴假牙和牙套之类的牙具尤其容易让食物碎屑陷入。

此时应请教牙医如何保持口腔卫生、何时及如何刷牙和使用牙线,还有使用哪一种牙膏或牙粉比较合适。

造成口臭的其他口腔毛病包括牙齿脓舯、疱疹伤口、口腔癌、霉菌感染、牙龈病及蛀牙等等。

图片来自网络

造成口臭的非口腔毛病最常见的是窦炎、肺炎(导致的口腔恶臭可想而知)、呼吸道的任何部位(鼻子、喉咙,扁桃体或肺)长出脓肿,以及一种特别讨厌的慢性肺疾—支气管扩张。

在我的执业生涯中,碰到口臭最严重的是同时患肺脓肿和支气管扩张的病人,这种的口气,碰到一例就能记忆一生了。

胃肠道失调也是口臭的原因之一

慢性菱缩性胃炎即为例。而慢性消化性溃疡患者胃内或十二指肠内的细菌也可能引起口臭。

食道憩室形成也会造成不良的口气,因为患者咽下的食物常掉入憩室囊袋中,并在里面腐败发臭,这些囊袋可通过手术切除。

图片来自网络

有时候口臭的原因与消化道毫无关系。举例来说,肝脏衰竭的患者口气宛如腐臭的鸡蛋,肾功能严重受损会使病人口气带鱼腥味。

而血糖控制不良的糖尿病患者则发出丙酮酸的气息,带着一点甜甜的水果香味。

部分人的口臭来源于父母

有一种遗传性的代谢失调症叫做“三甲胺尿”,又名“鱼味症候群”,网上都有相关的介绍。

患者体内缺少某种消化酶来将一种蛋白质三甲胺转变成无臭的副产品,结果,三甲胺只得原封不动地被排出到尿液、汗腺和口气之中,并发出很强烈的臭味,即使将它稀释成百万分之一也一样臭。

然而讽刺的是患者好像浑然不觉,完全不受这味道的干扰。当然了,它是隐性遗传病,即是父母双方都给你提供了三甲胺尿的基因,才会得这种病。

对付这种口臭的惟一方法是少吃会被分解为三甲胺的食物,例如海鱼、豌豆、蛋黄和乳制品。

不过即使如此,您还是无法吐气如兰,因为人体由其他食物(如肝脏,燕麦、黄豆和花生)摄取的胆硷也会转变为二甲胺,让三甲胺尿患者束手无策,这种疾病儿乎无药可治。

不过我查了很多文献,服用抗生素有时候稍有助益。

图片来自网络

还有一种口臭,叫做自己认为自己有病。

部分人过度洁癖,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的人,当我们所有人都认为她没有口臭的毛病得时候,她就认为自己有口臭,这种就是口臭精神病,早一点接受精神治疗而得以痊愈了。

总之,因口臭而成为社交圈异类的人,必须少吃会引起臭气的食物。

要确定异味的来源,请做前述的闭口、鼻子呼气的测试。

如果鼻子呼出的气不臭,而口腔味道难闻,就该先去看牙医。若原因仍找不出来,再去请教您的医生。


新房装修不满1月,女子入住诊断肾病综合征,这些肾病风险需警惕

慢性肾脏病有什么表现?日常哪些行为或 事物最伤肾?医生告诉你

悄无声息的慢性肾脏病,当代健康隐匿杀手?真不是虚惊一场

吃什么食物最护肝?看完这篇就知道了

妈妈,我不想透析!一个七岁小男孩的呐喊!

-主编-

外科医生,中国抗癌协会会员、中国科协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会员,在多个新媒体平台发布多篇健康科普作品,认证知名健康博主,微博金V博主、“青云计划获奖者”、“健康真相官”。单条健康科普微博阅读626万,全网作品阅读量超亿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