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经指南:临床孤立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

 goodluckchao 2022-09-08 发布于广东

导读
临床孤立综合征(clinically isolated syndrome,CIS)指患者首次出现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炎性脱髓鞘事件,引起的相关症状和客观体征至少持续24 h,且为单相临床病程,类似于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一次典型临床发作,但尚不能诊断为MS。如果患者随后被诊断为MS(符合空间和时间多发性,并排除其他诊断),CIS就是该患者的第一次发作。临床上典型的CIS可表现为幕上、幕下(脑干或小脑)、脊髓或视神经受累所引起的临床症候,可以是单部位或多部位受累。

CIS属于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disease,IIDDs)的一种。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2~3倍,好发于20-50岁。约60%-70%患者经过若干年可转归为MS,高达85%的MS以CIS起病。因此,对于CIS应综合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等信息,及早识别其向MS转归的危险,进而制定有效的急性发作期治疗和可能的疾病修正治疗(disease modified therapy,DMT)方案以缓解症状、缩短病程、控制疾病进展,并改善预后。

指南/共识制定专家委员会成员

(按姓氏拼音顺序排序)

卜碧涛(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常婷(唐都医院)、陈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成江(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段瑞生(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冯慧宇(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冯娟(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付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管阳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郝峻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侯世芳(北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黄德晖(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金涛(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金薇娜(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李春阳(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李晓玲(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刘洪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建国(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刘明媛(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龙友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马洪山(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戚晓昆(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邱伟(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全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施福东(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檀国军(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唐玉兰(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汪鸿浩(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王化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佳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王胜军(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徐雁(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徐竹(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杨春生(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杨春晓(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杨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张存金(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张美妮(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张勤(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张旭(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赵奕楠(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官恩(天津市环湖医院)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22年4月第55卷第4期

者: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免疫学组潘静 张超 杨春生  执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