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年轻人大多都不知道何为“的确良”,可家里的大人和老人们,对此可是再熟悉不过。你问上一嘴,没准他们能还兴致勃勃从衣柜里给你翻出一件“的确良”来。 放眼现在看来,款式和布料都不稀奇。可在当时,穿上一件“的确良”上大街,那就是大街上最靓的崽。 最初的“的确良”那可只有知识分子和干部家庭才穿得起,那会的棉布料大多是黑白灰三个色,既单调还很容易破口子。 而“的确良”颜色鲜艳、版型挺括,最关键是它还不起皱穿不烂,立马在布料市场里脱颖而出,一出世便刮起了一阵潮流之风。 在“的确良”风流行的前期,它也是军队特别指定的服装用料。那会的很多年轻人为了穿上这身帅气又时髦的衣服,纷纷去选择当了兵…… 然而红极一时的“的确良”却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它究竟去了哪里? “的确良”如今的时尚界早已做到“百花齐放”,街上琳琅满目的服装店和便利的网购让我们买到漂亮衣服变得很简单。 走在街头,各式各样的穿搭让人赏心悦目。连四十年前有些磕碜的补丁竟也成为了如今的一种时尚,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年轻人早已实现了穿衣自由。 可把时间倒退回七八十年代,在那个“一布难求”的年代,想要穿一件漂亮的新衣服是一种很奢侈的想法。 就在全国人民都在为穿衣发愁时,“的确良”出现了,它满足了这个奢侈的想法。 “的确良”在当时的时尚界可谓是第一宠儿,穿在身上不单单是一件衣服,穿得是一种新青年的面貌,穿的是潮流,穿的是自信。 “的确良”的横空出世,真正引发了国人在服饰上的革命。“的确良”是上个世纪潮流的符号,是那个时代最洋气的标志。 布票时代布票,听起来已经很遥远了。那会儿的一张小小布票,默默地影响着全国人民的审美观。 新中国成立之初,工农业基础薄弱,所有人清一色都穿的是棉布衣裤。有限的土地顾得了吃,就顾不了穿,纺织品非常紧缺。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样实用主义的穿衣习惯贯穿了很多家庭,穿新衣裳那是极其奢侈的,大多数年轻人不是拾父母穿旧了的,就是捡哥哥姐姐穿小了的。在青春洋溢的美好年纪,身上总是着着一件不符合年纪的旧棉衣。 而这样的棉衣经常动不动就咧开了口子,只能用补丁不厌其烦地一次次缝上,似乎把自信的笑容也给缝合上了。 以至于到现在,经历过布票时期的老人们依旧习惯过着节俭的日子。哪怕生活条件好了,也舍不得为自己添置一些新衣裳,对于他们来说,缝缝补补就是一件新衣裳。 在他们的记忆里总有这样一幅心酸的画面:半夜迷迷糊糊醒过来,总看见母亲在微弱的灯光下一针一针地缝补着衣服。 1972年5月,一支外国摄影队来到了上海,用镜头记录了50年前上海的南京路和外滩的过往行人。 与如今的新潮和繁华不一样,当时的上海市民着装非常单调。他们无一例外穿着黑白灰的服饰,衣服上最显眼的“装饰”便是那一块块的补丁。 那些补丁仿佛苦难生活的印记,牢牢地贴在衣服上,也牢牢地印在了心里。 他们有着年轻的脸庞,可望向镜头的眼神却显得有些黯淡。或许是因为这台陌生的机器,也或许是因为身上的衣服不太美观。 这并不奇怪,当时大家的日子普遍都过得有些紧巴巴。而且买粮靠粮票,买布靠布票,光有钱没票也是啥都买不来的。 当时的布票可比粮票还要紧俏,每家每户需要的布料都需要特定的布票购买,一人一年只能限购三尺布料,勉勉强强做成一件衣服,最困难的时候只能购买2尺6寸,这仅仅只够做一条短裤。 可惜好不容易到手的棉布却如此“脆弱”,做成的棉衣容易破不耐穿,家家户户都在为穿衣服发愁。 这一切的苦恼也被伟人看在眼里,毛主席对着周总理说:“我们能不能也搞点「不用从土里长出来的布」?不要让咱们老百姓穿衣服穿得这么千辛万苦。” 而这个时候,“的确良”出现了。它就是「不用从土地里长出来的布」。 艰难诞生“的确良”是化学纤维的一种,在50年底已经在国际上流行了起来。 “的确良”是美国涤纶「dacron」的商品名,化学名称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聚酯纤维的一种。 它在中国市场的第一个名字叫做——的确靓。 因为最早是在香港、广东等说粤语的城市上市,所以就被粤语音译成了——的确靓。而它也确实配得上这个名字,颜色鲜艳、布料挺括,最关键是它耐磨耐穿不变形。穿在身上的确很“靓”,比以往的粗布麻衣美观不少。可这玩意毕竟是进口的,虽然它不需要通过布票购买,但是不菲的价格还是让大多数家庭望而却步。 在六十年代,“的确靓”引进了内陆市场。那是的粤语并不像现在这么普及,内陆人不知道靓为何意,穿来穿去就把名字传成了好记的“的确凉”。 虽然名字里有个“凉”字,可它并不是什么冰丝面料,它看起来凉爽,穿在身上却一点也不凉快。它最大的缺点便是“你热它热,你冷它冷”,穿着它,真的叫做冬不暖、夏不凉。 可就是这样有着显著短板的面料,却仍然成了当时服饰界炙手可热的明星。因为在那个穿衣困难的年代,在老百姓的眼里,穿不烂的就是最好的。 这样一款经得起拉拽、经得起洗晒的面料依然打动了人们的心。于是改来改去,国人给它最后敲定了名字——的确良,将凉爽的凉改成了良好的良。 这一抹明亮鲜艳重重地打在了老百姓的审美上,给沉闷、单调的苦日子也带来了一丝色彩。 到了60年代,“的确良”开始在京津沪小规模地生产,毕竟那会还没有从石油到化纤的生产能力,只能依靠进口,所以价格比较高昂。可依然挡不住百姓对它的喜爱,一路火到了北方。 而它的流行也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这不就是他一直想找寻的让百姓穿衣不困难的布料吗? 1971年,毛主席来到南方视察。一间小小的商店竟挤满了年轻女孩,她们不远千里赶来排队数小时,只为了购买一件漂亮的“的确良”。 服务员向他们介绍到:“这个布不论是做衣服还是做褥子都特别适合,质地轻薄不会坏,还彰显着青春,就是太紧俏了,每天到的货一早就被抢光了。” 询问了价格才知道,这布料并不便宜。可毛主席看着年轻女孩们穿上“的确良”后欣喜的脸,心里也欢喜。 于是毛主席特意去见了纺织厂劳模黄宝妹,当时的画面时隔多年依然深深刻在黄宝妹的心里。毛主席亲切地和黄宝妹握手,黄宝妹有些紧张,她看着毛主席居然穿着一般的面料,领口处还起了毛,原来高高在上的领导人竟也和普通人一样穿着普通的面料。这一刻,她心里泛起了酸楚,眼泪立马涌了出来。毛主席则拍着她的肩笑着说:“你身上可是有责任的,要让我们全国劳动人民都穿上衣服。” 毛主席回京后第一件事便是和周总理商讨如何为人民解决穿衣困难的问题,于是他们一起提出了大量生产“的确良”的想法。“百姓喜欢,我们就自己生产,大量的生产。” 当时面临着没有自己生产化纤涤纶布的技术能力,只能通过在秋季交易会上向外经贸部驻港机构提出引进一些国外的原料。 在20世纪79年代,国家投资了四大化纤基地,并经过多方论证,最终决定将最大的一套化纤项目建在了辽宁。 当时只要一踏进辽化工地,就能听到这样洪亮的口号:“只要骨头不散架,就要拼命建辽化!” 而提出这个口号的人是辽化建设301部队26分队的副排长黄雪官,他不分昼夜地为辽化事业做出奉献,只为了实现让全国劳动人民有衣可穿。 1973年,黄雪官的胃病已经恶化到动了三次手术,无论身边人如何劝,他依然拖着孱弱的身体组织工人们进行生产。 1975年,多次手术已经让黄雪官苦累不堪,可每当他想起辽化厂的建设正处在最紧张的关键时刻,医院的床仿佛针板一样令他坐立难安。于是他多次恳求出院,要求立刻归队。医院方面既担心他的身体,又被他的执着打动,最后只得在出院证上写下了“全休治疗”。 像他一般的建设者们数不胜数,他们怀揣着滚烫的热情,响应国家的号召,奋不顾身地投身于辽化的建设中,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 1979年1月,辽阳石化纤维厂指出了第一批涤纶短丝,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自主研制的“的确良”材料终于宣告问世,它的背后,藏着太多血和泪的故事。 当时仅仅辽阳石化这一基地每年生产的化纤原料,就相当于430万亩棉田的棉花可制成的布匹量。这是相当惊人的数字,如果全部用来生产“的确良”的话,全国人均七尺步也能达成。 让全国劳动人民穿上新衣服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在领导人的英明决策和无数个黄雪官的奉献下,真正实现了“的确良”自由。 它不再是奢侈品,它褪下高贵的标签彻底走进了百姓的生活里。 潮涨在单调的岁月里,自由和张扬的审美追求也被现实压抑着,直到“的确良”的出现。 这一股新潮的“的确良”风顿时席卷了大江南北,浓烈的色彩狠狠地冲击了当时国人的审美。 它还在军队里掀起了一股时尚浪潮,此布料耐穿耐磨还不起褶子,既符合军装的实用性,而且美观,更能体现军人的精神风貌。 年轻的小伙子穿着军绿色笔挺的军装,看起来各个英姿飒爽。当时的国内还刮起了一阵“参军热”,不少小伙子参军不仅仅是因为爱国,也想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帅气军装。 而女孩们自然是爱美的,短短几年,街头清一色的黑白灰早已替换成了靓丽的“的确良”。 精致的女孩们穿着用“的确良”缝制的小碎花或者棋子格裙子,虽然料子有些闷热,可她们神采奕奕的样子,仿佛将整个夏天都穿在了身上。 年轻人们穿上色彩斑斓的“的确良”,充满着朝气和生命力,也象征着祖国在蓬勃地不断发展。这件薄薄的“的确良”不单单只是一件衣服,更是一种自信。 这个风刮过了城市也刮到了农村,即使做农活有些不透气,可他们依然爱不释手。穿上“的确良”,就和城里人一样洋气。 到如今,打开家里老人的衣柜,兴许还能发现那么零星几件“的确良”,款式和颜色早已不再时髦,依然舍不得丢弃。它仍然笔挺地挂在衣柜里,承载着那个时代独有的记忆。 潮落随着国家的高速发展,化肥农药等生产体系逐步完善,农业发展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被冷落的棉布产量也在不断提高。 慢慢地,棉布不再那么紧缺,产量和质量已达到能满足全国人民的需求。 国家根据实际成本的变化,连续两次大副下调“的确良”等化纤织品的价格,随之而来“的确良”高高在上的地位也开始逐渐下跌。 1983年12月,政府宣布全国不再收取布票,次年,布票也不再印发。长达30年的布票时代,终于画上了句号。而属于“的确良”的黄金时期,也在渐渐地消失。 这是为什么呢?市场经济的背后是生产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越来越好,自然在穿衣用度上有了更多的选择和考量。 “的确良”仿佛是一个绣花枕头,貌美却不中用。 “的确良”遇热则热,遇冷则热。闷热的夏天它黏糊糊地粘在身上,混着汗水的面料让人更加火辣辣。而在雨天更是让人难堪,雨水浸湿后“的确良”更是紧巴巴地贴在皮肤上,看上去仿佛过了一层半透明的塑料布,肌肤若隐若现。不但没法抵抗寒冷,还徒增了走光的风险。 于是曾经独占鳌头的它,早已不是百姓们的第一选择。90年代之后,人民逐步迈进小康,生活条件越来越好。 人们的审美也随着生活状态而发生改变,既要风度、也要温度。曾经被冷落的棉质衣服,又再次受欢迎了起来。而且更浮现了很多新型面料:涤棉、牛津纺、丝绸、绒布格等,“的确良”的地位早已被取代。 “的确良”真的消失了吗?其实它没消失,它只是再次用回了最初的名字——涤纶,也叫作聚酯纤维。即使在现在,仍然有很多类型的服装会用到它。 只不过那个穿衣困难的年代随着“的确良”这个名字一起消失了,它成了一种记忆、一个时代的符号,也对国内当时的时尚和审美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相信每一个朋友都有这样一位妈妈,她总能用手指轻轻一搓就能判断面料的好坏。一晃眼,距离“的确良”时代已经过去了40年,我们早已不再只追求好看,更追求舒适。于是兜兜转转,当年被冷落的棉布已成为服装界的主流。 而被人们遗忘的“的确良”也在默默地改良自己,它现在会和棉、麻、丝等材质混纺,组成新的布料材质。这样的合成面料兼具了纯棉的舒适也保留了“的确良”挺括的质感,它也随着新中国进步的脚步变得更加优秀。 时尚总是一个循环,曾经寒酸的补丁如今也成为了一种小众的时尚,也许过几年,“的确良”又能再次引领潮流。 的确良就像是一面镜子,它反射出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 它在中国人民穿衣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又在穿衣自由的今天渐渐地“隐退”。从无到有、由盛转衰,她代表的是中国人民生活质量上的跨越,从困苦到温饱,再从温饱走向小康的生活品质追求。 “的确良”消失了,可却是件好事,代表人民生活越来越高水准、越来越进步。 2022年的街头,不再有满街“的确良”的风景,也不再为穿衣而发愁。 在穿着得体的前提下,如今的人们都能自信地穿上自己喜欢的衣服,表达自我,也是一种自由。
|
|
来自: 精华1mcnocvnyq > 《时尚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