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汽车行业2022年中报回顾及展:何妨吟啸且徐行

 wupin 2022-09-10 发布于湖北
2022Q2,汽车行业收入和业绩承压,主要系4-5 月新冠疫情的影响。但Q2 以来,新能源渗透率仍在持续提升,同时自主品牌加速向高端价格带渗透,智能化军备竞赛正在加速。我们继续看好当前汽车行业的投资价值,维持板块“强于大市”的评级。板块的估值修复的行情已经基本结束,以盈利驱动的盈利修复即将接力,近期建议投资人重点关注下半年可能会超预期的三个方向:(1)中国汽车出口加速带来的产业链盈利中枢上移;(2)混动化加速推动自主品牌对合资品牌实现全方位反超;(3)大宗原材料成本下行带来的整车和零部件产业链的盈利空间释放。

       乘用车&经销商:Q2 最差时间已经过去,Q3 是行业的高β窗口期。2022 年二季度,我国实现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474.7 万辆(同比-1.3%,环比-12.9%),零售销量408.9 万辆,批发出口49.3 万辆,零售+出口合计458.2 万辆。乘用车销量同环比仍有小幅下降,主要由于疫情的扰动。2022Q2 乘用车板块10 家A 股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8.9%,同时归母净利润同比-19.6%,基本符合预期。近四个季度行业毛利率中位数分别18.7%/17.3%/18.6%/18.2%,Q2 盈利小幅承压。我们认为,9-12 月汽车产销将大概率保持较大幅度的正增长,行业盈利能力也有望明显环比改善,我们持续看好汽车板块的基本面改善的向上弹性。

       商用车:多因素致商用车销量承压,静待稳增长政策下的行业回暖。21 家A 股上市的商用车公司在2022Q2 总计实现收入约990 亿元,同比-32.4%,环比+3.0%;合计贡献归母利润7 亿元,同比-82%,环比-30%。Q2 行业企业利润下滑幅度较大,其原因主要包括:车辆保有量较高、终端运价不佳、2021 年国五车辆抢装、多地疫情的散发。分拆来看,重卡/轻卡/客车行业销量Q2 同比分别为-71.1%/-38.1%/-39.3%。根据我们的产业链跟踪,在疫情散发等因素影响下,商用车行业Q3 仍面临压力。但随着疫情的逐步有效控制、国家稳增长政策发力,行业销量有望逐步回暖。国六排放技术难度大,对车辆和发动机的可靠性、稳定性、寿命、售后要求更高,头部企业有望在国六时代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竞争格局的优化将是未来商用车板块的核心投资主线。

       零部件:Q2 承压,拐点已至,下半年值得期待。2022 年第二季度,汽车零部件板块180 家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878 亿元,同比-2.8%;实现归母净利润99 亿元,同比-20.5%;毛利率中位数19.8%,同比-2.9%。4/5 月份国内局部疫情导致上汽大众等下游主机厂产量严重下滑,板块供应商产能利用率有所下降,因此成本端依旧承压。材料端,Q2 原材料价格及运价高位回落,四季度有望继续下行;芯片端,交货周期有所延长,三季度开始企稳,四季度有望缓解。因此我们认为,零部件板块或在下半年迎来拐点,带动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回升。二季度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提升,同时自主品牌加速向高端价格带渗透,智能化配置“军备竞赛”愈演愈烈。我们继续看好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和智能底盘的大趋势下带来的中国优质零部件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两轮车:Q2 业绩出色,电动两轮车有望继续超预期。2022Q2,行业10 家A股企业实现营收208 亿元,同比6.8%;归母净利润17 亿,同比+27.2%,业绩表现出色。分拆来看,电动两路车头部企业通过产品结构升级,单车净利润快速提升。展望行业后续,Q3 作为电动两轮车旺季,根据行业经验,销量占全年40%左右。考虑今年7、8 月终端水平+去年Q3、今年Q2 低基数,我们认为主要企业的Q3 业绩同、环比增速将进一步超预期。大排量摩托车板块Q2 单月销量持续破新高,其中7 月实现销量6.2 万辆,同比+85.8%。我们认为,不断提升的整车研发生产能力、快速的市场响应能力和性价比&渠道优势正帮助自主品牌建  立护城河。受北美高库存、欧洲上游零部件缺口的多重因素影响,电踏车板块业绩与估值双双承压,考虑到赛道自主品牌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以及Q3 成本端环境改善和去年同期低基数,我们预计交易三季报预期阶段会出现投资机会。

       风险因素:全球疫情的不确定性;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相关产业政策不达预期的风险;全球流动性不及预期的风险;缺芯导致整车出货量不及预期的风险;需求放缓的风险;关键材料大幅涨价的风险;自动驾驶事故导致相关企业估值大幅下降的风险;智能汽车数据隐私管理不足的风险;动力电池产能不足的风险等。

       投资策略:近期汽车板块受外部因素影响出现较大程度回调,但我们仍然看好板块在Q3-Q4 的销量持续向上的趋势和盈利弹性。除了我们持续看好的电动化、智能化等长期趋势外,近期建议投资人重点关注下半年可能会超预期的三个方向:(1)中国汽车出口加速带来的产业链盈利中枢上移;(2)混动化加速推动自主品牌对合资品牌实现全方位反超;(3)大宗原材料成本下行带来的整车和零部件产业链的盈利空间释放。板块的估值修复的行情已经基本结束,以盈利驱动的盈利修复即将接力,而以上三个方向都有望助力板块的盈利实现系统性修复。疫情的扰动不改智能电动车产业长期发展趋势,我们建议关注以下三类投资机会:1. 电动车销量正在快速提升,规模效应正在加速显现的整车企业:理想汽车、蔚来汽车、小鹏汽车、比亚迪(A+H)、吉利汽车、长城汽车、广汽集团(A+H)等。2. 电动化、智能化趋势中的高确定性的零部件供应商,特别是特斯拉和蔚小理的核心供应商:经纬恒润、拓普集团、文灿股份、保隆科技、德赛西威、中科创达、华阳集团、伯特利、新泉股份、旭升股份、隆盛科技、科博达、中鼎股份、均胜电子等。3. 受益于竞争格局优化,盈利能力处于上行通道的细分市场龙头:福耀玻璃、星宇股份、继峰股份、双环传动、菱电电控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