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增强美术史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 全文阅读

 m175 2022-09-11 发布于黑龙江
    要:

美术史课程是高校美术专业的基础理论核心课程,在美术学科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可是美术学科专业的学生们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却远没有像对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那样重视。这其中固然有学生自己的原因,但是教师的教学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果教师的教学能够抓住学生的心,那么他们也一定能够把这门课程学好。文章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对如何增强美术史课程的吸引力,提一些个人的看法。

美术史是历史长河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伴随着人类文化的发生发展而不断前行。其内容博大精深,涉及面极广,经济、政治、军事都会对美术的发展产生影响,心理学、教育学、文学、音乐等学科也都会对美术内涵的深化产生作用。美术本身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美术家和美术流派,也产生了很多的美术思想、美术现象与艺术浪潮。美术史课程作为美术学科的基础课程,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建立良好的知识体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美术史的知识点多且杂,如果不是对美术理论研究有比较高的兴趣,那么学生学习起来就比较枯燥乏味。如果任课老师的教学方法再比较陈旧,使用老学院派或者是用对美术理论专业学生所使用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也会丧失学习美术史的积极性。这种情况的结果,就是美术史课程失去了它所应该有的魅力,进而影响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如何增强学生学习美术史课程的积极性,成为了美术理论课程授课教师面临的一大问题。

一、增加实践应用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

理论课的课堂一定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正常的课堂知识教学,二是课外的实践活动,这两者要进行有机的结合。因为美术史教学不能单纯只讲美术发展史、美术家和美术作品,还要通过这门课程使学生学会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鉴赏美术作品,去了解当代美术发展的趋势,去解决碰到的美术问题,要使学生善于捕捉新鲜的事物充实自己的创作等等,而这些是在正常的课程教学中做不到的。因此,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之外,我们有必要把学生带出学校,进入美术馆、博物馆,参观一些历史名迹,将课堂知识与现实对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固有知识的印象,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看似比较枯燥的知识。

没有学生愿意一直待在教室里学习死知识,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既有利于增加美术史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理论课程的教学一定要适应学生的学习习惯,要找到学生的兴趣所在。学生需要得到哪方面的训练,加强哪方面的知识,我们的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就应当向哪方面倾斜。

二、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教育者经常会有一些疑惑:一些我们认为教学能力有问题的老师在学生眼里是完美无缺的?一些我们眼中的好老师,学生偏偏认为他很差?有的老师明明教学水平很低,但学生就是爱听他的课?有的老师是我们公认的上课非常好的教师,学生为什么偏偏不爱听他讲?在课堂上,教师认真严肃地想把自己知道的一切知识都灌输给学生,可是学生偏偏不买账,而在上专业技能课的时候换另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很快就能与学生融洽起来,同样也能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原来,“学生眼中的老师”和“老师眼中的老师”并不是一回事情。老师眼中的好老师未必就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教师总是自以为自己很懂得教学,但其实并没有读懂学生。而教师自以为理解了学生,其实只是自以为读懂了学生,而并没有真正认识到那个学生的需要,所以,教学效率就会打折扣。而教学设计,也会因此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理论课教师往往会因为自己的理论专业出身,对美术理论有着一种天然的敬畏,进而理所应当地认为理论的教与学就应该是严肃的。但殊不知,这些学生并不是理论专业的,他们想要的是沟通与交流。整天都想改变课堂,可就不想改变自己;可不改变自己,又怎么可能改变课堂呢?因此,在美术史的课堂中教师应该用心塑造一个“学生眼中的我”,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尽管可能会有一些缺陷,但只要一心为学生着想,“以生为本”,那么,美术史教学自然会很轻松地吸引到学生。

三、引导学生的相比学会自学

大学的学习与中学有着很大的不同,知识内容更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的要求更高,学习方法更多也更开放,这就需要学生能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因为大学的老师在课堂上只是讲框架、讲重难点,将老师自己认为的重要的知识讲给学生,而很少像中学老师那样面面俱到。很多知识都需要学生能够自己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去钻研那些在课堂上老师没有讲到的知识与问题。但是这种学习方式与习惯恰恰是学生不具备的,尤其是学生对于当今学术界所提出的新问题、新观点以及新的研究成果都很少关注。学生“重技轻理”的思想非常严重。对于专业课,兴趣非常高,对于理论课,尤其是美术史这样的课程,他们会认为所学的知识都是既定的概念,只要回去背就行了,宁可多打几分钟游戏,也不愿意花费脑力去研究怎么学习。

有学者对知识的更新速度进行过研究,认为在当今这个信息社会,人类的知识每隔三年左右就会有一次革新,并且知识量会至少翻一番。在美术史届,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先进,美术考古的成果更新非常快,给美术史的研究带来了很多新的内容。而如果学生在学校没有能够学会自学,没有养成自学的习惯,那么将来出了学校进入社会,将会举步维艰。因此,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课堂上,我们要经常引入当今美术理论界在某个知识点的最新研究成果,要引入最新的美术考古报告,有时候还要留下一些模棱两可的与学生普遍观点不同的概念来吸引学生进行课后求证与讨论,而不是死记硬背课堂上所讲的内容,要使学生学会有选择的主动吸收有用的知识。

四、重视接收各方面的反馈来检验教学效果

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应该是直接就用的,而这些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是否有用,不是老师说了算的,这需要社会实践来证明。最好的方法就是联系已经毕业的学生询问他们的近况,从侧面了解自己所讲授的课程内容对他们是否有用。笔者从教十三年,接触了十二届的毕业生,这些学生多数走上了教师的岗位,当然,也有做生意的、考上公务员的、考上研究生的、做职业美术家的等等,令笔者感到欣慰的是这些学生对于在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的认可度是非常高的,说明在课堂上对于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取舍是正确的,抓住了学生在社会中的实际需要。这样做会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就是一定要随时关注学术动态,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美术理论知识的需要。要做到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

五、“以生为本”,以身作则

新的教学改革强调要将教师本位转为学生本位,教师在课堂上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意识,因为理论类课程的课堂教学很容易出现教师满堂灌的情况。因此,理论课教师一定要转变思想,建立起和学生平等和谐的关系,多与学生沟通互动,与学生融洽相处,只有学生喜欢老师,课堂教学的效果才能显现。

美术史课程的主讲教师,在美术史的课堂中,绝不能拿含混不清的概念讲给学生,更不能歪曲历史,要保持客观对待历史的态度,不能带有个人主观色彩,治学一定要严谨。理论课老师要有能够使学生敬佩的渊博的知识、良好的人品以及严谨的作风,因为学生的可塑性都是很大的,在其成才的道路上,老师往往是模仿的对象,教师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一名教师,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以增强美术史课程的吸引力。

六、加强教学内容的建设,突出校本特色

在注重美术史课程基本内容、基础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结合本地美术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课程教学中开发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教学内容,增强课程的内涵建设,变被动模仿为自主教学。强化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这就需要教学单位对教学资料有充足的准备。现在各高校美术学科的教学资料建设,无论是图书还是影像资料往往是以美术技法类为主,理论类的资料非常少。而美术史课程的教学需要大量的美术历史资料,包括图片、高仿临本、美术考古成果汇集以及各种影像资料,这就需要美术史课程的任课教师做大量的工作来完善教学资料库的建设,为课程教学建立厚实的教学资料后盾。

七、改变成绩评定方式,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

美术史课程的考核一般是与其他理论课程一样,以卷面分数加平时分数来进行考量。但是这样的作法容易使考核流于形式,学生往往死记硬背,上课不听讲,考前搞突击,甚至铤而走险选择作弊。这样的结果肯定就是学生对美术史课程的学习没有兴趣,学习态度肯定不会很好。因此,笔者认为,通过试卷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是必要的,但不是绝对的,应当加入实践应用的部分。用来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的卷面考试成绩只占四到五成,剩下的则通过学生的平时学习情况来确定分数,包括课堂的发言以及课后与教师就课堂中的知识进行讨论的情况,这项可以占到成绩的30%,还有20%则来源于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看学生是否能够将理论学习应用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甚至是写出带有自己的思考观点的文章来。教师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不但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也能促使学生对死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增加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总之,对于美术专业的学生来说,专业理论课程是最难学的,对于老师来说,理论课程也是最难教的。老师只有真正认识到学生的需要,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强压强灌式的教学在现代美术学科理论教学中已经完全不适用了。要想做好美术史课程的教学工作,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