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就是,不仅不罚,反而还赏。 1900年6月,慈禧太后向十一国列强宣战,同时,将宣战诏书下发各省,命各省督抚迅速组织兵力进京勤王。 但各省督抚对诏书的反应,大大出乎慈禧的意料之外。 首先,邮政大臣盛怀仁直接扣押了宣战诏书,只给各省督抚过目,同时电告督抚们不要服从此命令。 紧接着,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则是对外宣称,“此乃乱命,粤不奉诏”。 之后,以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袁世凯等人为主的几个省份组成联盟,统一战线,均公开表示坚决不奉诏。 这便是清朝历史上著名的“东南互保”。 东南各省的这种做法,无疑是跟打慈禧的脸差不多,并且督抚们当时的作为,毫不夸张地说就等同于是“公开抗命”。 那么,在八国联军撤走后,慈禧是如何对待公然违抗诏命,不进京勤王的东南各督抚呢?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慈禧不仅当做啥事没发生,甚至还奖赏了他们。 比如两广总督李鸿章,就在事后不久,改任直隶总督,并兼任北洋大臣,全权代表清廷北上与列强谈判。 还有当初提出“坐拥东南,死不奉诏”的湖广总督张之洞,同样在事后被慈禧委以重任,甚至在慈禧病逝前夕,他已经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 除了他俩之外,剩余几个也都没有遭到慈禧的任何处分。 并且,像闽浙总督许应骙,虽说在慈禧回京一年后被罢官,但却是因为其他事情,与东南互保完全无关。 还有安徽巡抚王之春,则是在慈禧回京五年后被罢官,同样也和东南互保没有关系。 也就是说,慈禧对于东南各省督抚拒不奉诏的做法,并没有因此而惩罚他们,而是轻易地就将此事给揭了过去。 要知道,慈禧可不是什么大度的人,但她为何会在东南互保这件事上,表现得如此宽容呢? 结合当时的形势,慈禧之所以会选择“宽容”,主要有三个原因: 这个合情合理且合法,是建立在一定的前提之下的。 最开始,慈禧在下达宣战诏书时,东南各省的拒不奉诏,以及组成东南互保,其性质确实是公然抗命,相当于背叛了大清朝。 但为了给自己留个后路,同时也为给东南互保找个理由,因此当时李鸿章等人,耍了一个心眼。 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李鸿章的那句“此乃乱命,拒不奉诏”,这句话看似简单,但背后却有着很深的意思。 什么叫做“乱命”?按照通用的解释,所谓乱命,是指人在神志昏迷时留下的不合常理且悖谬的命令。 而李鸿章用这个词语所想表达的意思,就是说慈禧下达的所谓宣战诏书,是在神志不清的情况下下达的。 那么,为什么慈禧太后会“神志不清”呢?自然是有人进谗言“蛊惑”或者胁迫了慈禧太后,才让她下达了这个诏书。 至于说是谁蛊惑和胁迫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李鸿章这么一说,无疑就给自己留了一个退路,是进是退,皆能自如。 而在李鸿章表明态度之后,剩余的几个督抚也纷纷领悟了其用意,均表示宣战诏书是乱命,是伪诏,因此拒不奉命。 这里的重点就在于,包括李鸿章、张之洞以及其他几个督抚在内的所有人,自始至终都没有说是不听从慈禧太后的命令,而只是说不奉所谓的“伪诏”。 而奥妙就在这里,即便是日后慈禧针对此事进行清算,那这些督抚大可以说自己不奉命不是不听太后的,而是怀疑太后被人误导,做出了错误的决定等等。 如此一来,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自己的罪责,甚至推个一干二净。 并且,到了八国联军杀进京城后,李鸿章北上与八国联军谈判,在谈判桌上他极力声明,称大清朝之所以会下达宣战诏书,与慈禧太后没有关系,主要是她受了蒙蔽和胁迫,不得已之下才会这么做。 靠着这么并不算太高明的说辞,李鸿章最终说动了八国联军的代表,让他们不再追究慈禧太后的责任,这样一来,就保住了慈禧的性命。 在这种情况下,慈禧太后自然就得配合李鸿章的说辞,并且还得全力配合。 因此,如果她对各督抚清算的话,那就无疑等同于自己打自己的脸,别的不说,就是八国联军也不会放过她的。 而这一点,被推出去当“背锅侠”的端郡王载漪深有体会。 慈禧太后西逃后,一路没少吃苦头,而她也意识到,要想保证自己的地位不变,那就必须服个软,配合李鸿章等人的说辞。 所以,她把一切问题的责任,全部推到了端郡王载漪身上,并对外声称,自己是受了载漪的蛊惑,才会做出那个错误的决定。 于是乎,一口大锅从天而降,直接扣在了载漪身上,自此,他就成了所谓的“祸首”。 甚至,她还说那份宣战诏书,也是在载漪的蒙骗下写的,另外,让各路督抚进京勤王全都是载漪的主意。 你看,在关键时刻,慈禧太后充分展现了高明的甩锅本领,硬是把自己摘得一干二净,只是可怜了载漪,莫名其妙地背了一口大锅。 而其他督抚们,自然也松了一口气,因为慈禧一旦这么说,那他们就不会成为“乱臣贼子”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从哪个方面来讲,慈禧都没有理由去惩罚东南互保的几个督抚,毕竟他们的所作所为,至少从名义上来讲,是合情合理也合法的。 因此,慈禧挑不出什么毛病来,也没法挑毛病,只能就这么算了。 清朝入关,是以八旗兵得天下,八旗兵算是清朝的最强军事力量。 但随着入关时间越来越长,八旗兵日渐堕落,曾经的威风也慢慢消失不再,曾经康熙、雍正以及乾隆都对此进行过整治,但收效甚微,依然阻止不了八旗子弟的日趋堕落。 在这种情况下,汉人军队逐渐崛起,比如湘军、淮军、甘军,都慢慢成了清廷军队中的主力。 不过,这些汉人军队虽说成了军队主力不假,但总不能让他们直接去负责京畿的安危,要是这样的话,那慈禧太后晚上未必能睡得着觉。 因此,为了提升和加强京畿防务,经慈禧太后同意,清廷就设置了武卫军。 武卫军的主要职责,就是护卫京师及周边安危,而在设立之初,慈禧太后专门安排她极其信任的军机大臣荣禄作为了武卫军的最高统帅。 此外,武卫军共分为前、后、左、右、中五路,分别有五个不同的人统领: 前军统帅为聂士成,其部众主要是他之前统领的武毅军,驻防芦台一带;、 后军统帅为董福祥,部众主要为他的嫡系甘军,驻防蓟州一带; 左军统帅为宋庆,部众则为毅军,驻防山海关内外; 右军统帅为袁世凯,部众为新建陆军,驻防天津小站; 而中军则有荣禄统领,其部众以八旗兵为主,驻防在南苑附近。 这便是清朝晚期护卫京畿的武卫军组成,但在经历了八国联军侵华之后,武卫军五部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其中,聂士成在天津保卫战中,被义和团抄了后路,导致他腹背受敌,最终身中数弹后不幸阵亡。 而他死后,其部众被武卫军左军统帅宋庆收编。 此外,董福祥的后军则是在抗击八国联军入侵战争中伤亡较多,并且还溃散了一部分,因此,最终被强制取消了番号后解散。 还有,荣禄统领的中军,本身战斗力就较差,因此在战争爆发后,几乎是一触即溃,基本上被团灭,所以也被取消番号和解散。 剩余实力受损较轻的,那就是有袁世凯的右军,以及宋庆的左军了。 而这两人中,袁世凯本身就是东南互保的核心成员之一,他自然是站在东南几个督抚一方,因此,慈禧太后拿他没办法。 至于宋庆,他不仅是李鸿章的老部下,同时与袁世凯的交情极深,这样一来,他肯定也不会听慈禧太后的命令,去惩罚李鸿章和袁世凯他们。 这么一盘算下来的话,慈禧太后在当时就相当于一个光杆司令,手里没兵,她拿什么去惩罚东南的各个督抚? 真要是慈禧逼人太甚,惹急了东南各督抚,那造成的后果对慈禧没什么好处,而慈禧也深知其中利害,所以,只能是伸伸脖子咽下这口气了。 八国联军兵临京师时,慈禧太后是真的怕了。 她没想到,自己发出去的诏书居然不管用,更没想到几乎没人前来勤王,而洋人就真正切切地在城外不远处,这让慈禧明白,大清已经不是从前的大清了。 所以,为了活命,也为了不落入洋人之手,慈禧只能带着光绪帝仓皇西逃。 而西逃路上,慈禧是吃尽了苦头,风餐露宿不说,忍饥挨饿也不说,光是随时都有性命之忧,就让慈禧日渐崩溃。 在这种情况下,她无比怀念从前,也更加不想再这么下去。 因此,为了能返回京城,重新过上之前的生活,不再担惊受怕和吃苦受罪,那么慈禧就必须做点什么,好让当前的局势稳定下来。 所以,她才会在出逃数天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下达了《罪己诏》,把载漪等主战派推出去当背锅侠。 而对于各大督抚,慈禧需要做的就是笼络他们,好让他们重新支持自己继续当这个大清朝的最高掌权者。 毕竟当时满人不管是在朝堂上还是在军方上,都已经不具备优势,惟有安抚好汉人重臣,才能让慈禧得偿所愿。 总之就是,慈禧需要把当前的局面重新稳定下来。 并且,东南各督抚既然组成了联盟,那自然就成了一根绳上的蚂蚱,如果处分或者惩罚其中一个人,那么必然会引起连锁反应。 甚至,这几个人直接来一场“更新换代”也不是不可能。 这一点,在东南互保政策商议之初就已经有所体现,当时张之洞等人就考虑到,一旦京城不保以及慈禧和光绪遇难,那么就有必要提前准备新的国家代理人。 所以,当时张之洞就提出了“李鸿章大总统”的方案,该方案的核心内容就是,如果出现上述情况,那么就由李鸿章出面主持整体国政。 而这个方案,相信慈禧也有所耳闻,因此她十分明白,如果不笼络东南各督抚,导致事情闹大的话,那么她被替换那是必然会发生的结果。 慈禧舍不得权力,更不愿放弃曾经的地位和生活,而想实现这一点,那她就得做出让步。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慈禧与东南各督抚也是在进行博弈和条件交换,而事后不追究不惩罚,这便是慈禧开出的条件。 所以,既然慈禧如此“上道”,没有在继续追究此事,那几个督抚自然也乐意继续支持和承认慈禧的地位,接着当大清朝的国之重臣了。 你好我好大家好,这就是东南互保发生后,慈禧既往不咎的核心原因。 综上,八国联军撤兵后,慈禧对待不进京勤王的东南督抚们的态度和政策,就是当做啥事没发生,哪怕她心里恨得牙根儿痒,但也只能不予追究,之所以她会这么做,主要原因就是她自己不能打自己的脸,同时又没有问罪的能力,再加上她求一个稳字,因此才会不罚反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