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传俊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荷塘边的树枝上金蝉在歌唱,草丛里的蟋蟀在随声附和,一高一低,配合默契。高声部拖着长音昂扬不止,低声部短促有力,一声紧接一声不甘落伍。我独享这少有的宁静,想让本该趋于平心静气的生活,经过一整个夏日的浮躁后慢下来,再慢下来。我端坐在荷塘西侧的连椅上,面朝东对着越来越暗下来了的荷塘沉思,偶有蛙鸣传入耳鼓——“呱呱”“呱呱”。 不知坐了多长时间,抬头望着寂静的夜空,可爱的月牙从楼宇间不知不觉慢慢爬了上来。纳入视野的植物和有点光亮的楼房,不时透出朦朦胧胧神秘的感觉来。此时此刻,诸多千古绝唱的诗句,竟然一股脑儿涌出脑海:“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河西流夜未央”“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寂静显得更寂静了,好像能听到月牙在对我窃窃私语。 睹月思情,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来到了。传统的中秋节里,民间有祭月、拜月、赏月和吃月饼的习俗,皎洁的月亮,可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当人们仰望如玉盘的朗朗明月时,自然会企盼与家人团聚在一起,培育和表达浓浓的亲情。此恬静环境,犹如一张硕大无比的筛网,筛选着我人生长河里的过往。每逢中秋时,我盼望的不是改善生活,关心的不是丰盛的餐桌,而是终于可以看到头顶上那一轮明月了。 小时候,母亲不止一次给我讲天上的故事:嫦娥因吃仙药被关在寂寞的广寒宫里;吴刚被罚砍怎么也砍不断的桂花树;小玉兔在广寒宫内为嫦娥捣药等。我对这些发生在月宫里的神话传说故事听得入迷,觉得稀奇新鲜,不同于人间可见可知,盼望长大后有一天也能飞上天,飞到月球上去,帮吴刚砍桂花树,与嫦娥、小玉兔一起玩耍,一起看星星,一起吃月饼,一起唱歌、绘画、跳舞,倾力排解其寂寞和烦恼。因此,每当中秋月亮最圆最明时,我就将脖颈仰向空中,去凝视、想象、猜度圆月里的高山、沟壑、流水和小玉兔…… 人们常说“月到中秋分外明”。我读初中一年级那个中秋节晚上,妈妈陪我坐在当院里一同赏月。吃着妈妈从院中梨树上摘下的薄黄皮酥甜汁多的梨子,穿上妈妈一针一线缝制的蓝土布夹衣,幸福感溢满心间。我们望啊望啊,带着一圈金环的月儿终于升上来了,越过村东10里开外的独山,升到了半空。她先是金黄金黄的,像是一面大铜锣,只要轻轻一敲,就会发出动听的声音来,悠扬的余韵准能传遍天上人间。进而,月儿徐徐穿过一朵一朵轻烟似的白云,不停地向上移动。一眨眼工夫,月儿的颜色变成了银白,如精妙绝伦的玉盘挂在高空中,反射出缕缕洁白的光。皎洁的月光,如不含杂质的清水倾泻而下,仿佛滑过一曲悦耳的琴声。万里田畴,千户民居,都沉浸到了月光里去了。几朵灰白色的轻纱般的云彩,钟情陪伴在月亮婆婆的身旁,宛如刚出浴的仙子轻灵地挥动着手中的纱巾,身轻如燕地翩翩起舞。月光也洒满了妈妈为我做的度中秋的新衣上,温暖着我的心。 中秋是个合家团圆的日子,从乡村到城郭,家家户户无不盼望家人团聚在一起。然而,在异地与不同姓氏者欢度中秋,则有另一种别样情感,那年所在中原地区的单位,将所属工厂、学校、医院、报社的20多名工会会员组织到一块儿,赶赴杭州西湖边的横河疗养院疗养,我有幸加入到了这个临时大家庭里。飒飒秋风中,我们逛瑶琳仙境,到海港观鱼,赏曲院风荷,去海宁观潮,相互关爱,和睦相处,胜似一家。中秋节晚上,明月高悬空中,澄澈如洗 ,银辉铺地。我们呼吸着小雨过后的清新空气,嗅着从成排成行成片的桂花树上送来的金色的、银色的、橘红色的浓浓桂花香,观赏了三潭印月的绝伦逸群胜景,大饱了眼福。草坪上,我们畅聊国事、家事、工作之事,津津乐道祖国壮丽的锦绣河山,自豪感油然而生。那轮挂在西湖上方的月亮,至今难忘。“月是故乡明”啊! 月儿圆圆,人间圆圆。月明星稀的高天,万缕温柔的月光遍洒大地,让人感慨万端。一言以蔽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