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式家具|四平长案

 灯下悦读 2022-09-12 发布于广东

清和崇台,檐牙高啄。

恢廓大度,磊磊长漱。

每个看到这件长案的人,可能都不会在第一时间意识到,它复现自一件古代家具。

它突破了我们对古典家具的认知。

极简极素,结构件之外无一赘笔。

所有线条锋利如削。枨子和马蹄足仅有的曲线,也因方材而显得刚劲,并构成了仅有的装饰效果。

整件家具,如同一座当代建筑或雕塑作品。锐利、简约、高耸的线条,给了它鲜明的现代感。

但其实,其原件创作于明代,为黄花梨影木制,并曾于十多年前在拍卖会上以高价成交。

造型虽然突破了古典家具制作常识,却是从经典器型演绎而来。试将它与罗锅枨桌、条案相比较。

中国、也是世界上研究中国古典家具的先驱、建筑师杨耀先生,早在1948年发表的论文中就概括过明式家具的特点,其一就是“因结构而成立的样式”。

我们在宋代绘画中看到的家具,也有很多是简素的,结构无可再减。

但同时,它又是灵动的,生发于传统器型,但又突破了它,可见创作者是位高手,对他所制作的器物有深刻理解,因而能运用自如。

逝者如斯夫,横亘在我们和古人之间的,是千百年的时光,以及不同的生活方式。我们比古人拥有科技,拥有效率。也许因此,现代的艺术,应该也是简约的、高效的;西方设计也提出“少即是多”的概念。

繁复之美确实是古代艺术其中一面。这件家具再次提醒我们,它也有简约、恢廓、灵动的一面,而且其成就与今人相比不遑多让。

使用当中,它既可以与其他古典家具组成套组,呈现文人气质;又可以在现代的极简空间中单独摆放,一件足以震撼,令人过目难忘。

「溪山清远」是从中国艺术中汲取生活的意境,创造当代生活里中国独有的精神空间,让中国生命哲学和审美中的真意和诗性,重新成为当代生活的样式。

「溪山清远」通过创造家具器物来建设这种生活里的诗意,去复现我们生活中丢失的桃花源。这是一种心灵的应答和领悟,「溪山清远」就像关于生活的作品,重新把我们置入内心的山水和心灵的景观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