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免疫比浊法影响因素一二三

 文进玲玉 2022-09-12 发布于江苏
前言

目前,免疫比浊法在临床检验中较为常见,广泛应用于包括自身免疫病实验诊断、血脂分析、炎症监测、营养状态评估等在内的多种指标的化验分析。

从检测原理上来看,免疫比浊法可以分为透射比浊法、散射比浊法及免疫胶乳比浊法。

1.透射比浊法

血清中抗原成份/抗体与相应抗体/抗原相结合,形成不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使反应体系形成混浊。浊度高低反映血清样品中成份的含量,后者可由校准血清在一定波长下所作剂量-反应曲线计算出。

2.散射比浊法

血清中抗原成份/抗体与相应抗体/抗原相结合,形成不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颗粒。特定光线通过产物悬液,会在各个方向散射。向前散射光通过光学透镜系统聚集在检测系统时,散射光强度与免疫复合物形成量成正比。通过将未知标本的“信号”与一系列标本或标准品相比,即可确定抗原成份/抗体量。

3.免疫胶乳比浊法

将待测物质相对应的抗体包被在直径为15-60nm的胶乳颗粒上,使抗原抗体结合物的体积增大,光通过之后,透射光和散射光的强度变化更为显著,从而提高试验的敏感性。

Image

随着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精准治疗已成为趋势,迎合这种需要,我们检验方面也应该实现精准检验。为此,排除干扰,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也是免疫比浊法应当解决的问题。

那么,通常情况下,从方法学角度来看,免疫比浊法会有哪些影响因素呢?具体而言,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伪浊度影响

伪浊度会会导致检测结果偏高。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抗血清存在非特异性的交叉反应,导致非特异性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

2)增浊剂浓度和反应时间掌握不当。此点实验室工作人员往往难以把握,往往是厂家在寻找原因时发现的。

3)样品本身的浊度如脂血、黄疸、溶血或药物性原因等处理不当。

4)试剂的污染和变质。尽管管控严格,但终有百密一疏,误用过期试剂现象还是存在的。

5)器械尤其是比色杯等不够清洁等。按照质控管理要求,设备定期的较准以及方法、项目的性能验证还是需要坚持进行的。

Image

2.非特异性光散射

因标本组分中内源性光散射造成检测结果偏差。根据实验要求,透射比浊法需保证标本组分在3%以下,散射比浊法需保证标本组分在0.5%以下。

3.钩状效应

因抗原抗体比例不当,可导致检测结果假阴性或显著降低。其中抗体过量叫做前带效应;抗原过量叫做后带效应。目前,部分设备设计有自动检查钩状效应的功能,一旦发现,会自动进行稀释处理,而后再进行测试。

4.校正与质量控制

剂量-反应曲线对于结果的判断极为关键,曲线形状取决于抗血清和聚合剂浓度的选择,也与所用免疫浊度方法类型、校正方法及校正材料的质量有关。故选用合适的校正材料制作剂量-反应曲线非常重要。

精准检验,精准治疗,相辅相成,携手共进!

参考文献:

临床检验质量管理,第1版,郑州大学出版社。


Image

End

来源 | 德安实验诊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