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问命运只是一种现象形式,与问人生意义的本质一样

 紫薇院 2022-09-13 发布于甘肃

很多人问命运只是一种现象形式,与问人生意义的本质一样,形式不一样。

算命是不是迷信?

不是,不懂就喷才是迷信,但靠命理学给人的一生下结论,做人也太不谨慎了。

易学、命理、占卜、相术行业回归到根本,就是一个字:信。

信,从人言,人从人,叫信众。

简单理解,一群人的心往一个地方走。

信没有好坏,不管是宗教,政治主义,经济思想,还是科学,甚至具体生活中的营销、品牌、艺术、职场、管理、娱乐等等,都围绕信这个字,大家形式不一样,本质一样。

大众对信源的口味总会变来变去,如同服装,是有潮流的,谁时髦,谁就是畅销品。人性先分好坏,再分对错,信的人觉得对,不信的人觉得不对。

相信某样东西,从信源理解没有本质区别,信鬼神与信科学从逻辑来讲是同一件事。

算命能不能算出?

可能能算出,人肯定是有天命的,因为天性、心性的区分显而易见,背后一定有推动力,为了将这些区分画出明确的轨迹,就有了算命,东方西方自古算法不同。

科学喷迷信,但科学存在的价值也是为了算命和改命。智能时代的大数据、云计算、基因测序也都是算命的一种形式。

智囊在给组织算,江湖先生在给人算。

古代算命,是一门生命科学,拼的是谁的模型更符合当下社会。我们每天不管聊什么,也都是预测的一种形式,比如怎么看人?

就需要观察人的起心动念,多维度解构这个人,这些都是在画人的轨迹,聊这些做市场营销的就很容易接受,因为天天在做需求、行为分析,距离非常近,一听就明白。

但聊相术观人,是从象解读人的内心。这种距离比较模糊,是从具象到抽象的过程,比如讲这个人的天性是向阴还是向阳,主看其眼神,决定一个人起心动念的方向,是看起方向上的刻度,看相看的是抽象感觉,没办法象数学那样明确。

如果你真愿意进去钻研,就会进入理、数、象的逻辑,也就是命理,这一套不管是佛道,还是儒家都在研究。

比如孔子玩算命,是人一生的整体模型,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等。

佛道也研究,佛家讲找到前生因,人的命根就是业力,业力呈现在人身上,就是人一生的命运,从本质到表象。

佛道系统本来不同,但融合在一起了,算命的一张嘴,佛中有道,道中有佛,区分不了。

从以上可以看出,算命是有的,但拼的是算命人对社会和人性的理解。

一个人如果是算命大师,一定是综合大师,也就是模型的覆盖面要很广,就能判断更准。

想要看准一个人的命运,生活在一起一小段时间,就能通过命理大概率确定其一生的轨迹。

前提是综合,隐贤的能力还不足以成为大师,只能通过命理去解惑。

综合是什么意思?不仅包含不变的死逻辑,又要包含一直变化的活逻辑。

儒释道混在一起,叫无神论,也就是命由自造,相由心生,运由心定。

不是神定的,没有神,每个人出生都是一串代码,是可以测算的,科学和宗教也都在测算,测算逻辑不同,儒释道的逻辑是教人一生都要努力变化,而非固定不变,固定不变的,就没必要看了。

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对不对?

从逻辑来看,这句话不对,性格源于心理学,是理性冰冷逻辑词,抽象化的。

命运来自命理学,是神学,也是抽象化的。

性格可以解剖,但命运怎么解剖,命运是个结果词汇,只要达成了结果就是有效命运,才能真实存在,才能有的聊。

这句话为什么很火?

大众舆论爱把逻辑和抽象一起聊,简单来说,把不可能的东西说成一种不可破解的可能性,然后成为一种不合乎逻辑的观念共鸣。

人更喜欢关注未来不确定收益,而逃避当下。

在古人对性格的理解,是先有性,再分为格,格属于逻辑剖析。

性就是生,天性就是天生,性命就是生命,后来加了竖心旁,更多表现内在的思想、思维和心态。

命是外在的,是生理能量和物质。

这些都是靠主动修炼,而不是靠运气获得。

我很喜欢古人智慧,非常正能量,专心修炼性与命,根本不去考虑运,运只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或者说:古人觉得,命运就是当下本身。

命运到底有没有?

隐贤的观点:一半天定,一半人定。

后者讲人定不是特别恰当,更应该说是机缘,是人转变的那个关键,没有机缘,人就像冰冷机器,在那里不停运转。

机缘拆成根基和缘份,根基就是慧根,缘份就是佛道缘份,佛道不是个体的人,也不是宗教,佛道是指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生而为人,有机缘,是让人一直去寻找这种关系,对关系的维度升级了,人就升级了,命自然而然就能改了。

很排斥说能帮你改命的,特别是拿法事、物品来做的,非常不谨慎。

还有拿命理死逻辑推导命运的,不知变通,时代完全变了,让人沉浸于几千年的死逻辑,而忘记人生、世界本来就是不断变化的,这非常邪恶。

中国文化的魅力在于:让人能左右自己。

人活着的乐趣,就是不断突破个人命理,突破命运靠的是心,改命唯一能做到的是自己。

什么是人生?

人生就如同大提琴节拍是不变的命运,终点就是起点,一直没变化。

小提琴明亮多变是单调命运之上的灵魂,穿梭于明暗的人间烟火之中,更多都是梦幻。

人喜欢把小提琴当成本,大提琴当成末,本末倒置。

人对性格决定命运的执拗,在于不断放大自我,对于灵魂的渴求,也只有人自己才能放大,看到自己的欲望。

人希望通过意识来获取更大的自我,这就有了人间的财富游戏,权力游戏。

名利是人对命运的幻想,也是游戏和人生的区隔。

游戏永远是游戏,并不是人生。多数人活在游戏里,少数人活在游戏外。游戏里的角色永远都是游戏外的人制造的,游戏外的孤独才是平静的永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