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商品经济到市场经济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社

 淘沙金 2022-09-13 发布于湖北
从商品经济到市场经济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社会主义是没有商品的计划经济,但社会主义的实践证明还需要商品交换。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但社会主义经济不仅有商品市场,还有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土地市场、证券市场等,因此中国后来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比商品经济概念要大,商品交换要发生所有权转移,要尊循价值规律,价格有波动中心,雇用、借贷、租赁、投资等不发生所有权转移,工资、利息、租金、利润等没有波动中心,只有上下限,它们实际是一种契约信用关系。在市场经济中大量的关系是契约信用,契约信用涵盖的关系比简单商品买卖要广泛得多,市场经济实际是契约信用经济。因此市场经济必须讲诚信,诚信是维系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实际是市场供求而不是价值规律在配置社会资源。
马克思《资本论》的核心是劳动力变成商品,劳动者得到劳动力的价值工资,资本家得到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利润,从而说明了资本主义剥削,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这是资本主义初期阶级矛盾尖锐时的状况。但劳动力实际不是商品,劳动者有人权,可以组织工会,与资本家谈判,争取工资收入。特别是无产阶级政党社会民主党进入议会,资本主义实行了一人一票的选举制度,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缓和了,无产阶级革命不再发生了。因此马克思主义必须发展,劳动力不是商品,劳动力市场是契约信用关系,工资和利润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果,这样既能解释资本主义,也能解释社会主义。如果我们固守劳动力商品和剩余价值理论,不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阵地就会被西方经济学占领,今天大学的经济学讲堂已经是这样了,这是值得我们警惕和思考的大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