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葛亮“六出祁山”,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到底出于什么原因?

 昵称vUWeivtn 2022-09-13 发布于陕西

公元207年,屯兵新野的刘备三顾茅庐,结识了比自己年轻20岁的诸葛亮。

之后,诸葛亮清晰地分析了天下大势,并为其制定出具体的战略,因而使得刘备在“隆中对”的指导下,才得以建立蜀汉政权。

但是,真的要将“隆中对”实施起来,却是困难重重:

其一,跨有荆、益很难,荆州与益州两地,相隔崇山峻岭,交通极为不便,很难合成一个政治板块。

其二,结交孙权很难,荆州处于扬州上游地区,直接关系到东吴孙权的政治核心利益。

其三,两路北伐很难,三国鼎立时期,蜀汉政权在其中的力量是最小的。

  

历史上,魏蜀吴三国鼎立并非势均力敌,尤其是曹魏与蜀汉之间的实力对比相距甚远。

曹魏占据着经济最为发达的中原地区,户籍人口超过了四百四十万,而蜀汉在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却只占据了益州一地,且户籍人口还不足百万,两国军力对比更是悬殊。

那么,既然如此,诸葛亮却始终坚持北伐的军事战略,其用意究竟是什么呢?

就在诸葛亮去世的三十多年后,有人对他屡次北伐却不能建功的原因依然不能释怀。

当时,东吴一个名叫张俨的官员与晋臣袁准在洛阳曾有过一番讨论,历史上的这次对话非常有名,被后人称作“七问七答”。

张俨问道:“以诸葛亮的杰出才能,为什么总是劳而无功呢?”

袁准回答说:“诸葛亮以持重为本,而在军事上的应变则非所长,故不敢用其短。”

  

袁准从七个方面对诸葛亮治国治军方面的杰出才能进行了充分的论证,比如:他说诸葛亮擅长用兵,在其率领军队出征的时候,蜀军军纪非常严明,有所谓的“进退如风,止如山”,从而反映了诸葛亮杰出的治军才能。

袁准说诸葛亮“兵出之日,天下震动”,但其屡次北伐最终不能成功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曹魏与蜀汉两国的实力对比太过悬殊。

袁准还说到,蜀军的长处是轻锐(轻装精锐的部队率轻锐继其后),但却缺乏良将。

俗话说: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其实就是为了反映蜀汉的人才、国力和军事力量,都要弱于曹魏。

因此,后世有不少论者认为,当时相对弱小的蜀汉应该闭关守险,如果坚守这样的方略,蜀汉不仅江山稳固,也可以使百姓安居乐业,同享太平。

而诸葛亮屡次北伐,连年用兵的做法,显然是穷兵黩武,将蜀汉原本就不强盛的国力消耗殆尽。

  

其实,诸葛亮在北伐的事情上,确实是穷兵黩武,而他的这种做法,在中国战争史上也是很少能够看到的。

一般情况下,我们见到的都是实力强大的一方去讨伐实力弱小的一方,而诸葛亮“六出祁山”,却是一种非常奇特的现象:弱小的一方去讨伐强大的一方,并且还是在四川北部与陕西南部那种易守难攻的险要地方。

作为攻守的一方,诸葛亮方面无论从经济上,还是从军事上,都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

因此,我们所看到的就是,诸葛亮虽然在小的方面取得了胜利,可在大的方面,他是注定要灭亡的。

作为一个非常善于打仗的丞相,却偏要发起一场没有取胜可能的战争,岂不是不智之举吗?

但是,诸葛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又是为什么呢?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这是先主刘备的遗愿,无论胜负他也必须去打,与其说“六出祁山”是在描写诸葛亮的战争智慧,倒不如说是在表现他对先主遗愿的忠诚。

因此,诸葛亮必须北伐,如果不北伐,他就无法对自己的理想交代,也无法圆他的“隆中对”之言,更对不起白帝城托孤的先主刘备。

换言之,蜀汉丞相诸葛亮之所以北伐,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正如我国历史上的精卫填海、刑天舞干戚、夸父追日……有很多都是悲剧英雄,他们都不一定知道,甚至知道不能成功,但却依旧认为:舍我其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