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男人四十》剧照 2021年7月10日,是张学友60岁的生日。 在张学友主演的电影作品里,最不同的一部要属《男人四十》,许鞍华导演成就了更沉稳内敛的张学友, 电影的片名,对于“奔四”的我来说,也有特殊的意义。毕竟,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时,我还不到20岁。当然,今天不是来回顾这一部电影的。 我从初中开始听张学友的歌,并成为他的铁杆粉丝。熟悉我的朋友,都见过我在KTV痴迷的模仿秀状态。 大学时,我在学校组织的卡拉OK大赛上获得三等奖,演唱的正是张学友的《爱是永恒》。 张学友在歌唱方面的才能过于出众,以至于他的表演才华被完全掩盖。 另一方面,同台竞技的伙伴们,的确实力都很强,张国荣、梁朝伟、刘德华,从某种程度上,都把张学友压下去了。 与张国荣合影 所以,你会看到,在今天要提到电影里,很多都是和以上这些演员们共同出演的。 与梁朝伟合影 在回顾这些电影的同时,让张学友的歌声与你相伴,每谈论一部电影,就附那段时期张学友演唱的歌曲。 希望各位在浏览片单的同时,也能喜欢这份歌单。 01 旺角卡门 乌蝇 1988年,是张学友因歌唱比赛获得冠军出道后的第四年。他在这一年出演了王家卫导演的电影处女作《旺角卡门》。 另一个主角刘德华,除了演过一部电影外,也只在1983年主演过电视剧《神雕侠侣》。 女主角张曼玉虽然比前两者参与的作品更多,但那年也只有24岁。可见,主创团队都是刚刚在电影界起步的年轻人。 即使你没看过这部影片,也应该会见过这张用来做表情包的剧照: 而这个故事可没有这张剧照来得搞笑,它的内容残酷而充满哀伤,以悲剧收场。 这部黑帮片会让人想起美国电影导演马丁·西科塞斯,以及同样来自香港、走向好莱坞的动作片导演吴宇森。 上世纪1980年代末期,香港黑帮片层出不穷,王家卫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也逃不开要追赶这股风潮。 整部电影,包括主角的脸上,还透露着某种青涩,而张学友扮演的帮派小弟乌蝇,是其中最明显的一个。 1987年,王家卫就曾写过《最后胜利》的剧本(导演是谭家明),可以说是《旺角卡门》角色的原型。 如同那张广泛流传的表情包所展现的,张学友在这里贡献了极具夸张的表演风格。 那份义无反顾、奋不顾身地决绝,倒是阴差阳错地符合了一个做事鲁莽、冲动,同时陷入绝境的黑帮小弟形象。 为了证明自己,乌蝇不但会去挑衅与阿华对立的Tony(万梓良扮演),还决定去刺杀转为警方“污点证人”的黑帮分子。 影片中虽然还有阿华和阿娥(张曼玉)的爱情,但故事的核心还是更偏向阿华与乌蝇的兄弟情。 关于这部电影的大部分记忆,都定格在张学友那副夸张的表情上。这表情也是香港特殊时期黑帮电影的一个符号与一次见证。 02 喋血街头 辉仔 上次回顾梁朝伟的电影,也提到了这部《喋血街头》。由此看出,完全是大形势造就了这样一批同类角色。 那个阶段香港的黑帮片盛行,仅吴宇森本人就连续拍了两部这类题材的电影。 张学友扮演的辉仔,和《旺角卡门》里的乌蝇基本上是同样命运和性格的人物。而《旺角卡门》的结尾不就是某种意义上的“喋血街头”吗? 乌蝇仿佛转世来到了《喋血街头》,大哥阿华换成了梁朝伟扮演的阿B。 也许是张学友形象和性格的原因,更年长一些的他,反而总是扮演小弟的角色。 不同的是,《喋血街头》的格局更大,不局限在香港的某个片区和街道,更延伸至越南,还有枪战、爆炸等宏大场面。 人物设定上,为了避免重复完全两个兄弟的戏码,还加入了李子雄扮演的叛变者形象细荣。 故事也更紧张刺激,其中辉仔被逼着开枪杀人的那段,可以说是年轻的张学友表演经历的又一次释放。而夸张的表情,也似曾相识。 也正是影片表现出的那份残酷,让兄弟间出生入死的情感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03 笑傲江湖 欧阳全 同一年,张学友又出演了群星云集的香港经典电影《笑傲江湖》,在其中扮演千户欧阳全。 这部电影不但演员众多,挂名的导演就有六个,更是有胡金铨和徐克的大名位于榜首。 欧阳全在片中的戏份不算多,但也是关键人物,毕竟结尾是他拿到了《葵花宝典》。 离开了“喋血街头”的黑帮都市,来到武侠古装世界的张学友,在表演上少了一些夸张,多了一些自然。 也就是从这类角色中,观众看到了张学友身上天然的喜感。细想之前,在《旺角卡门》里的“表情包”形象,也印证了这一点。 张学友和领队太监(刘洵扮演)的对手戏比较多。最后也是欧阳全用火抢打穿了对方的头,才有机会得到《葵花宝典》。 在四大天王里,也只有张学友尝试过太监的反派角色,他也更是因为这哥角色,获得过台湾金马奖最佳男配角的奖项。 而在当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上,他和刘洵老先生都被提名最佳男配,但输给了《天若有情》里的吴孟达。 04 阿飞正传 歪仔 还是1990年,时隔两年,张学友再次与王家卫合作,在《阿飞正传》里扮演歪仔这个角色。 当年,谭家明向王家卫推荐了曼努埃尔·普伊格的小说《伤心探戈》。王家卫对此很迷恋。 《阿飞正传》从某种程度上就是参照这个小说的节奏改编的。 张学友不再用声嘶力竭和夸张表情来演绎角色,取而代之的是王家卫大部分电影的基调:哀伤。 片中最激烈的一场戏,也无非是在雨中,歪仔给露露(刘嘉玲扮演,在歪仔面前以咪咪自称)扇的巴掌。 那份情感是复杂的,他和这个女人的关系比较暧昧。后者是朋友旭仔(张国荣扮演)的女友。 旭仔去了菲律宾之后,歪仔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个女人,如何把握他们之间的感情分寸。 这也正是王家卫早期电影的主题,关于误入歧途的年轻人,以及他们在人际关系上的困惑。 马来西亚电影学者张建德在《王家卫的电影世界》这部著作中这样评价张学友在影片中的表现(译者:苏涛): 张学友的表演源自内心深处,是纯粹情感性的,他的脸上铭刻着得不到爱情的痛苦和愁容。在影片结束后,张学友精彩的表演仍然久久留在观众心间。与刘德华相比,张学友的表演显然属于方法派。 05 黄飞鸿 龅牙苏 从时间上来看,张学友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演戏节奏还是很频繁的。 1990年连续拍摄三部电影之后,1991年又出演了徐克导演的经典电影《黄飞鸿》系列的第一部。 已经演过太监角色的张学友,这回把自己“糟蹋”得更彻底,扮演了丑角形象龅牙苏,相信很多粉丝恐怕高兴不起来。 这种自毁形象似的表演,是另外三大天王以及其他香港男星不愿尝试的角色。 在这样一部以黄飞鸿作为主角的电影里,纵然没有张国荣、梁朝伟等一种男星的参与。但势头必然比不过扮演主角的李连杰。 在《笑傲江湖》里展现的幽默感,在这里得到了更自由的发挥。而黑帮题材中的夸张表演,也派上了用场,而且把绝望痛苦转化为了喜悦。 06 超级学校霸王 扫把头 张学友身上的那份喜感,自然还是在纯喜剧的电影里,才会有更好的发挥。 1993年的《超级学校霸王》里,他扮演的扫把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以上电影,由于年龄接受度的问题,都是高中大学以后才观看的,只有这部喜剧片是初中时就看过的。 那时的我,自然也是迷恋“街霸”少年,觉得电影里的角色都很有带入感。 同样,还是年龄的问题,里面有扫把头致敬串烧系列,没太搞明白表现的是哪些电影,背景歌曲是张学友当年的新歌《总有一天等到你》。 现在回看,发现,原来有著名的情色电影《情人》,经典爱情电影《人鬼情未了》和张艺谋1989年主演的《古今大战秦俑情》。 这些场景里张学友的表情,真的是太欢乐了,感觉这次出演,完全是放松心情般的假期之旅。 07 东邪西毒 洪七 潇洒之后,张学友再度回归王家卫的电影《东邪西毒》,这部电影耗时两年,同时开拍并完成的《重庆森林》反而最先上映。 所以说,张学友在拍摄其他影片的同时,调整档期之后,完成了《东邪西毒》里的洪七这个角色。 这部电影可以说是王家卫在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上的借题发挥。而洪七这个“北丐”,就被赋予了完全原创的故事背景。 与这部影片里的大多数角色一样,洪七也是客栈的过客,在一场拼杀中干掉所有人,为“杨采妮”报了仇,但却失去了一根手指。 为了一个鸡蛋失去了一根手指,看起来不值得,但洪七觉得够爽快。 当洪七来时,他试图赶走妻子去实现自己的杀手梦。但在伤口恢复后,却又拉上那个义无反顾陪自己踏上江湖路的妻子远走。 他牵着马走在风沙中,欧阳锋充满嫉妒,主题音乐突然高涨起来,镜头里是张学友扮演的,为数不多的潇洒炫酷角色。 08 男人四十 林耀国 终于说到这部非同寻常的《男人四十》。 林嘉欣扮演的学生,与张学友扮演的老师搭配师生恋,感觉还蛮适合的。 张学友当年正是四十岁左右的年纪,在这样一部现实题材的电影里,自然会带有自己的切身体会去表演。 这个形象更接近现实中的自己,观众也才看到了更成熟的中年男人。 这里不再有年轻时的夸张和声嘶力竭,没有自毁形象和大胆出演的欧阳全、龅牙苏,更没有1993年的“街头霸王”扫把头。 面前这个正经、严肃,不苟言笑的国文课教师林耀国,反而比之前的角色都更具魅力。 而那份忧郁之感,也得益于早年在王家卫电影里的磨练。不过,遗憾的是,虽然这个角色提名过多个最佳男主角,但是都没有获奖。 反倒是让对手戏丰富的林嘉欣,在当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和台湾金马奖上大放异彩,把两组最佳女配和最佳新人奖都收入囊中。 因为这部电影,片中扮演林耀国妻子的梅艳芳,也和张学友共同演绎了一首林夕作词的歌曲《相爱很难》。 而梅艳芳也在演完这部电影的2003年去世,这首歌成为她与学友的绝唱。我们只能看到各种翻唱版本,当年首唱的影像很难找到。 09 江湖 左手 当年喋血街头的兄弟重聚《江湖》,这个年纪来演黑帮题材,刘德华和张学友身上都多了世故与圆滑。 虽然刘德华还是扮演老大,张学友是跟随多年的兄弟,但这里面多了肃杀之气,人心深不可测。 《旺角卡门》里,他们身上更多是鲁莽、冲动和无奈,还有着互相保护对方的惺惺相惜。 邪恶的部分被冲淡了,而此处的江湖复杂多变,没有经过风雨的小喽啰是走不了多远的。 当抽着雪茄,被高佬(曾志伟)叫着“左手哥”,从一群黑帮面前走出来的张学友,的确很威风,一头的花辫也彰显了江湖气。 若论哪部电影里的张学友最凶、最冷酷,那必然首推这部《江湖》。这部电影基本上就是在看他与刘德华飙戏。 在一条满是剩菜的长桌上,刘德华扮演的洪仁在抱怨张学友扮演的左手,后者以奇怪的冷笑回应。 这笑里透露着不满与抵抗,人物的刁钻性格被显露出来。两人之间的博弈都在桌上谈,血雨腥风的事情就交给手下人去做。 导演黄精甫凭借此片获得了香港金像奖的新晋导演奖,他要好好感谢这“江湖”上的两位老大哥的表演。 10 如果·爱 聂文 恐怕,记住这首歌比记住电影剧情的人多。相信如果没有张学友演唱主题曲,这部电影会被遗忘的更快。 陈可辛是个在形式上敢于创新的导演,这样一部歌舞片,恐怕没有多少人会去尝试。 他也是懂得如何拼凑商业元素的导演,有演技、有颜值、有歌神的歌曲,还让歌神演了导演的角色。 这样的爱情故事,难免会有当年《甜蜜蜜》的影子和路数,但爱情的永恒主题,是没有人会嫌弃的。 只是我个人不太喜欢周迅和金城武的组合。1997年就成功打造了音乐剧《雪狼湖》的张学友,自然可以成为歌舞片的灵魂人物。 除了结尾的同名主题曲外,电影中带有感染力的演唱自然都来自张学友,毕竟在周迅和金城武面前,他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士。 如果没有试听语言和歌舞类型的加持,没有戏中戏的演绎,本片就会落入俗套。看来,恰恰是形式感的东西让这部电影焕发了生机。 而唱着歌的张学友,才能展现他的最佳状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