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个家庭的老大,都有难以言说的隐痛

 碧海青天a 2022-09-14 发布于天津


正午阳光,必出精品。
 
最近热播的正午阳光出品的新剧《乔家的儿女》,自8月17号开播后,24号就获评豆瓣8.7分的好成绩。
 
没有波澜壮阔的岁月轮替,没有波谲云诡的政治权谋。此剧就是在蒸腾的烟火气中,透过乔家的儿女重温80年代,看乔家的儿女记录岁月的痕迹,在相互搀扶与互相治愈中温暖你的初秋。
 
《乔家的儿女》所呈现的是1977年到2008年,是那个年代千百万家庭的缩影,中国社会老百姓的集体记忆。
 
是一户普通人家30年平凡生活的故事,既有五兄妹因性格不同遭遇的不同坎坷,也有生活中温暖鲜亮的小确幸。
 
而本剧的主角也是剧中最令人心疼的角色,恐怕就是乔家大哥乔一成了。
 
乔一成作为长子,母亲难产而死,十二岁的少年隐忍,坚强,倔强,自然承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饮食起居。
 
遇见一个不靠谱的爹,母亲早逝,作为长子的他过早承担了大部分家长的责任,把自己活成了一个隐忍而又充满战斗力的战士。
 
他早熟,懂事,让观众都心疼这个不爱哭,不爱说话,特别有主见的小男孩。
 
 
说到乔一成的让人心疼,就要先谈谈让人恨的牙痒痒的渣爹乔祖望。
 
妻子在医院生第五个孩子的时候,他在牌桌上和别人赌钱,是被小姨子生拉硬扯,才去的医院。一路上都表现得很不以为然,说又不是第一次生孩子了,根本没必要担心。
 

结果妻子真的难产去世,他一点丈夫的责任也没有尽到。就连小姨子给的买骨灰盒的钱,他都要克扣一部分,买最便宜的骨灰盒。
 
妻子去世后,按道理讲,他必须要承担起作为父亲的责任,好好养大五个孩子。
 

结果仍然不靠谱,把自己的小儿子乔七七寄养在小姨子家里,剩下四个比较大一点的孩子,就让他们自力更生。
 
而他作为父亲,不去开家长会,不关心儿女的变化,仍然吃喝玩乐赌。
 
此外,他还与孩子抢吃的,好吃的都留给自己,等等自私,不负责任的行为数不胜数。
 

最令人愤怒的是,在年幼的三丽受到侵犯时,他竟然收了别人的钱,打算私了不再追究。事情的尾声是他单独叫上三丽,领三丽吃了一屉包子,当做补偿。
 

乔祖望自私,不负责任,令人厌恶,让人恨得牙痒痒。然而理智分析却也不能说他无情。他也有属于父亲的愤怒,也曾拿着菜刀找欺负三丽的人报仇,只是最后的结果还是为了钱财选择私了,补偿三丽领她吃了一屉包子。
 
没有极致的恶也没有极致的善,正是乔祖望为人父的良知与自私的碰撞构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真”人物,生活中的小人物,与普罗大众不同的是,他在自私与责任中选择了自私。
 
 
与乔祖望惹人愤怒恰恰相反,另一个角色让人心疼到极致,他就是乔祖望的大儿子乔一成。
 
乔一成是五兄妹中的老大,又有一个不负责任的爹,母亲去世后,小小年纪的他又当爹又当妈,接过家庭的重担,照顾弟弟妹妹。
 

都说有妈的孩子像块宝,与表哥的永远干净的衣服鞋子不同,十二岁的乔一成要照顾四个弟弟妹妹的吃喝,小白鞋也要自己去清洗。
 
其中一场戏令人印象深刻,在母亲去世时,弟弟妹妹还没明白死亡的含义,只有略微年长的一成知道母亲永远的离开了。
 
痛到深处的一成在别人哭的时候没有眼泪,只呆愣愣的在母亲的照片前,直到听到有人说母亲的坏话才突然爆发出来,嚎啕大哭,沉默后的爆发不出意外使人破防了,令人流泪的同时倍感心酸。
 

自那以后,乔一成懂事,乖巧,尽自己所能的保护弟弟妹妹。

生活的磨难使人成长,在弟弟妹妹馋邻居家的席面想去吃却被邻居损几句的时候,尽管邻居刀子嘴豆腐心,却还是刺痛了乔一成的自尊心,他拉着弟弟妹妹迅速离开。
 
在吃饭的时候,一成从来是将好吃的让给弟弟妹妹,家里面为数不多的鸡蛋让给弟弟妹妹吃,乔祖望喜欢吃鸡胗,弟弟妹妹也想吃鸡胗,只有一成什么都没吃。
 

乔一成太懂事了,懂事的令人心酸,他不是不想吃,而是对弟弟妹妹的爱令他忍住了,作为兄长的责任令他忍住了,哪怕这个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是他强加给自己的。
 
长子总是会不自觉带入更多的父亲角色和责任,母亲的早亡,父亲的不作为,所以他小小的肩膀就要比别的孩子更加懂事,保护自己的弟弟妹妹不被人欺负,操心他们的生活,学习。
 

乔一成不仅有懂事的一面,教导弟弟妹妹时也有严厉的一面。在弟弟二强买了麦克衫被怀疑偷钱时仔细询问,严厉教导,知道弟弟没有偷钱时又去找老师,希望老师能帮二强澄清班里的谣言。
 
在得知弟弟被人欺负时,二话不说冲上去帮弟弟找场子,保护弟弟。乔一成懂事,知道保护弟弟妹妹,有一片拳拳爱弟妹的心。
 
妹妹三丽从小乖巧懂事,小时候因为被父亲的朋友差点猥亵,所以很长时间都不能走出那个阴影。
 
作为大哥哥,他一直开导自己的妹妹,给她更多的关爱和保护。以至于小妹妹四美总是闹着大哥偏心三丽。
 
作为大哥他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监督教育自己的弟弟妹妹。同时想尽办法从父亲那里拿到更多的零花钱,改善家庭条件和生活。
 

就是在这样的现实压力下,一成从小就有一股子的拧劲,比起那个好吃懒做,自私自利,毫无责任和担当的父亲。
 
他发誓一定不要成为父亲那样的人。
 
他拼劲全力去学习,想要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和命运,这种不服输的倔强,就是不管现实如何残忍,他都不想被动去屈服。
 
他拼尽全力的去挣扎,抗争,那种倔劲儿驱使着他一定要好好读书,实现鲤鱼跳龙门的愿望,带领自己的弟弟妹妹找到幸福。
 
虽然生活有诸多不如意,却也拥有着希望。
 
在第四集乔一成考上大学的时候,在第九集乔一成成为电视台记者的时候,在一成第一次跑新闻,追回被抢走的机器和同事比OK的时候。

那一刻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让人们看到了生活不只有苦厄,也有希望。
 


 
有人说,令人心疼的一成也有自私的时候。
 
乔四美小时候被送到苏州的沈老师家去养,乔一成拿着厚厚的奖状,偷偷去宾馆找沈老师夫妇,求他们领养自己,他说“请你们,收养我吧。我的成绩比四美好,我是团员,我是干部,我什么都会做”。
 

原著里这样写道:
 
他想起那对文雅的教师夫妇,想象着他们的生活,想象着他们家里可能有的整齐宽大的书桌,成堆的书,那种生活是他向往的,可是却要属于四美了。
 
他是羡慕四美,更是不甘心的。
 
因为他想逃离那一大家子的累赘。
 
虽然因为这一点“自私”他也感觉到痛,但是痛归痛,那些痛抵挡不了新的好的生活的诱惑。
 
不知为什么,乔一成这一生仅有一次的“自私”却只让我感觉到难言的心酸。
 
因为他想逃离那一大家子的累赘。

 
他也只是个孩子而已,只是他的懂事常常使人们忘记他也是个孩子。母亲的死亡,父亲的不负责任,下面还有四个弟弟妹妹,生活的重担狠狠压在乔一成稚嫩的肩膀上。
 
他也是个孩子,也有扛不住的时候。
 
他曾想,自己要是做一个比乔祖望更自私无情的人,也许可以活得很好。
 
在宾馆被那对夫妻拒绝后(因为他们失去过一个女儿,所以想领养女孩),夫妻俩出于抱歉送了乔一成一个蛋糕,让他拿回家和弟弟妹妹们一起分吃。
 
在回家的路上,乔一成恶狠狠的自己吃完了那块蛋糕,这是他这辈子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不顾弟弟妹妹吃独食。
 

看这个镜头,我心里酸酸的,我知道那不是自私,那是因为这个孩子知道他逃不掉了:
 
他知道太阳照常升起,他不甘却还要继续活下去,生活的重担还在压着他。
 
他终将会像一只蜗牛,把整个家扛在身上,哪怕承受再大的困苦,也要领着弟弟妹妹,在暗夜里追寻光亮。
 
我想那个恶狠狠、狼吞虎咽的动作,只不过是他在知道自己一生终将背负着这个大哥的重任走下去的最后一次放纵而已......
 
谁想甘于这样的原生家庭呢?谁想长兄为父呢?还不是被迫的?
 
老大就要承担所有吗?老大就要管着弟弟妹妹吗?老大就不能为自己考虑自私一些吗?
 
 
在我们家里,我是老小,从很小的时候起,只要我跟哥哥姐姐吵架,我的法宝就是跟爸爸妈妈“告状”,然后他们就会不分青红皂白把哥哥姐姐训斥一顿。
 
家里好吃的也是让着我多一些,想当然的,洗衣做饭这些事,姐姐承担的多一些,直到现在家庭聚会,也是姐姐照顾罗一家人的饭菜,我最多打打下手,帮着剥颗葱、剥几粒蒜而已。
 
从小到大,其实我从来没有想过哥哥姐姐们的感受,毕竟,很多家庭都是这样的相处模式。
 
结婚后,老公的大姐就像我家里的姐姐,承担着家里所有家务,大家出去一起吃饭,也都是大姐结账的时候多。
 
看电视剧体验人生,人只有跳出自己的角色看别人才能相对公正一些。
 
现在想想,生活没有那么多的理所当然,大家都只不过是相差不多的同龄人,谁又该承担所有呢?
 
“长兄为父”是一种美德,但在过分强调的时候又何尝不是对老大的一种道德绑架呢?
 

乔一成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他的真实体现在他的挣扎与纠结,他疼爱自己的妹妹,却又想要逃离束缚他的家。
 
在第六集乔一成纠结后决定报考研究生,说出“我想要先替自己活,再替别人活”时让人心疼他的同时不免泪奔。
 
那是因为,他知道,只有自己活的好,才能有更多的力量去照顾弟弟。
 
也因为他从小到大的隐忍和坚持,他成了乔家最有出息的一个孩子。
 
人的出身是自己无法决定的,所以我们能做的是什么:脚踏实地,目光坚定向前而已!
 

 
民间有句俗语说每家的孩子,都是:傻大、精二、坏三儿。
 
我想这个意思就是说老大憨,老二滑,老三性格比较自由,跳脱。
 
基本如此。
 
这样的性格形成,大部分因素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天长日久的生活中磨炼出来的吧! 
 
各家的老大们从小冲锋在前,起落不带泥水,但沉稳中略带疏狂,自以为帮拊弟妹,有苦有功,居功自傲。家中的老二老三老四们自以为前面有头狮子挡道,遇事也是有所让路,如蚁行丘。
 
过早的人生磨难,让老大彻悟生命的价值,也练就了他处事淡定、坚毅又不失奋进的人生态度。老大付出的背后更多的是生存的意义,是与老二老三等其他兄弟命运的粘连、互助、摩擦与碰撞。
 
古语说:国赖重臣,家赖长子。
 
我就这个问题和一位朋友聊天,我的朋友说了一段话,希望这段话可以作为春风,抚慰一下那些有着老大共同的“隐痛”的人的心灵:
 
他说,钱钟书夫人杨绛先生有一段话:天生万物,有美有不美,有才有不才.......天之生材也不齐,怎能一律均等。
 
我们选择不了父母,选择不了出身,选择不了排行,但我们可以选择面对苦难时的态度,可以选择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上天既然安排我们当家中老大,就有责任学会坚忍,以宽广的胸怀照管每一个弟弟妹妹的生活和生存。
 
老大也有幸运的一面,小时候所有的新衣服都是你穿,弟弟妹妹都惟你马首是瞻......
 
所以就要体体面面当兄长,就要清清爽爽做大哥,这不止于外表,还有精神。
 
老大的心性,纵万般的强势,都会有着细腻的温柔,事后还是让着弟弟。事实上没有人是绝对强大的,兄弟一场,更多时候,不过一个幼小的生命试着去哺育和影响另一个幼小的生命。
 
不管风雨,老大和兄弟姐妹的命运永远交织在一起,行时不免被风吹跑,可是稍一走近,就可触摸到彼此的气息,一条连着一条,一片连着一片,重重叠叠,没有尽头。
 
生活总会给我们不同的经历、生活的困境、婚姻的坎坷,但最终在各自的泥潭里挣扎。
 
没有办法改变的事,所能做的,就是即便身处泥潭,也要想办法开出花来。

虽然每一个家庭都是不完美的,今生有幸成为兄弟姐妹,愿我们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姿态生活。
 
有句话说:人一生的辛苦和幸福都是定量的,所以每个人今日的辛苦其实都是在为自己未来的幸福做铺垫。
 
人生总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没有完美的生活,生活处处都是一门学问,除了一地鸡毛还有阳光和微笑。
 
生活就像沙里淘金,一边痛苦的挣扎,一边充满希望的活着。
 
爱从来就不缺席,只是我们有时候在鸡零狗碎中去体会和感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