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宣帝】二十、一场因为喝多了胡说而引发的战争

 笑谈中 2022-09-14 发布于山东

一本特别的书

羌族往事

羌族是我国历史上非常古老的民族,那在古代提到羌族,一般是西部诸羌的统称,非指单一民族。古羌人善于牧羊,分枝众多,至少在商朝时就与中原王朝打成一片,形成了朝贡关系。长久以来,古羌人就在今天的甘肃、陕北、宁夏一带活动。

(点击查看:羌族历史)

自打秦国的崛起,羌人的生存空间就不断被挤压。之所以古羌人没有像匈奴那样大杀四方,主要还是因为古羌只是一个统称,并不是一个政治实体。所以在汉武帝时期,以先零羌为首的羌族各部开始走向联合,以求在汉朝和匈奴的夹缝中生存下去。

我在写汉武帝时提到过,羌族联盟刚一抬头,汉武帝曾派将军李息攻打诸羌,将古羌人从甘肃湟水一带,赶到了青海湖附近。汉朝设护羌校尉,诸羌划入汉朝的管辖之中。汉朝在甘肃设郡县,隔绝了羌族与匈奴的联系。

很明显,羌人肯定不满这个安排。但苦于实力不行,只能被动接受这个结果。而在这种时候,匈奴则不断派人联系羌人,希望能达成同盟关系。

汉宣帝即位后,曾派光禄大夫义渠安国巡视诸羌。从“义渠安国”这个名字我们就能知道,这位光禄大夫是义渠人。义渠是古羌的一种,归附中原王朝之后逐渐汉化,到了汉朝时基本上与中原人的差别就不大了。汉武帝时期曾经出将入相显赫一时的公孙家族,就是义渠人的后裔。

这位义渠安国去巡视诸羌,估计他是对这份工作非常不满意。对工作不满意,就会在工作时消极怠工。尤其是到这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巡视,那自然是能糊弄就糊弄。

也不知道义渠安国是不是与先零羌等部族的首领喝酒时喝多了,总之先零羌首领提出要北渡湟水去甘肃放牧的时候,义渠安国没有请示领导,直接就答应了。

义渠安国巡视完走人,但先零羌首领却记住了义渠安国的话。于是他召集诸羌首领会盟,让大家放弃仇怨,交换人质,组成联盟,然后一起北渡湟水,往羌族故地进发。

但甘肃一带已经成为了汉朝的郡县,羌人奉命而来,因此各郡县长官也无法阻止。过去的牧场已然成了耕地,那就意味着羌族牧民和汉人农民之间会出现各种冲突。

西部郡县长官把情况上报朝廷,汉宣帝赶紧问赵充国这事怎么办。

赵充国并不知道这事是义渠安国没管住嘴造成的,他经过缜密分析,对汉宣帝表示过去羌人好对付是因为内部不稳,如今突然结盟北渡,大概是有匈奴人为他们许下了某种承诺。所以这事一面要整军备战,一面要派人去西羌巡视,看看到底谁想作乱,谁想效忠汉朝,得区分对待,瓦解他们的联盟。

朝中大臣都认为赵充国言之有理,于是推举义渠安国再去巡视一圈,看看到底啥情况。

事情到这里,就因为大家的信息不对等而产生了一些误会。赵充国什么都想到了,就是万万没想到羌人的联盟跟匈奴的支持联系不大,纯纯是义渠安国信口胡说导致的。

而义渠安国知道这事是自己引发的,却不知道诸羌联盟是个拍脑袋就形成的联盟,并不是所有羌人都想回到甘肃,毕竟很多部落在青海经营多年,不想折腾了。

而羌族各部只知道先零羌老大说朝廷允许他们回到故地,却不知道这事是义渠安国信口答应的,并不是朝廷想让他们回去。

于是,在三方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义渠安国召集了以先零羌为首的三十多个羌族大佬开会,那这会议没啥好说的,事情的根源出在义渠安国这,所以义渠安国要亲自解决这个问题。他知道事情大了,再解释那天喝多了胡说不好使。于是义渠安国又简单粗暴了一次,一口气把在场各位羌族大佬都杀了。

一切就像什么都没发生的样子一般,可问题是,这样干难道就能把羌人吓怕了吗?

显然,赵充国分析的是对的。在羌人联盟中,有很多部落是心向朝廷的。而羌族内部这么多年的恩怨,不会因为一个北渡湟水的口号就能拧成一股绳。

但义渠安国这一无差别诛杀,让羌族各部突然空前团结。

这要是一个没上过学且智商不高的流氓认为手里有刀边可以为所欲为,那无可厚非。这种人可以在网上称王,在汉朝至少可以蹲路边胡吹。

但作为朝中派来的高级官员光禄大夫有这样的认识,那确实让人遗憾。就连最忠诚于汉朝的羌族大佬归义羌侯杨玉都觉得这样的朝廷不值得效忠。于是,上千年不能团结的诸羌,在义渠安国的操作下,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开始攻打汉朝城池。

只有在天水郡的罕幵羌当了羌族叛徒,罕幵首领豪靡当儿派出自己的弟弟雕库去汉朝有关部门报告。

义渠安国得知后,带两千骑兵以逸待劳,原打算把羌人一鼓作气消灭掉。然而羌人同仇敌忾,打得义渠安国丢盔弃甲,一败涂地。义渠安国只好上奏朝廷,称羌人反。

由于雕库的部众有很多住在先零羌的牧地,所以都尉抓了雕库当人质。

汉宣帝闻警,马上派丙吉代表自己去问赵充国该如何处理。

于是,出现了如下对话。

问:谁可为将平定西羌?

答:我。

问:需要怎么用兵?要用多少兵?

答:不知道!

丙吉就此回奏,赵充国的回答显然不能让汉宣帝放心。这种情况下皇帝问计于大臣,就如同病人去看病。汉宣帝希望至少能得到安慰剂,而不是“不知道”,哪怕这个“不知道”是实话。普通人讳疾忌医会害了自己,皇帝因为个人喜好问题不爱听真话可能会害了一个国家。

但赵充国还是对自己的“不知道”做出了充分解释。赵充国认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必须到前线看一看才知道怎么制定方略。虽然赵充国的回答很不官方,也很难让汉朝的鸡血小将们满意。可能很多人喜欢听什么秒杀、吊打、速通等词,问题是这个世界不以任何人的喜好而改变。

不过,赵充国还是告诉汉宣帝,这事只要他去,便可让皇帝安枕无忧。

于是,汉宣帝还是派遣了这样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将挂帅。老将赵充国带一万骑疾驰甘肃,趁夜渡过黄河安营扎寨。

按理说大军集结完毕,就应该出兵决战。但赵充国下令就地休整,甚至连前来刺探军情的百余骑都不许追击。

此后,赵充国的表现跟大家想象的古代战争完全不同。赵充国简直是来度假的,他坚守营地,爱护士卒,不讲究什么艰苦奋斗,而是重视士兵的伙食。羌人挑战坚决不打,一有机会就捉几个活口审问情报,或是派去精锐斥候兵侦查。

赵充国坚守不出,他自己倒是有吃有喝,但是羌族联盟就没那么好过了。因为赵充国的存在,羌族联盟必须一直保持着紧张状态,谁也不知道赵充国发动总攻。因为保持着紧急状态,所以正经日子是过不上了,形成了互相比着消耗的局面。

那以羌族联盟孱弱的生产力,打消耗战可不是汉朝的对手。毕竟这种体量的军事冲突对于汉朝来说是局部冲突,而对于羌族联盟来说属于全民皆兵的大规模战争。

而羌族联盟内部的发展也不平衡,大部落抗风险的能力还强点,小部落就会面临经济的崩溃。因此,在各自抗风险能力不同的情况下,有的部落开始表达了对先零羌的不满。

这里就有个基本人性问题,过去先零羌裹挟其他羌族部落的时候,这些部落不敢反抗。那连先零羌都不敢反抗的部落,又怎么可能为了先零羌反抗汉朝?如果趁大家头脑发热的时候一鼓作气决战可能还能取得些优势,遇到赵充国这样不着急的,对于大部分羌族部落来说,这心里压力太大。

而且,人类终归要回归正常秩序过日子的,这天天紧急状态,让羌族一些部落开始反思这样跟着先零羌胡来到底值不值?

因此,被义渠安国搞得空前团结的羌族联盟,在赵充国的“度假”中开始走向分裂。很多大部落的头领开始埋怨先零羌,他们认为此次造反过于冲动,赵充国善于用兵,原本大家想着跟汉军决战,哪怕战死沙场也算壮哉。然而赵充国并不接战,想痛快死都难。

羌族内部的负面情绪被赵充国掌握,于是他释放了雕库,让他去宣讲汉朝的好政策。这好政策也简单,就是造反必诛杀,帮忙有赏赐。

那么这招会导致羌族内部瓦解吗?那不好说了,因为赵充国的计谋还没引起羌族的不合,先导致了汉朝边关将领的不合。赵充国最大的敌人并不是羌族,而是自己的同事。

拙作

推荐

购书地址

楚汉四年:

https://detail.tmall.com/item.htm?spm=a212k0.12153887.0.0.1c7c687dUyyz1u&id=653336638451    

汉武帝的外儒内法:

https://detail.tmall.com/item.htm?spm=a212k0.12153887.0.0.1c7c687dUyyz1u&id=652534808499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