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两句诗是诗人孟郊四十六岁进士及第有感而发,抒发自己的酣畅之情。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创立者为隋炀帝杨广,在唐宋时期逐渐完善和兴盛,在明清时期达到成熟和巅峰。 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分为四档,分别是童试、乡试、会试、殿试。 童试在州县考试,考中后为秀才; 秀才在去各省省会考试,考中后为举人;举人们再进京参与礼部组织的会试,中榜者为贡士。 这些经过层层选拔的贡士,就可以参加由皇帝组织的殿试,考中后就为科举时代最高等级的进士了。 殿试后,上榜的进士也将按照成绩排名也会被划分出三个等级。 第一档次三人位进士及第;第二档次为为进士出身,人数大概为四五十人;剩下的人就是第三档次了,为同进士出身。 第一档称为“一甲”,是前三名,他们被称为“进士及第”,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状元、榜眼、探花。状元可以直接授予从六品官职,而榜眼、探花则也可授予正七品官职,他们三人能够直接进入翰林院当差,属于皇帝近臣,未来成就不可限量! 第二档为“二甲”,被称为进士出身,二甲中除了总排名第四的传胪外,其余人都无法直接获得官职,需要参加翰林院考试,才能够为官。而我们熟知的张居正,李鸿章也皆为进士出身。 最后剩下的就为“三甲”同进士出身了,与今天所说的“享受同等学历待遇”有点类似。想做官很难,运气好或许能等个候补的官当当。本来北宋时期,殿试的淘汰率是比较高的,被淘汰的同进士出身也没有。直到北宋朝时,一个叫做宋元的人,屡次参加殿试,而屡屡落榜,最后一怒之下投靠了敌国西夏,一度官拜相国,更是想尽计谋对付北宋,对北宋朝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皇帝也认识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在后面的殿试中,便没有落榜的考生了,一次殿试有两三百人,除了一甲和二甲的考生外,剩下的都称为等同进士出身。一来是为了保留人才,二来也是为了安抚他们的情绪。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