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高中,星期五那顿饭

 新用户06868399 2022-09-15 发布于内蒙古

第 1954 期

|王成海

看了这样一则新闻,一所乡村小学,校长把废弃的教室改成猪圈养了猪,目的就是让学校的学生天天有猪肉吃,吃便宜的猪肉。养猪倒是没人来阻止,结果一杀猪,便被人举报了,说学校自己养的猪没有经过检验检疫,存在安全隐患。市场监督局派人下来一查,发现食堂账本明明白白写着自供猪肉922斤,于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勒令学校再不能养猪,且罚款十万元。

看了这则新闻我笑了,首先笑这个举报者,你到底是和学生有仇了?还是和校长有怨了?抑或是平时学校就买你家的猪肉,这下断了你的财路了?还是你闲得蛋疼?居然以如此高大上的理由举报学校给学生吃自己养的猪肉。其次更笑市场监督局这些所谓的工作人员,莫非人们养个猪就一定得经过你们检查?否则就是违反法律法规,必须罚款?你们是不是穷极了?还是拿着鸡毛当令箭,有意装逼呢?


猪肉该不该检验检疫?那得分情况了,对吧?从国外进口一批猪肉,谁知道你是什么猪肉,当然要经过检验检疫。自己家养大的猪,杀了,卖一部分给熟人,自己吃一部分,用不用检验检疫?关于这,只要是个正常人,大概谁也清楚。所以我觉得在这里没必要对此事去做评论。不过,由此事倒是让我想起了我们高中时候,学校养猪给学生吃肉的一些事情。

我们的高中学校是在县城,所以周围村子的学生基本都住校,于是住校生多于跑校生,这就导致学校食堂每天做饭时残余的那些菜叶、土豆皮、饭渣和洗锅的泔水等乱七八糟的东西也多,这些东西扔了可惜,喂猪那可是上等的猪食。大概正是基于此,学校一直在养猪,养得倒是不太多,但一年四季却总是陆陆续续在出栏,每次两三头,至于大部分猪肉最后如何处理了?咱不知道。咱知道的是学校每次杀猪的时候,我们住校生也跟着沾光。

学校杀猪的日子一般都选择在星期五,只要杀猪,必改善伙食。在我的记忆中,改善的伙食无非就是,主食由半斤大的那个馒头变成了三块炸油饼,副食仍然是由土豆和冻了的灰日白和在一起熬制的汤多菜少的所谓烩菜,但菜里的油花子明显多了起来,尤其菜顶还漂着几块肥猪肉片子。在当时,这饭菜于我们而言是绝对绝对的美味。说实话,至今想起那样的饭菜还口里生津,就是假如现在真正再给端上一份这样的饭,不知道是否真的再能吃下去?这倒不是说我矫情,但凡经历过那个时候住校的学生,谁不记得当时学校食堂的饭菜如何?吃每顿饭的时候,学生们把带皮土豆块、烂菜叶挑出来,顺手都扔在了门口,久而久之,被扔掉的饭菜带了泥土,渐渐在门口就积起一个圪蛋,有时不小心,有的学生会在这里滑倒。至于做不好的馒头,也被一些学生四处乱扔,当时有个人称老裴的老汉一捡一筐子,喂猪喂不完,都晒干攒了起来,等到学校放假之后一时半会捡不上馒头了,再当猪食。

学校杀猪一般选择在星期五,所以我们住校生改善伙食的时间也大多在星期五,但不见得每个星期五必改善伙食。

我们那个时候住校生吃饭,一学期每人固定交100斤土豆,1斤素油,白面根据自己情况交,最后换成饭票,每顿饭交半斤饭票。订饭是提前的,每个星期五下午活动课住校生统一订饭,每个宿舍发一张印制好的订饭表,然后进行统计,一般情况下,星期一到星期四没有多大出入,几乎人人都订饭,星期五晚饭和星期六日的饭订的人就不多了,唯独星期五中午的饭,许多人在纠结,在押宝,用不用一个人订双份饭?如果运气好,订了双份饭,下个星期五恰巧遇到改善伙食,一下能美滋滋地吃一顿好饭,肚子吃得溜圆,那自是喜不自胜;如果学校不杀猪,不改善伙食,那就等同于扔掉一份饭,甚是可惜,落个后悔、遗憾。

不过有个别学生不用考虑这些事情,为什么?因为人家食堂里有亲戚,到时候,他们把饭盒往衣服的后背里一藏,鬼眉溜眼地跑到食堂,亲戚看见后,自然心领神会,给他们满满溢溢地舀上一饭盒肉菜,用筷子串上三张油饼。他们就蹑手蹑脚地回到宿舍,一个人把头往墙角一扎,生怕别人抢了似的,接着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好一顿猛吃,吃完后,用舌头舔着油乎乎的嘴唇,腆着小圆肚皮,打着饱嗝,在饭盒里再倒上一些开水,用筷子“呼噜、呼噜”圪搅几圈,把沾在饭盒边的油星都涮了下来,扬起脖子一饮而尽,接下来再倒点热水,把饭盒摇晃上三两下,“唰”地一下,一股泔水夺门而出,再把饭盒甩上三五下,水点纷飞完毕,才把已经切短了的筷子置于其内,饭盒盖一盖,往自己的小木箱一放。一个健步迈到床边,“忽咚”一声,跌在床上,两层的铁管床被“跌”的弹跳了几下,才安稳下来。


“弟兄们,吃好了没有?早和你们说过,改善伙食的时候,和我相跟上买饭去,老是没人听。”

“快少寡哇,别得了便宜夸伶俐了,你几时说过?每次你买饭不是偷悄悄去的?你叫过谁?”

“算了,算了,就等于我没说过,快睡觉哇,下午还上课了。”

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就觉得学校食堂有亲戚的学生明显就比别人高了一等,于是,心中就默默思忖:咱们几时食堂也有个认得的人就好了,至少能油乎乎地吃顿好饭。当时脑海里冒出的这种理想,现在说起来都觉得可笑。

是啊,人,如果还一直在温饱上努力挣扎,还有什么资格谈理想?即使谈也是一些虚无缥缈的空话、假话,就如我们小时候一写作文,就是谈长大之后的理想,我们都大言不惭地胡说什么科学家、飞行员、共产主义接班人等,反正那里不着调就往那里扯,现在想想都觉得荒谬……

时过境迁几十年,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富足,大多数人的吃饭已经没有多大问题,学校住校生的吃饭模式也是几经变化,那种自己交面、交土豆、交素油的情况早不知道啥时候就走进了历史的云烟,现在学校的住校生在吃饭这一块已经比我们当初不知道好了多少倍,可就这,一些学生也是吃不下荤,咽不下素,在饭菜上浪费很厉害,真是不该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