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跃迁》读书笔记(5)内在修炼

 东篱悦读 2022-09-15 发布于云南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书籍信息

作者:  古典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年: 2017-8-1
页数: 304
ISBN: 9787508678887

内容摘录

第五章  内在修炼

              跃迁者的心法

世界因为连接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不确定,个人因为连接越来越自由、越来越强大,也有越来越多可能。

我们是一群活在连接中的人,也需要一套全新的人生范式。

看世界:开放而专注

高明与不高明的观点的差距并不在于智商,而是在于眼界。在今天,人与人在知识获得上是公平的,眼界的差距会反馈到心智上。这个决定因素,就是视野开放。

当你站在趋势的高度看待产业,站在行业的高度看待企业,站在价值链的高度看待自己,你会理解什么是真正需要专注的竞争力。

工作瞎忙、生活混乱、情绪失控,是这个时代整体的焦虑。

开放才能不断找准高价值区,专注才能在自己的能力圈内修建护城河,不被其他东西带跑。高手战略的内在修炼,就是开放且专注。

“开放而专注”九律:

  1. 见得人好,经常随喜赞叹。

  2. 找到自己领域的知识源头,并分享。

  3. 不随便崇拜谁。一旦崇拜,以他为顶,你的系统就又封闭了。

  4. 不再认为自己不喜欢、看不懂的东西就是傻的。

  5. 小心那些“一切都能解释得通”的上帝视角感理论。

  6. 对水平没你高的人要宽容,因为你也没有掌握真理。

  7. 留出10%~30%的时间,给自己不懂也不太会接触的领域。

  8. 站在更高角度,发现和专注于自己的独特之处。

  9. 专注于自己的人生大问题。

看自己:迟钝而有趣

在一个资源很多、多重博弈的世界,缓慢反应的能力比敏感有效很多,迟钝比敏捷更加重要。

操越大的盘,越需要对于短期体验的迟钝,需要对于长期受益的想象力。

短期体验好的事情,似乎总是很难达成长期的深远影响;而缺乏深远把控,又反过来让人无法把控未来,焦虑浮躁,空虚没有成就感,更紧迫地需要短期刺激。

所以,穷有穷的原因,富有富的理由。浮躁是浮躁的原因,也是浮躁的结果。

迟钝的人懂得克制第一反应,等待重要的事情浮现。

真正的定见,不是一门心思做好遇到的第一件事,这也很伟大,叫做坚持;但真正的定见,来自见过了各种不同的生活,你回来做自己。

有限游戏:以取胜为目的

无限游戏:以延续游戏为目的

所谓的超然,就是在每个有限游戏里深深入戏,但是依然有跳出无限游戏的能力。

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再问“为什么”的?

就是我们习惯了这个世界的时候。

多元、超然和好奇心,是面对不确定人生的态度,拥抱偶尔,和不确定共舞。

好玩儿死了,哪儿还有时间板着脸生活呢?

“迟钝而有趣”七律:

  1. 对不重要的事,漠不关心。

  2. 忍住第一反应,等待第二反应。

  3. 不追热点,等要点浮现。

  4. 寻求整体最优解,站在长周期做判断。

  5. 多元,定期做点儿不靠谱、有趣无用的事。

  6. 成功是小概率事件,找到自己的无限游戏。

  7. 放下焦虑,不要放下好奇心。

看人际:简单善良可激怒

TFT(Tit for Tat)策略:

·第一步,合作;

·以后每一步,重复对手的行动——你合作我合作,你背叛我背叛。

TFT用了一个最简单的方式鼓励别人和你实现共赢,这个策略的成功能用4个词解释:善良、可激怒、宽容、简单。

应用在真实的商战、人际交往模式中:

  1. 没事不惹事,遇事不怕事

  2. 既往不咎,面向未来

  3. 让人看透,足够简单

  4. 多沟通,多沟通,多沟通——不要复杂,不要让人猜。

爱憎分明的人也许不会人见人爱,但总是收获最深、最好的关系。

外在的聪明,总是安在内在修炼之上。极度的聪明,往往就是极度的善良。

人类经历了这么多认知升级、科学革命,哲学家、自然科学家、社会学家用越来越多的方式,对世界的理解越来越深,我们一层又一层地找寻事物背后的规律、规律背后的系统、系统背后的真理。打开到最后,却惊奇地发现,那里有一些我们在幼儿园就学到过的东西:开放、专注、迟钝、有趣、简单、善良、可激怒。

极致的精明和极致的善良,是同一件事。

它们是同一枚硬币的正反面。

在你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学习知识。

如果知识也不能解决,那就善良些吧。

东篱小记

这本书的最后一章,古典给我们讲“高手的心法”。

心法有三:看世界要开放而专注,看自己要迟钝而有趣,看人际要简单善良可激怒。

一言以蔽之,最高境界的心法其实就是“善良”。

在讲述了那么多“技术”之后,“心法”却是如此简单。

所谓“大道至简”,或许就是这个样子吧。

这本书有个副标题——成为高手的技术。

是不是读完这本书,就都能成为高手了呢?

我看不见得,如果都有这么容易,那啥也不用干了,全部都来读读这本书就行了。

更何况,如果这世间全都是“高手”的话,也就不存在“高手”与“非高手”之分了。

在序言里,古典引用电影《一代宗师》,把高手的境界分为三重:

见自己、见世界、见众生。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见众生”的宗师的。

能因为一本书,反观一下自己,就已经很不错了。

这或许也就是“阅读”的意义所在了。

2018.10.6

附:《跃迁》读书笔记链接

1.高手的暗箱:利用规律,放大努力

2.高手战略:在高价值区,做正确的事

3.联机学习:找到知识源头,提升认知效率

4.破局思维:升维思考,解决复杂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