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荨麻疹是我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皮肤疾病,在中医里瘾疹相当于西医的荨麻疹。瘾疹是一种皮肤出现红色或苍白风团,时隐时现的瘙痒性、过敏性皮肤病。荨麻疹并发症有很多,所以我们要正确对待患者荨麻疹的并发症,很多患者在发现自己得了荨麻疹时并没有采取积极有效地治疗,结果使自己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了。 本文摘自《医道回春:张氏医门三杰秘案录》内科杂症治疗篇第二十七则。 01 初诊:荨麻疹 基本信息 【患者】:刘某,男,15岁,学生 【主诉】:皮肤瘙痒近2年,加重一星期 【病史】:近2年来皮肤反复瘙痒,时轻时重,部位游走不定。二个月前皮肤瘙痒频发,以四肢和躯干部位为主,遇热更为严重,洗澡后皮肤燥热,睡觉盖被子皮肤瘙痒加重,遇冷则减,有红色风团,不由自主的想去抓,抓后留有红色痕迹,要过一到二个小时才能消失,睡眠质量下降,严重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曾在当地以抗组织胺类药物和皮肤软膏擦剂治疗,疗效不佳。 【症见】:患者体形偏瘦,躯干四肢有散在红色皮疹,形状大小不一,高于皮面,部分疹块连合成片,并伴有咽喉肿痛,口干,舌鲜红,苔薄黄,脉浮数。 诊治 【西医诊断】:荨麻疹 【中医诊断】:瘾疹 【证型】:风热犯表 【治则】:疏风清热,解表止痒 【拟方】:消风散加减 【处方】:防风15克、荊芥10克、薄荷10克(后下)、生地20克、黄芩10克、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白茅根15克、乌梢蛇10克、地龙10克、白僵蚕10克、当归15克、生石膏30克、鸡血藤15克、白鲜皮15克、蛇床子10克、牡丹皮10克、丹参15克、乌梅10克、蝉蜕10克、路路通10克、桑枝10克、甘草10克。7剂,水煎服,日一剂,三次温服,严格遵守饮食禁忌,不适随诊。 二诊 【主诉】:患者母亲反馈,皮肤燥热骚痒有所减轻,生活和饮食习惯方面也在尽量调整,此疗程病情改善明显。郊不更方,以原方继续服用7剂。 【处方】:防风15克、荊芥10克、薄荷10克(后下)、生地20克、黄芩10克、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白茅根15克、乌梢蛇10克、地龙10克、白僵蚕10克、当归15克、生石膏30克、鸡血藤15克、白鲜皮15克、蛇床子10克、牡丹皮10克、丹参15克、乌梅10克、蝉蜕10克、路路通10克、桑枝10克、甘草10克。7剂,水煎服,一日三次分时段服用,严格遵守饮食禁忌,不适随诊。 三诊 【主诉】:患者母亲反馈:皮肤燥热骚痒减轻,身体四肢的皮疹颜色变淡,睡眠质量好转,精神状态提升。原方稍微调整。 【处方】:防风15克、荊芥10克、浮萍10克、生地20克、黄芩10克、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白茅根15克、乌梢蛇10克、地龙10克、白僵蚕10克、当归30克、生石膏30克、鸡血藤15克、白鲜皮15克、黄芪20克,牡丹皮10克、丹参15克、蝉蜕10克、路路通10克、桑枝10克、甘草10克。7剂,水煎服,一日三次分时段服用,严格遵守饮食禁忌,不适随诊。 四诊 【主诉】:患者母亲反馈:身体四肢的皮疹基本消失,偶尔骚痒,抓过之后,痕迹不明显,睡眠质量和学习状态有所提升。鉴于目前疗效,为防止反弹,为小儿量身定制一副中药药丸,巩固其疗效。并加配一些强身健体的药物,使孩子身体健康,更好的学习和生活。 后来通过回访得知,孩子荨麻疹已经痊愈无复发,身体健康。 02 学习:辩证治疗 瘾疹是一种皮肤出现红色或苍白风团,时隐时现的瘙痒性、过敏性皮肤病。瘾疹相当于西医的荨麻疹。《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云:“此证俗名鬼饭疙瘩,由汗出受风,或露卧乘凉,风邪多中表虚之人。 本病以皮肤上出现瘙痒性风团,发无定处,骤起骤退,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为临床特征。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者骤发速愈,慢性者可反复发作。 中医古代文献又称风瘩癌、风疹块、风疹等。本病总因禀赋不耐,人体对某些物质过敏所致。可因卫外不固,风寒、风热之邪客于肌表;或因肠胃湿热郁于肌肤;或因气血不足,虚风内生;或因情志内伤,冲任不调,肝肾不足,而致风邪搏结于肌肤而发病。 本案例患者是典型的风热侵袭皮肤的瘾疹。风邪性善动不居,游移不定,则患者病情反复,时重时轻,游走不定,脉浮;热邪性干涩,易伤津液,侵犯人体,则皮肤燥热,遇热更甚,口干咽痛,脉数;风团,抓痕,皮疹等一系列症状通过辨证为瘾疹。 故我选用疏风清热的消风散合当归引子加减治疗。方中荆芥、防风、薄荷,蝉蜕之辛散透达,疏风散邪,使风去则痒止;乌梢蛇、白僵蚕、地龙、路路通取其搜风通络之性并止痒;石膏、生地、金银花、黄芩、连翘清热泻火;白鲜皮、蛇床子燥湿止痒;牡丹皮、丹参、浮萍、桑枝凉血化瘀透疹;当归、生地、鸡血藤养血活血,并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黄芪益气托毒;甘草清热解毒,和中调药。 03 药知道 白鲜皮 出自《神农本草经》,为芸香科植物白鲜的干燥根皮。 性味苦,寒。 归脾、胃、膀胱经。 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本品性味苦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祛风止痒之功。常用治湿热疮毒、肌肤溃烂、黄水淋漓者,可配苍术、苦参、连翘等药用;治湿疹、风疹、疥癣,又配苦参、防风、地肤子等药用,煎汤内服、外洗。 本品善清热燥湿,可治湿热蕴蒸之黄疸、尿赤,常配茵陈等药用;取其既能清热燥湿,又能祛风通痹,可治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者,常配苍术、黄柏、薏苡仁等药用。 《神农本草经》:“主头风,黄疸,咳逆,淋沥。女子阴中肿痛,湿痹死肌,不可屈伸起止行步。” 《药性论》:“治一切热毒风、恶风,风疮疥癣赤烂……主解热黄、酒黄、急黄、谷黄、劳黄等良。” 《本草纲目》:“白鲜皮,气寒善行,味苦性燥,足太阴、阳明经,去湿热药也。兼入手太阴、阳明,为诸黄风痹要药。世医止施之疮科,浅矣!” 金银花 出自《新修本草》,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红腺忍冬、山银花或毛花柱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夏初花开放前采摘,阴干。 生用,炒用或制成露剂使用。 性味甘,寒。 归肺、心、胃经。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本品甘寒,清热解毒,散痈消肿,为治一切内痈外痈之要药。治疗痈疮初起,红肿热痛者,可单用本品煎服,并用渣敷患处,亦可与皂角刺、穿山甲、白芷配伍,如仙方活命饮;用治疔疮肿毒,坚硬根深者,常与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同用,如五味消毒饮;用治肠痈腹痛者,常与当归、地榆、黄芩配伍;用治肺痈咳吐脓血者,常与鱼腥草、芦根、桃仁等同用,以清肺排脓。 本品甘寒,芳香疏散,善散肺经热邪,透热达表,常与连翘、薄荷、牛蒡子等同用,治疗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身热头痛,咽痛口渴,如银翘散;本品善清心、胃热毒,有透营转气之功,配伍水牛角、生地、黄连等药,可治热入营血,舌绛神昏,心烦少寐,如清营汤;若与香薷、厚朴、连翘同用,又可治疗暑温,发热烦渴,头痛无汗,如新加香薷饮。 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效,故常用治热毒痢疾,下利脓血,单用浓煎口服即可奏效;亦可与黄芩、黄连、白头翁等药同用,以增强止痢效果。 此外,尚可用治咽喉肿痛、小儿热疮及痱子。 疏散风热、清泄里热以生品为佳;炒炭宜用于热毒血痢;露剂多用于暑热烦渴。 《本草拾遗》:“主热毒、血痢、水痢、浓煎服之。” 《本草纲目》:“一切风湿气,及诸肿毒、痈疽疥癣、杨梅诸恶疮。散热解毒。” 《本经逢原》:“金银花,解毒去脓,泻中有补,痈疽溃后之圣药。但气虚脓清,食少便泻者勿用。” |
|
来自: 中医药方便 > 《发皮肤体表.过敏.发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