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方】山东《特邀赴会》 作者:郑克实 主播:枫韵

 远方诗歌文化 2022-09-16 发布于上海

作者:郑克实

主播:枫韵

小编:小鹿

01

特邀赴会

手机铃声响起,电话里飘来熟悉的声音:"克实哥,八月十六我几个师范好友聚会,特邀你捧场参加!"我不由自主地客气了一句:"看情况,尽量去。"回应道:"不是尽量而是一定哟!大家都想和你见见面。"恭敬不如从命,欣然应允。来电者不是别人,正是三十年前的教坛同事王嗣昌。

今天,略备薄礼。因为喝酒是躲不过去的,所以选择乘公交前往。58路到了,扫场所码,查行程图,好不容易例行完繁琐的防疫程序,才找个座位安顿下来。经过半个小时的公交之旅,我按照嗣昌发来的地图位置,准确地找到了他预订的酒店。

依照顺序,我还算得上是来到酒店的第一个客人。接着进门的是李海军,教学时的老同事,我还是亲切地称呼他四弟。当年青丝粉面的小伙,转眼已成满头银发。不由一声慨叹:真是岁月不饶人啊!当年的四弟在学校后勤工作,同事中年龄最小,但聪明活泼,机智灵利,人实在,又勤快能干,博得了人见人爱的好眼缘。

和四弟同来的,是嗣昌东明籍的师范同学陈洪堂。一眼就看出他那堂堂正正的人品,稳重厚道的性格,所以我们相谈甚欢,交流起来不觉得一丝一毫的拘束。提起东明来,我有着说不尽的话题,因为老父亲从解放前就在东明教书,从大辛庄小学到东明一中,一教就是二十年。他老人家在东明培养的学生可谓桃李遍天下。听我这么一提,洪堂不加思索地说,我前几天刚从电视上看到一位东明一中101岁老教师的人物报道。我不由自主地问了句:"是李坤老师不?"他下意识地点点头,说着就拿出手机打开视频链接让我看。李坤叔是父亲生前非常要好的老同事,八十年代我新婚不久时去看望过他一次,后来在二毛上班到东明做服装销售工作时顺路又去拜访过他。没曾想视频中的坤叔虽是百岁老人,身体依然那么健朗。真是后辈人莫大的福份呐!

嗣昌的另一个同学叫刘建军,我们俩曾一同脚蹬三轮在学校留下了曹县送车的爱心佳话。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在岳程中学教书时,嗣昌参加工作有了自己的收入,为农村老家行走不便的爷爷购买了一辆三轮车以表孝心。由于他不会骑,委托我和建军帮其曹县送车。我们俩在嗣昌的一路调侃中骑行百里顺利送达,终于了却了两代人的一桩心愿。建军现在已是一所规模庞大的小学校长,缠身的校务迫使他不得不姗姗来迟。

客齐后,嗣昌邀我坐主宾的位置,我受宠若惊连连推辞。他见我不肯,于是说,你是我们共同的特邀嘉宾,此座非你莫属!我感动得无言以对。丰盛的菜肴陆续上桌,拉开了开宴的序幕。

嗣昌拿出了珍藏多年的茅台酒,兴致勃勃地致开宴辞:酒越陈越香,友越老越真。好酒待好友,情深常聚首。干杯!忆往昔,看今朝,展未来。谈笑风生,满堂欢喜。酒至半酣,我乘兴委托海军取出给嗣昌带来的一份特殊的小礼物——两幅写意画。一幅六尺长条的墨竹,一幅四尺斗方的牡丹。大家争相品评。一个小插曲,又惹来一番热闹的景象。

酒足饭饱,要各自打道回府了。我计划的返程工具仍以公交为首选,可主人非要请东明客人一道驱车相送。从菏泽剑桥学府到定陶丰泰服饰,开车的人,南辕北辙离家的路途越走越远;坐车的人,感激涕零向心的距离越来越近  ……

         ——2022.9.11于定陶

作者

主播

远方诗歌文化传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