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对武术技击的若干启示

 成长图书馆史 2022-09-16 发布于河北
            《道德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主要根源,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道家思想的重要来源,被誉为万经之王。其对传统文化的各个层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首屈一指。正如鲁迅指出的:“中国文化其根在道家,不读《老子》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道德经》对武术技击也有着如下若干启示。
  启示一:《道德经》明确了“尊道知足避祸”的武术技击价值观。
  《道德经》云:“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也就是说,勇敢用于逞强就要被消灭,勇敢不用于逞强就能生存。这充分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这要求人们尊道知足而避免祸事。同时,《道德经》明确了“为而不争”的武术技击平等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传统武术文化中生命不单单指人的生命,还包括其他生命存在形式。《道德经》非常强调尊重他人的生命:“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该书明确反对军队对生命的杀戮:“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丧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这种思想影响了武术技击关于尊重人生命的价值观。这突出体现在和他人较技时不以伤害对手为目的上。譬如太极推手,其本身就是一种由拳架向散手技击过渡的运动形式,两人,也可多人,互相搭手做弧线运动,互相感知对方来力的方向和强弱并予以化解,若不能化解,失去重心的一方就是落败方,较技到此就结束。该运动本身蕴藏着竞智、竞技的竞争理念,但是此类竞争不像拳击、泰拳、自由搏击术等运动那样易造成恶性伤害,即使在万不得已非要造成伤害的情况下,伤害也应是非要害(要命)部位,以制服对手使其不能反抗即可,传统武术强调对对手的力的感知,点到为止。另外太极拳的拳架从起势到收势,没有一个主动进攻的招式,所有的动作都是以防为攻,正如歌诀言:“捋挤按需认真,上下相随人难侵。任凭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可以看出,大部分传统武术并不以伤害他人为目的,其理念是强身健体、制服敌人而不予以致命伤害,要求以德服人、以智服人,其间充满了和谐、巧妙和智慧,体现出对生命尊重、敬畏的伦理情怀。这是《道德经》的功劳。
  启示二:《道德经》强调了武术技击的“以柔弱胜刚强”的指导原则。
  书中云:“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故弱胜强,柔胜刚。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又云:“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道德经》吸收了《周易》的“阴阳”、“八卦”,特别是“变化”的哲学思想,并基于“道法自然”和“阴阳辩证法”的思想,提出了“柔弱胜刚强”的创见,即刚能克柔,柔也能克刚,强能胜弱,弱也能胜强。《道德经》在揭示“柔弱胜刚强”所蕴含的“条件”之中,又揭示了“无极太极”、“有无”、“动静”、“虚实”等等一系列的哲学概念和范畴。以此出发,用于武打,则明确了打的指导思想、对象、方式、方法、技巧等等,从而揭示了武术气功在技击中的一系列的法则、原则和规律。《道德经》进一步指出:“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这是要求人不可自满,要有海纳百川、虚怀若谷的度量,在武术技击时则体现在要求“曲中求直,蓄而后发”上。比如太极拳理论提倡“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这是从技击理论层面阐述了《道德经》的正确,曲就是化,没有化就不能打,要想把人打得远,就必须蓄劲蓄得紧,像卷炮仗一样,卷得紧才能放得响。这说是所谓积柔成刚才能百炼钢也,因而在武术界有“太极十年不出门”之提法。
  启示三:《道德经》强调了武术技击时“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思想。
  “反者道之动”的方法论构成了武术气功技击战略思想的基本原则。其意思是说,对立的事物向其反面转化是运动的规律。《道德经》指出,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转化的,静极生动,动极而静,有上就有下,有左就有右,有进就有退,有张就有弛,否极而泰来。太极拳理论则明确:“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收即是放,放即是收。断而复连,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极柔软,然后极坚刚。能呼吸,然后能粘依。”这种阴阳的变化必然充满于武术之中。因为武术是一种攻防技术,所以这种阴阳变化不仅表现为攻防双方由攻转为防,或由防转为攻,同时也表现为双方在这种转换中各自的每一个具体动作之中。这样的例子在武术中是不胜枚举的。如程宗猷在《耕余剩技》中说:“枪法亦不过二手持以阴阳,一仰一覆运用而已。”吴殳在《手臂录》中说:“练封闭时,两手阴阳互转,则机活而法圆。”他们以阴阳来描述动作,是将阴阳之理用于武术,从而达到了技击时的“反者道之动”。为此,武术家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也云:“熟则心能忘手,手能忘枪,圆神而不滞。”“遇敌制胜,变化无穷。微妙莫测,窈焉冥焉,人木得窥者谓之神。”“变化莫测,神化无穷。”这里所指的,就是习武要想能克敌制胜,达到很高的技击水平,就必须深切地了解对抗时阴阳变化之道,“反者道之动”,使其变化莫测,以求达到“神”的境界。太极拳技击在“反者道之动”的思想指导下,体现出攻防合一的显著特点,即把攻与防、化与打、引与进包含在一个螺旋式的动作之中,从而化打结合,化中有打,打中有化,攻中有防,防中有攻,对立统一,阴阳相济。在技击中边化边打,化打同时,往往敌人刚一进手即被击出一丈开外,而不知其原因,而打人者,也不知自己如何用招的,这叫攻防合一,意动神随人已倒,敌我双方两不知。特别是高人交手比技,出手极快,防即是攻,攻又是防,打人于无形之中,达到了“犯者应手即仆”的上乘神效。正如《用武要言》所云:“何为闪,何为进?进即闪,闪即进,不必远求。何为打,何为顾?顾即打,打即顾,发手便是。”同时,太极拳技法中的顺势借力、造势借力,从反面入手,劲走三节,打空打回,特别是其顺逆缠丝、螺旋进击、松活弹抖等等都是太极拳固有的攻防合一的独具特色的技击法,是“反者道之动”思想在武术技击中淋漓尽致的表现。   启示四:《道德经》强调了武术技击对战机的把握。
  书中云:“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技击时,要在阴阳变化的过程中能把握住“居善地”、“动善时”,便能收到积极的效果。这个如何掌握时机的思想在武术的技击理论中非常重要,因为对抗的双方在攻防交替、动静刚柔转换的过程中,决非随意而动,而是相机而行的。俞大猷在《剑经》中有这样的话:“全书总要只是乘他旧力略过,新力未发,八字耳,至妙至妙。”这八个字可以说是武术攻防战术的最基本原则,而这八个字说的正是“动善时”。在双方对抗的过程中,其中某一方使用一个方法,在其动作刚完成而尚不能改变姿势时,他正处于所谓“旧力略过,新力未发”的“零点”状态,正是另一方进攻的最好时机;若一方进攻,也只有在其处于这种状态时,才更便于另一方躲过其进攻进行反攻,是变不利为有利的最好时机。所以说这八个字是“至妙至妙”的“千古不发之秘”。要能适时而变,掌握好至妙的时机。而这个时机不能坐等,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出现时机或创造时机,继而利用时机。如果双方在对抗中都坐等时机而不动,相持不下,那也就无所谓变、无所谓攻防了。这对太极拳技击影响深矣。太极拳强调"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以弱胜强",“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这就是一种避其锋芒的应战技巧。“静”是“居善地”即等待最好的时机,“动”是“动善时”即选择时机快速反击,慢了则错过发劲的良机。“居善地”最终目标就是达到快速的“动善时”。
  启示五:《道德经》强调了对技击内在规律的把握。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和“道法自然”是《道德经》的重要指导思想,其本质就是强调人要对自然规律给予充分尊重和把握,不要人为地破坏自然规律的作用机制。所谓规律,就是事物间本质的、普遍的、核心的、规范的联系性。一切事物的生成、生长或毁灭都依照其自身的规律运行,是其内在根本矛盾的对立统一这两个方面相互竞合的结果。这也充分体现在了中华武术的技击方面。即在技击时,要充分尊重和运用好武术技击的各种基本规律。这方面的规律包括技击心理、技击方法、技击速度、技击动力、技击能力、力学原理、重力平衡原理、人体经脉穴位运行原理等多方面的、本质性、规范化的内在作用机制,中华武术练习者对这些都要做到充分的尊重,并设法让对手无法发挥好其自身的各种技击技能。如此,技击水平、能力才会提高,并才可能达到“阶入神灵”的炉火纯青之境界。这个尊重技击规律的思想源头,正是《道德经》。
  综上所述,《道德经》对中华武术技击有着很深的影响。为了发扬光大传统文化精华,提高现代技击术水平,我们需要辩证地认识《道德经》留下的深刻启示。
  (编辑/张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6/view-11662819.ht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